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者综合上述考量因素及转化方式分类,初步探索医学创新转化选择器。
医学成果转化方式:
法律框架和实操路径
《中华人民共和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第十六条明确提出: 科技成果转化持有者可以采用下列方式进行科技成果转化:(一)自行投资实施转化;(二)向他人转让该科技成果;(三)许可他人使用该科技成果;(四)以该科技成果作为合作条件,与他人共同实施转化;(五)以该科技成果作价投资,折算股份或者出资比例;及(六)其他协商确定的方式。 结合法律精神和医学科技成果转化的特点,笔者认为在事件中根据转化对价和参与深度不同,可在宏观层面简单分为现金转让/授权及作价入股两大类,其中现金转让可分为一次性转让及里程碑付款两类;作价入股包括技术入股但不(过多)参与企业运营、技术入股(深度)参与企业运营、离岗创业三大类,笔者将各类方式的优势和风险简要分析如下: 分析完成果转化的方式选择,笔者和大家探讨一下成果转化方式选择中的关键考量因素。笔者认为,成果转化的方式选择应该考虑四个方面(市场、技术、团队构成及个人转化经验)及两个变量(个人性格及医院政策),为了构建简单工具和提供初步指引,每个维度笔者都将其简单分为三个层级。 具体来看:市场维度是成果转化项目进行方式选择的首要考虑因素,主要包含市场预期和竞争情况两类。
技术维度是考虑项目转化方式的基础,主要包含项目创新性、技术壁垒和项目延展性三类。 项目延展性是笔者需要提醒医护人员在选择作价入股方式时候的关键要点,根据临床医护人员的特点和教育背景,大部分临床医护人员初期创新针对的都是具体的临床痛点,其解决方案不具备较大的延展性,很难独立成为一个公司,或者支持一个公司进行资本化运作。
团队构成维度笔者也从医护人员、科研/工程团队、及产品、运营维度进行了拆解,供各位医护人员选择转化方式时判断 。
个人转化经验也是转换方式选择的重要参考 ,类似连续创业者一样,成果转化中的连续创新者/转化者比例越来越高,简单来说,无他,经验越多坑越少。
通过上述4个维度的分析,可对创新项目转化方式建立起初步的框架判断。除此之外,需要考虑的两个变量就是个人意愿/特点及医院政策。
综合上述考量因素,可概括为“四维度+两变量”,可为成果转化方式的选择做关键参考。
医学创新转化选择器
(实验室1.0版)
笔者综合上述考量因素及转化方式分类,初步探索医学创新转化选择器。可采用简单的“多数原则“为转化方式选择做参考,并以示例说明。 两类极端项目情况: 项目A:医生首次转化,项目各维度等级较低的极端情况,建议现金转让,实现首次突破后逐步熟悉流程,尝试其他转化方式。 项目C: 医生连续创新,解决关键临床需求、内心意愿强烈,建议探索占股参与经营,把握产品创新方向,实现个人创业理想。 普通项目情况: 项目B:项目市场价值较好,项目创新性较好,团队实力较强,尽管第一次转化,建议尝试里程碑付款和技术入股持有小部分股权的方式。 以上的工具仍处于初步设想阶段,仅作为初步参考,供大家探讨,其分析仅代表可能性,不能作为符合分析后的最终选择推荐。同时,成果转化的方式选择绝对不是一成不变,需根据项目、个人及外部环境的变化而变化。
这是一个变幻莫测的时代, 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 十四五规划全面推进健康中国。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您已认证成功,可享专属会员优惠,买1年送3个月!
开通会员,资料、课程、直播、报告等海量内容免费看!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