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建成院士介绍了极弱磁在航天领域的广泛应用,零磁医学的相关背景。房建成院士指出,医学的创新发展需要医工交叉,利用极弱磁信号测量进行人体功能信息成像,对于疾病的早期发现优于单纯结构成像,是目前医疗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
7月18日上午,为推动医工交叉人才培养工作落地做实,山东大学齐鲁医院零磁医学联合研究中心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大科学装置研究院共同组织联合培养研究生见面会。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大科学装置研究院房建成,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大科学装置研究院副院长宁晓琳,山东大学齐鲁医院院长陈玉国出席会议。零磁医学方向全体联合培养博硕士研究生参加会议。会议由科研处处长杨晓云主持。
房建成院士介绍了极弱磁在航天领域的广泛应用,零磁医学的相关背景。房建成院士指出,医学的创新发展需要医工交叉,利用极弱磁信号测量进行人体功能信息成像,对于疾病的早期发现优于单纯结构成像,是目前医疗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房建成院士对加入零磁医学研究的同学们表示祝贺,鼓励工科与医学的研究生有效地分工与配合,进行极弱磁信号的高质量收集、医工融合深入分析,解释磁信号改变背后的疾病意义。房建成院士寄语全体与会同学要志存高远、勇于创新,做大学问,引领零磁医学领域的前沿进展。
陈玉国介绍了目前医工交叉融合发展的大背景,阐述了极弱磁信号测量手段的临床应用前景及医院在零磁医学研究和发展中的相关政策。陈玉国指出,零磁医学研究聚焦人民健康,有利于促进疾病早诊早治。他强调,山东大学齐鲁医院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大科学装置研究院联合培养研究生,对推动零磁医学发展和复合型人才培养具有重要意义,希望大家打牢医学和工科的知识基础,进行思维的碰撞,开展创新性的研究,为医工交叉创新团队提供人才基础,更好、更快地助推医工融合发展。
会上,大科学装置研究院的高年级研究生及联合培养研究生新生进行了自我介绍和充分交流,共同探讨零磁医学的学术前景,表达了对新的研究方向的期待与向往,现场学术氛围浓厚。
零磁医学是结合极弱信号测量技术,检测人体器官或组织的磁场,研究磁信号对于疾病的诊疗作用,进行疾病早期的识别及预警预测。山东大学齐鲁医院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大科学装置研究院合作,以山东大学齐鲁医院零磁医学联合研究中心为依托,获批了山东省零磁医学重点实验室、山东大学零磁医学研究院,开展高水平研究工作,探索人体功能影像,助力解决重大疑难疾病的诊疗,为国家科技创新贡献力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您已认证成功,可享专属会员优惠,买1年送3个月!
开通会员,资料、课程、直播、报告等海量内容免费看!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