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例分享丨一例无痛胃镜术中发生的隐性误吸
本文由“麻醉课堂"授权转载
NO.0 1 病史简介
患者,男,61岁,身高170cm,体重65kg;
主诉:胃部不适一周;
现病史:患者1周前因胃部不适就诊于外院,建议胃镜检查,于2022年3月15日上午就诊于消化内科门诊,在麻醉门诊评估后,拟2022年3月16日上午行无痛胃镜检查;
既往史:自述既往无特殊病史;
09:00 入胃镜室行无痛胃镜检查,鼻导管吸氧,行常规监护:SpO2 99%,HR 70bpm,BP 130/70 mmHg;
09:05 患者取左侧卧位,一切准备就绪,丙泊酚130mg iv,托烷司琼2mg iv,进入麻醉状态后施行胃镜检查,时长7min左右,过程顺利。全程患者未苏醒,无躁动呛咳,脉氧心率及血压平稳,SpO2 99%, HR70bpm左右,BP120/65mmHg左右,未出现脉氧下降情况;
09:15 入恢复室,监测SpO2 99%,HR 75bpm左右;
09:50 患者清醒30min后未诉不适,在家人陪同下离开恢复室。
一个多小时后突发寒战,四肢发软,紧急来医院就诊;
14:00 再次回到胃镜恢复室,面色苍白,口唇紫绀,浑身无力。监测:BP 102/60mmHg,SpO2 86%,HR120bpm左右,ECG示右束支传导阻滞。患者自述一直未进食,给予5%葡萄糖20ml口服,葡萄糖液输注,吸氧,血压逐渐回升至125/70mmHg,心率下降至90bpm左右,脉氧饱和度最高升至91%,肺部听诊:左下肺呼吸音减弱。
15:30 建议患者于急诊科就诊进一步治疗;
3月17日 患者转至呼吸内科住院治疗。
血常规(2022-03-16):
RBC4.92×10^12/L,Hb152g/L,PLT145×10^9/L,中性粒细胞计数11.83×10^9/L,WBC13.9×10^9/L,中性粒细胞百分比85.2%,C反应蛋白9.5mg/L, 白蛋白34.8mg/L;钾3.27mmol/L; 钠135.3mmol/L; 肌酸激酶283U/L。
血气分析(2022-03-16):
PH7.44,PaCO2 36mmHg, PaO2 78mmHg, BE 0.7mmol/L, SaO2 97.3%。
CTA肺血管及CT肺部平扫示:
左肺下叶部分肺血管分支充盈欠均匀(栓子?伪影?)。建议:建议结合临床,D-二聚体检查。左肺炎症。右肺陈旧灶。
NO.0 2 住院治疗
03-17日血气分析:氧分压 70mmHg↓; 碳氧血红蛋白 2.5%↑; 氧合血红蛋白 92.5%↓; 氧合指数 241↓。
治疗:予左氧氟沙星、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钠抗感染治疗,同时完善肺通气显像、肺灌注显像、心脏彩超等检查。
03-18患者检验示血象升高:白细胞计数15.8*10^9/L,中性粒细胞百分比85.2%,c反应蛋白105.3mg/L。
治疗:继续予以左氧氟沙星、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莫西沙星抗感染,甲泼尼龙抗炎,同时抑酸保胃等治疗。
3月21日血气显示: 碳氧血红蛋白 2.1%↑,较17日有所下降但仍高于正常范围;氧合血红蛋白 94.3%↓,较17号有所提升;氧合指数 376较17日有大幅度的改善。
治疗:继续维持上述治疗,嘱患者复查胸部CT明确目前肺部症状。
3月21日肺通气显示:左肺多发通气功能减低区,左肺炎症;肺灌注显像未示明显血流灌注减低区。
3月22日血常规示:白细胞计数11.7*10^9/L,中性粒细胞百分比75.3%,c反应蛋白5.7mg/L,较前有明显降低;
3月24日复查胸片示:两侧胸廓对称,左肺状斑片状密度增高影,边界不清,部分可见空气支气管征。右肺多发条索影及钙化灶,左肺部分支气管稍窄。气管及右侧主支气管通畅,纵隔内未见明显增大淋巴结影,双侧胸腔未见明显胸腔积液征象。
3-25日复查血气示:血碳氧血红蛋白,C反应蛋白较前明显下降,胸部CT显示炎症较前吸收,表明当前治疗有效。
继续予以哌拉西林、莫西沙星、左氧氟沙星抗感染,联合利奈唑胺抗菌治疗
2022-03-28出院:
出院诊断:1.肺炎
出院情况:好转
查体:呼吸运动触觉语颤双侧对称,双肺叩诊呈清音,两肺未闻及干湿罗音。
NO.0 3 分析讨论
误吸:指胃内容物受重力作用或腹内压,胃内压增高,导致胃内容物逆流进入咽喉腔及气管内,分为显性误吸(Overt Aspiration)和隐性误吸(Silent Aspiration)。
显性误吸(Overt Aspiration):
伴随进食、饮水及胃内容物反流,突然出现的呼吸道症状(如刺激性呛咳、发绀、窒息等)或吞咽后出现声音改变(声音嘶哑或咽喉部的气过水声)。这种情况下,医生和护士都有明确的处理方法。而隐性误吸往往直到出现吸入性肺炎才被觉察。
隐性误吸(Silent Aspiration)又译“沉默性误吸”:
指不伴有咳嗽的误吸,部分患者仅表现为精神萎靡,神志淡漠,反应迟钝及纳差,往往直到出现吸入性肺炎才被觉察,不易引起注意;
既可发生于呼吸道疾病、建立人工气道的患者,也可发生于正常人,隐性误吸患者无明显伴随症状,但其发生率可达误吸的90%左右,并且隐性误吸引起的肺炎风险更高。
误吸的病理生理:
主动性的呕吐与被动性的反流是胃内容物进入咽部的主要原因,而当喉部的保护性反射被抑制时,胃内容物则进入气道,发生误吸。
呕吐需要肌肉的协调收缩,在麻醉诱导期、 麻醉苏醒期以及麻醉的维持过程中,麻醉深度不够时可能发生。而反流在麻醉过程中更为常见,主要取决于胃与咽喉部之间的压力差。
许多患者在发生反流时没有任何临床征象,许多因素单独或共同作用促进了反流和误吸的发生。
反流和误吸的发生,主要有3个原因:
食管下段括约肌功能( LOS )不全;
胃内压升高;
喉部反射功能不全。
误吸的危险因素:①吞咽困难 ;②意识丧失;③过度镇静;④反复呕吐 ;⑤COPD;⑥胃食管返流;⑦咳嗽反射减弱;⑧机体防御机制低下;⑨气管插管拔出后;⑩上气道塌陷。
误吸的临床表现:
(1)因以隐性吸入者居多,尤其老年人起病隐匿,病初不易发现,容易延误治疗;
(2)临床表现可不典型,多数患者仅表现为精神萎靡、食欲不振、意识模糊、嗜睡等,部分患者表现为畏寒发热、咳嗽、咳痰、呼吸困难等。
(3)肺部听诊大多可闻及干湿性啰音;
(4)多数患者有血象的异常,表现为外周血白细胞的升高,部分患者白细胞数量可正常,但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升高;
(5)混合感染率高,痰培养结果常示2种或2种以上致病菌生长,以革兰氏阴性菌,肺炎克雷伯菌最多;
(6)肺部影像学:新发或进展性的斑片状模糊影,吸入性肺炎主要以两下肺肺炎改变为主。
卧位患者发生的肺炎,最常见的病变部位是:上叶的后段和下叶的尖段;
半卧位或坐位患者的肺炎,最常见的病变部位是:下叶的基底段;
病变如果不治疗,可能在肺内形成腔洞或脓肿;
误吸的严重性:肺部损伤
占急性期卒中相关死亡的34%;
卒中后第一个月内死亡的第三大原因;
接受经皮内镜下胃造瘘术的吞咽障碍患者最常见的死因之一;
ARDS的重要病因之一(约占25%) ;
VAP(呼吸机相关性肺炎)中,34%是由于胃内容物或口咽分泌物的误吸引起;
术后致死性肺炎的主要发病原因 ;
误吸的后果:
warner等常被引用的215000病例的研究报道中,麻醉期间误吸率是1:3216,其中择期手术患者是1:3886,急诊手术患者为1:895;
在warner的研究中,误吸患者中的64%在2个小时内没有证据显示呼吸问题,也没有后遗症发现。在6个需要24小时以上呼吸及支持的患者中3个最终死亡于呼吸衰竭;
有研究表明围手术期误吸死亡率是5%;
全麻患者的误吸发生率很难统计。因为有很多有误吸的患者没有误吸的症状,而且很多患者即使有误吸的发生,但是有后遗症的也很少;
很多人在睡眠时也会发生能没有症状的反流和误吸;
误吸大量胃内容物的死亡率高达70%;
误吸导致吸入性肺炎是致死的最常见原因;
误吸主要是发生在麻醉诱导时,在置入喉镜、气管插管之前,或正在置入喉镜时。
干预对误吸预后的影响:
误吸的预防和治疗:
(1)要了解病患是否有误吸或隐性误吸的病史,尤其是病患是否存在经常性的肺炎发生;
(2)要注意病患是否存在吞咽困难的问题,如果有,建议病患做一个吞咽的评估;
咳嗽和咽反射不是可靠的评估手段;
全面吞咽功能评估是评估误吸的可靠手段(包括电视透视检查或者纤维内镜评估);
专业评估人员进行评估;
以下情况提示吞咽功能障碍:①任何程度的意识障碍;②饮水试验有呛咳;③自主咳嗽减弱,饮水后声音变化;
(3)要注意观察病患是否存在误吸的症状,尤其是有无保护性的咳嗽反射,说话声音是否正常等。对有吞咽困难的病患,如果出现突发性的呕吐,呼吸困难,低氧血症,发烧等症状尤其要考虑病患是否有误吸或隐性误吸的发生;
(4)如果怀疑病患有隐性误吸,可进一步建议给这类病患做录像X线吞咽检查或纤维内镜吞咽检查,以便确诊;
(5)如果病患处于误吸的高风险,应该尽早禁止口腔进食。
择期手术术前:
成人: 禁食、水8h; |
<6月:4h禁奶及固体食物,2h禁清亮液体;<6月:4h禁奶及固体食物,2h禁清亮液体; |
6月~36月:6h禁奶及固体食物,3h禁清亮液体; |
>36月 :8h禁奶及固体食物,3h禁清亮液体。 |
◆备吸引器、鼻胃管减压;
◆饱胃、高位肠梗阻:建议清醒麻醉;
紧急处理:发生反流误吸时→头低位、转向一侧、吸引口腔及气管内误吸物、支气管解痉药、必要时支气管镜检。
治疗措施:
氧疗
机械通气
防治肺部感染
激素应用
全身支持
NO.0 4 小结
术前认真专业的风险评估非常重要;
术前严格执行禁食禁饮原则;
对于误吸风险较高的患者提前采取积极的措施预防误吸的发生,预防远大于治疗;
对于处于麻醉状态的患者要时刻保持警惕,认真观察及时发现患者是否存在发生误吸的情况;
一旦发生误吸积极处理及治疗可以大大改善误吸患者的预后;
编辑 武岩 审核 申磊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