“造人”成功啦!这些检查,YYDS | 助力“浙有善育”
“宝宝,你知道吗,你来到这个世界上,是多么多么不容易啊。”丁女士(化名)轻柔地抚摸着怀里的宝宝,内心充满了喜悦和宁静。
7月22日,一起走进第三个故事
几个月前,丁女士面临的困境,可能是一个母亲最不愿意面对的。
38岁高龄的她好不容易在生殖内分泌科主任舒静团队的呵护下,成功移植了两枚胚胎。不料双胞胎的喜悦还没过去,孕14周例行双胎妊娠宫颈机能检查时,超声发现其中一胎的双肾回声偏强伴多发囊肿,提示该胎儿多囊性肾发育不良可能。
密切观察下,孕18周,医院产前诊断中心组织产科、生殖内分泌科、超声医学科、放射科、泌尿外科等专家进行会诊,最终明确双胎之一存在双肾多囊样发育不良,合并单脐动脉、膀胱及胃泡偏小、双足内翻状态等多发异常。“这样下去,很可能会影响健康胎儿。”会诊最终给出了减胎的建议。
“减胎安全吗?能保住我那个健康的宝宝吗?”一听说要减胎,丁女士眼泪汪汪,“我们不想前功尽弃。”
传统的宫内减胎术选择是相对比较随机的。丁女士这种情况,必须减掉指定的异常胎儿,同时不影响健康胎儿。而此时已是孕中期,胎儿位置易变,穿刺困难增加,难度和风险就更高了。
如何保证手术分毫不差?丁女士被“交”到了超声医学科和产科。主任孙立涛领衔的超声医学科是集医疗、科研、教学为一体的省内一流科室,拥有全球先进的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高端的超声造影及弹性等技术和一流的超声介入中心及诊疗团队。
孙立涛(左一)在看诊
手术中,在超声医学科副主任吕亚儿的超声引导下,产科主任杨立伟快速精准定位到异常胎儿,手持穿刺针避开胎盘,依次经过孕妇的腹壁、子宫壁、穿过胎儿的肋间隙,最终丝毫不差地进入胎儿小小的心脏中并缓慢注入减胎药物。超声屏幕上,异常胎儿的心跳逐渐减慢直至消失,而正常的胎儿丝毫未受影响,依旧活跃地踢着妈妈的肚皮。
吕亚儿(左二)、杨立伟(右二)手术中
手术成功,丁女士次日就出院了,足月迎来一个健康宝宝。“如果不是你们一个个团队守护我们一路,我都不敢想象还能拥有这样的幸福。”
丁女士是幸运的,
也有不少准妈妈“止步”于孕期
怀孕24周的周女士(化名),因为产前三维超声提示:胎儿心脏畸形,胎儿心脏多发高回声结节,考虑横纹肌瘤,左右心室壁,近房室沟、近二尖瓣环,均可见高回声结节。夫妻俩到浙江省人民医院遗传和基因组医学科负责人唐小华处进行遗传咨询,考虑胎儿超声异常表现可能与基因突变有关,最终在羊水样本中检测到一个与表型显著相关的TSC2致病基因突变,与结节性硬化症2型相关。
唐小华(右一)在看诊
结节性硬化症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多系统病,其临床特征为多个器官发生多种良性肿瘤。大约70%的病例是由TSC2基因突变引起的,TSC2基因突变与更为严重的表型相关,长大后可能会有智力障碍。由于该疾病预后不佳,为严重出生缺陷,因此建议孕妇终止妊娠。
对于临床上出现产前超声异常的孕妇,唐小华建议应及时进行遗传咨询,寻求适宜的产前诊断方案。
四维超声了解下
说到孕期检查,可能很多孕妈妈最期待的就是四维超声检查了。除了一睹宝宝样貌,留下宝宝在肚子里的影像资料,更重要的是排查是否有先天畸形和缺陷,主要包括:
四维超声检查
1
检测胎儿结构异常;
2
评估胎儿生长发育情况;
3
估测胎儿孕龄;
4
检测胎盘、羊水、脐带等异常;
5
|评价双胞胎或高危妊娠等;
6
检测异常阴道出血。
孕妈妈们注意啦!四维超声检查最合适的时间是:孕22~24周。此时,胎儿的大部分器官已成形,胎儿大小和羊水量适中,在宫内的活动空间较大,比较容易观察。
宣传统战部综合整理编发
图片来源:摄图网及网络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