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慢性胃炎而言,病理科医生常常会对病变进行5个方面的观察和评价,包括慢性炎症程度、活动度、萎缩、肠化和HP(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情况,判读分为无、轻度、中度、重度,分别对应“— ”、“+”、“++”、“+++”。
目前,胃镜检查作为最直接的消化道疾病检查手段,它适 用于反流性食管炎、食管息肉、慢性胃炎、萎缩性胃炎、胃溃疡、胃息肉、十二指肠息肉、十二指肠溃疡等疾病的诊断。
一部分人群在做胃镜检查时会发现一些病变,这时就需要钳取一点“肉肉”送至病理科进行病理检查。
你胃里的这点“小肉肉”在病理科将开启一段怎样的旅程呢?今天就带你一探究竟~
经过病理科医生对病变区域“肉肉”的进一步观察后, 就有了我们的病理报告。但是拿到报告后,可能有的朋友看不懂胃炎报告中那些“+”、“-”是啥子意思。
别急,下面给你翻译出来了~
就慢性胃炎而言,病理科医生常常会对病变进行5个方面的观察和评价,包括慢性炎症程度、活动度、萎缩、肠化和HP(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情况,判读分为无、轻度、中度、重度,分别对应“— ”、“+”、“++”、“+++”。
一、慢性炎症程度
胃粘膜里有较多淋巴细胞、浆细胞的存在。这两种细胞能说明炎症持续时间和病程长短,细胞数量越多,说明慢性炎症越重。
二、活动度
中性粒细胞数量越多,活动性的程度越重,活动性炎症的存在高度提示幽门螺旋杆菌的感染。
三、萎缩
胃粘膜主要由表面的上皮细胞和具有分泌功能的固有腺体构成,当固有腺体数量减少或被肠化细胞取代时,就称为“萎缩”。
慢性胃炎也依据有无萎缩分为慢性萎缩性胃炎和慢性非萎缩性胃炎。
四、肠化
在炎症刺激下,正常的胃粘膜上皮细胞被肠上皮细胞所取代,称为肠上皮化生(简称为肠化)。肠化的上皮如上图那些泡状空亮,类似高酒杯一样的细胞。
五、HP(幽门螺旋杆菌)
它会游离在胃表面的黏液中,粘附定植在胃表面或细胞间。
它是引起慢性活动性胃炎的主要病因,与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癌和淋巴瘤等胃部疾病密切相关。幽门螺旋杆菌就如上图中粘膜表面聚集稍弯曲的、蓝染的短棒状杆菌。
通过今天的介绍是否对你手中的胃活检病理报告有所了解了呢?
在这里小编还是要提醒你哟,虽然能大致看懂报告了,但还是需要带上你手中的胃镜报告和病理报告去找消化专科医生为你解读和制定专属于你的治疗方案哦。
科室及专家介绍
本文作者:郭珊岚
温馨提示
根据新冠疫情防控要求,申请新冠病毒核酸检查的人员须全程佩戴口罩,排队等候时请保持1米距离,取鼻/咽拭子后请立刻戴好口罩。我院核酸检测将在4至6小时内完成,结果在检测完成后5至7小时上传“天府健康通”,个人可以实时登录查询。等待检测结果期间,请不要乘坐公共交通工具,不聚餐、不逛街、不聚集,感谢您对疫情防控工作的支持。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您已认证成功,可享专属会员优惠,买1年送3个月!
开通会员,资料、课程、直播、报告等海量内容免费看!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