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认证 退出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中纪委密集通报,大批院长落马

2022-07-23 09:34   赛柏蓝

院长作为 “一把手”腐败,是查处的重点

来源 | 赛柏蓝(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撰稿 | 小春   颜色     

01   多部门出手 43位医院高层落马  

昨日(7月21日),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发布《湖南通报7起利用公共资源谋私贪腐问题典型案例》一文,通报了医院副院长邓某某在销售药品、医疗设备采购环节的腐败问题。

741658530876910

今年来,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高频通报医疗、医药领域腐败等问题。随着医疗反腐力度不断加强,多地医疗“一把手”相继落马。

例如,日前,广东省揭阳市揭东区人民医院原院长郑某某严重违纪违法被“双开”,多项违纪行为中就包括在采购药品药械、支付货款等方面为他人谋取利益,并从中收受回扣钱款。

赛柏蓝梳理发现,近半年来,已经有43位医疗人员因收受回扣、利用职务为他人谋取利益等原因落马,涉及药品进院、销售等环节(具体名单见文末)

据新华社消息,国家高层在6月17日下午就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进行第四十次集体学习。会议指出,要全面打赢反腐败斗争攻坚战、持久战。

会议强调,要保持零容忍的警醒、零容忍的力度,统筹推进各领域反腐败斗争,让那些反复发作的老问题逐渐减少直至不犯,让一些滋生的新问题难以蔓延,坚决把增量遏制住、把存量清除掉。

要准确把握腐败阶段性特征和变化趋势,聚焦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坚定不移“打虎”“拍蝇”“猎狐”,坚决清理风险隐患大的行业性、系统性腐败,有效防范化解腐败风险及关联性经济社会风险。

医疗领域反腐败一直是高层关注的重点。

十九届中央纪委六次全会提出,要集中纠治教育医疗、养老社保、生态环保、安全生产、食品药品安全等领域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

医疗领域的商业贿赂、带金销售、药械回扣一直是多部门打击的对象。国家卫健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出台的《全国医疗机构及其工作人员廉洁从业行动计划(2021-2024年)》,集中开展整治“红包”、回扣专项行动,所有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迎来“地毯式”检查。

除了大面积的检查,多部门对于医疗腐败还制定了相关制度进行规范。

此前,中央纪委国家监委与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等部门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推进受贿行贿一起查的意见》,对进一步推进受贿行贿一起查作出部署。

其中提到,将严查生态环保、财政金融、安全生产、食品药品、养老社保、医疗教育等领域实施商业贿赂的行为。要组织开展对行贿人作出市场准入、资质资格限制等问题进行研究,探索推行行贿人“黑名单”制度。

在持续高压打击态势下,接下来,或将还有更多院长落马。

中共中央印发《纪检监察机关派驻机构工作规则》强调,在监督重点上,突出“少数关键”。根据国家卫健委印发的《公立医院章程范本》要求,全国公立医院将迎来一轮对医疗领域“重点领域、关键环节”的彻查,做到从源头上防治医疗腐败。

02  全国医疗反腐风暴掀起,药企带金销售难了

院长被抓的背后,多是医药招采过程中存在权力寻租的行为,不法药商通过带金销售,贿赂医院负责进院的关键人员,打开医院市场。而伴随着越来越多的院长在各项巡查中被发现,以往存在带金销售行为的药企也将被牵出。

7月19日,宁夏回族自治区公共资源交易服务中心发布《医药企业信用评级公示书》称,宁夏闽宁医药有限公司因为在2007年至2014年向固原市人民医院给予回扣或其他不正当利益114万元,被评定为严重失信。

一位知情人士对赛柏蓝表示,这次之所以发通告主要是因为固原市人民医院原院长胡某“出事”,把这家公司交代了出来。

国家医保局曾发布《关于加快落实医药价格和招采信用评价制度的通知》要求,各省级集中采购机构应按照属地原则,密切关注本地区法院、税务、市场监管等部门公开的裁判文书、行政处罚决定,特别是媒体集中报道的典型案件,及时函询调查涉事企业,尽快在信用评级、分级处置方面取得实质性治理成果。

一旦相关药企被公示,紧接着的就可能是被按照规定根据情节严重程度被列为失信企业。

7月11日,河南省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发布了关于送达《医药价格和招采信用失信等级评定告知书》的公告。

公告称,河南省采购中心收到国家医保局通报的2021年第三、四季度案源信息,里面通报一起医药商业贿赂案件涉案企业名单;河南省采中心对企业涉案产品进行了核实,依据国家医保局价采中心《医药价格和招采信用评级的裁量基准》等文件,决定对三家涉案企业在河南省医药价格和招采信用失信等级拟评为“严重”。

除河南外,河北、甘肃等地均多次披露药企失信评定情况。

截至目前,国家医保局已经发布了两期价格招采信用评价“严重”和“特别严重”失信评定结果通报,共涉及11家企业。从”失信企业的情况来看,医药商业贿赂和集采违反合同约定是目前招标采购失信行为的“重灾区”。

根据《医药价格和招采信用评价的操作规范(2020版)》的规定,失信行为时间超过3年的,失信信息保留但不再作为信用评级所依据的事实,失信行为的时效标准根据失信行为的类型分别计算。

按照规定,在医药购销中给予各级各类医疗机构、集中采购机构及其工作人员回扣或其他不正当利益,或取得虚开的增值税发票两种失信行为,时效标准的起始时间自法院判决或相关执法部门行政处罚决定的生效之日起计算。 

也就是说,不论药企具体实施上述行为的时间是何时,只要在法院初审判决生效3年内,均会被纳入信用评级的取证范围,实际操作中,也不乏有药企因十多年前的商业贿赂行为被列为失信。

被评为失信企业后,企业日常的招标采购工作都将受到进一步的影响——带量采购中受到限制,涉案产品还有可能被暂停挂网,甚至该公司所有产品都将被中止挂网、投标资格。

今年6月, 国家卫生健康委、公安部、市场监管总局等九部门印发通知,表示为纠正医药购销领域和医疗服务中的不正之风,对医疗领域乱象将出重拳展开治理。通知明确要求,严惩医药企业虚构业务事项套取资金,用于“带金销售”、商业贿赂的违法违规行为。

在多方面共同严打之下,存在带金销售行为的企业难了。

附:2022年来官方通报医疗人员涉嫌违纪违法事件不完全统计:

53021658530876987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商业贿赂,中纪委,落马,通报,失信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相关阅读

赞+1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海报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

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领取解决方案 您还可以去留言您想解决的问题
去留言
立即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