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报告 | CD40激动性抗体研发现状

2022
07/22

+
分享
评论
柏思荟
A-
A+

CD40可能是免疫细胞共刺激分子中最有潜力的靶点之一,对于CD40激动性抗体的研究逐渐深入,也产生了很多不同的结果。CD40靶点临床在研管线竞争程度中等,国内外制药企业都有布局,临床二期7个,临床一期6个,主要适应症为黑色素瘤、非小细胞肺癌、胰腺癌等。


近年来,国内外成功上市抗体药物大多针对抑制性免疫检查点(如PD-1,CTLA-4等)。另一类针对共刺激性检查点(CD27、CD40、OX40、GITR、ICOS等)的激动性抗体药物也在紧锣密鼓地开发中。其中CD40在免疫系统中扮演重要角色,针对该靶点的抗体有很大的临床开拓空间。

01CD40靶点介绍

CD40是I型跨膜糖蛋白,其包膜外氨基酸残基与神经生长因子受体(NGFR)、肿瘤坏死因子受体(TNFR)、Fas抗原(CD95)和T淋巴细胞的CD27等高度同源,这些分子组成了TNFR超家族或称NGFR超家族。

CD40广泛表达于免疫细胞表面,包括B细胞、单核细胞、巨噬细胞和树突状细胞,同时也表达于非免疫细胞的表面如上皮细胞、内皮细胞、脂肪细胞、间质细胞(纤维细胞、平滑肌细胞、滑膜细胞、星状细胞等)、血小板。另外,CD40还表达于白血病B细胞上,且在并指状细胞、树突状细胞、胸腺上皮细胞和某些上皮癌细胞表面也有表达。

人CD40配体也称CD154,CD40与TNF-α、TGF-β同源,他们共同组成TNF基因家族。CD40L主要表达于活化的CD4+T淋巴细胞表面,提供B淋巴细胞活化所必需的协同刺激信号,在部分CD8+T淋巴细胞、血小板、单核细胞/巨噬细胞、外周血嗜碱粒细胞、嗜酸粒细胞、柱状细胞、B细胞、自然杀伤细胞、树突状细胞、内皮细胞的表面也有少量表达。受体细胞被激活后,表达在细胞表面CD40L随后被切下来流入血液,产生一个仍具有生物活性、可溶性的、三聚态的片段,又称为可溶性CD40L。三聚体结构是其发挥功能的前提条件。引入亮氨酸拉链基序可显著提高可溶性CD40L的生物学活性。

CD40L可共刺激人和小鼠的CD4+和CD8+T淋巴细胞,使CD40L与CD8+T细胞上的CD40相互作用以获得最佳启动效应。CD40-CD40L共刺激途径在胸腺依赖的体液免疫反应中起重要作用,对B细胞激活、分化及记忆的产生至关重要,同时对激活抗原提呈细胞(APC)也非常重要,是T细胞激活的关键。

CD40-CD40L系统通过T细胞和APC细胞的相互作用影响免疫应答,以APC细胞表面的主要组织相容复合物为第一信号,刺激淋巴细胞表达CD40L,后者与CD40结合,激活APC表面的黏附分子,该分子提供激活T细胞的第二信号,放大免疫应答、防止致敏和诱导免疫耐受。

这对共刺激分子对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都有调节作用。而CD40-CD40L共刺激途径对多种疾病都有影响,通过对这些疾病的研究发现,这对分子能增强机体的保护能力。病原体可干扰CD40-CD40L共刺激途径从而破坏CD40信号。CD40-CD40L共刺激途径在免疫调节和体内平衡中起重要作用。在炎症反应中,CD40与CD40L在T细胞和其他非免疫细胞中短暂表达,以调节众多细胞与分子的过程,包括细胞及体液的适应性免疫的发生和发展过程。因此,CD40与CD40L参与了众多炎性疾病的病理过程,包括自身免疫疾病、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肿瘤及呼吸道疾病。

其中与CD40相关的自身免疫疾病包括以下几种:类风湿性关节炎(CD40不仅与RA中自身抗体的产生有关,而且也由滑膜成纤维细胞直接表达,与CD40L接触,导致炎症介质的产生,如TNF、IL-1b和MMP,导致进一步的炎症和关节破坏);自身免疫性肾炎;炎症性肠病(IBD的CD40L和CD40在循环和肠粘膜中都有增加。CD40在粘膜和粘膜下的内皮和间充质细胞中强烈过度表达,CD40的表达与UC的临床活性相关);自身免疫性皮肤病,多发性硬化症等。

CD40-CD40L信号传导对免疫细胞和癌细胞的影响: CD40L在活化的T细胞上表达。CD40-CD40L与巨噬细胞的结合导致TNF-α,一氧化氮合酶和ADCC的产生。CD40-CD40L与树突状细胞和巨噬细胞的结合导致白细胞介素12(IL-12)的分泌,这对T细胞和NK细胞介导的抗肿瘤作用很重要。B细胞上的CD40-CD40L活化支持T细胞免疫和抗体产生。癌细胞也可能直接受到影响,并在CD40激活后发生凋亡。

近年来,随着CD40-CD40L通路机制的逐步清晰,针对该靶点的转化研究也越来越热门。激动性抗体可用于肿瘤的治疗,抑制性抗体则被探索用于治疗自身免疫疾病。本文主要关注激动性抗体。

目前许多不同配方的激动剂CD40抗体已经在临床上进行了评估,发现是可耐受和可行的。给药与轻度至中度(但短暂性)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相关,在门诊治疗中易于治疗。在黑色素瘤患者中观察到了联合抗 CTLA4 单克隆抗体 (mAb)治疗的抗肿瘤活性,在胰腺癌、间皮瘤和其他肿瘤联合化疗的患者中观察到肿瘤消退。

27311658454293970

Cancers 2021, 13(6),1302

02CD40激动性抗体临床在研项目概况

97521658454293854

43441658454294199

来源:药渡数据库

Sotigalimab (APX005M)

CD40激动性抗体这一领域进展速度最快的是创新药公司Apexigen在研的sotigalimab (APX005M),通过激活免疫功能,逆转影响癌症患者的全身免疫抑制。目前已经获得FDA授予的孤儿药资格,用于治疗食道和胃食管连接部腺癌及胰腺癌的治疗。

6251658454294325

Sotigalimab 是一种人源化单克隆抗体,以高亲和力结合CD40并激活抗原呈递细胞(树突细胞、单核细胞和 B 细胞),从而刺激癌症特异性T细胞反应。可用作单一药物,也可与其他免疫肿瘤药物、靶向治疗、化学治疗、疫苗和放射治疗联合使用。

2022 AACR 会议上,Apexigen宣布一项评估肿瘤内sotigalimab (sotiga)的Ⅱ期临床试验的数据。联合系统性pembrolizumab单抗治疗晚期或转移性黑色素瘤treatment-naïve患者。在局部和远处(非注射)病变中观察到广泛的固有和适应性免疫激活。在PD-L1阴性肿瘤患者和LDH升高患者中观察到令人鼓舞的抗肿瘤活性。

然而2021年5月,Apexigen在ASCO 2021年年会上公布了CD40抗体Sotigalimab (APX005M)用于治疗转移性胰腺癌联合用药的2期临床数据。APX005M联用吉西他滨/白蛋白紫杉醇标准疗法,1年总生存期的临床获益为48.1%(P=0.062,n=36),历史标准疗法对照组数据为35%。

同时,Nivolumab联用化疗组1年总生存期的临床获益为57.3%(P=0.007,n=34),Nivolumab,APX005M联用化疗组1年总生存期的临床获益为41.3%,且(P=0.236,n=35)。仅Nivolumab联用化疗组有明确的OS改善的统计学意义。APX005M与PD1抗体联合化疗组,不如两者单药联合化疗组。表明,PD1抗体联用CD40抗体,并没有达到临床前联合用药的效果。由此,我们需要持续关注CD40抗体与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联合用药效果。

Cifurtilimab(SEA-CD40)

SEA-CD40是Seagen利用其专有的糖工程化抗体(SEA)技术开发的首个靶向CD40的新型非岩藻糖基化单克隆受体激动剂抗体,可靶向激活CD40信号通路,增强免疫系统的抗肿瘤活性。

2022年,Seagen在美国临床肿瘤学会胃肠道肿瘤研讨会(ASCO GI)上公布了评估SEA-CD40联合化疗及一款PD-1疗法治疗转移性胰腺导管腺癌(PDAC)的Ⅰ期临床试验数据。该Ⅰ期临床试验,对61例未经治疗的转移性PDAC患者,采用SEA-CD40联合化疗GnP和抗PD-1疗法Keytruda进行治疗。其中,40例患者接受了10mcg/kg剂量、21例患者接受了30mcg/kg剂量的SEA-CD40治疗。结果显示,以上疗法在测试的2种剂量水平下均显示出抗肿瘤活性。总体(n=61)cORR为44%、中位PFS为7.2个月(95%CI:5.6-9.0)、中位OS为15.0个月(95%CI:7.8-19.9)。目前,疗效随访仍在继续进行中。

Tecaginlimab(GEN1042)

Genmab与BioNTech共同开发的DuoBody-CD40x4-1BB(GEN1042)是靶向CD40和4-1BB的双抗,也是用于实体瘤。一项针对DuoBody-PD-L1x4-1BB的1/2期临床试验正在进行中,旨在评估该药用于多种实体瘤患者的安全性与疗效,包括与帕博利珠单抗(pembrolizumab)的联合治疗方案,涉及非小细胞肺癌、头颈部鳞状细胞癌、黑色素瘤、胰腺导管腺癌。

BioNTech在2021年SITC大会上以小型口头报告的形式报告正在进行的 1/2 期试验的剂量递增部分的临床数据。总体而言,数据表明晚期实体瘤患者具有良好的安全性,以及生物和早期抗肿瘤活性。截至2021年6月11日,49名患者中的25名(51%)患者实现了疾病控制,其中包括根据RECIST1.1确认的两名在黑色素瘤和神经内分泌肺癌中的部分缓解。

SUMMARY

小结

CD40可能是免疫细胞共刺激分子中最有潜力的靶点之一,对于CD40激动性抗体的研究逐渐深入,也产生了很多不同的结果。CD40靶点临床在研管线竞争程度中等,国内外制药企业都有布局,临床二期7个,临床一期6个,主要适应症为黑色素瘤、非小细胞肺癌、胰腺癌等。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本文由“健康号”用户上传、授权发布,以上内容(含文字、图片、视频)不代表健康界立场。“健康号”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转载、侵权等任何问题,请联系健康界(jkh@hmkx.cn)处理。
关键词:
激动性抗体,CD40L,CD40,黑色素瘤,细胞,肿瘤,临床

人点赞

收藏

人收藏

打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我有话说

0条评论

0/500

评论字数超出限制

表情
评论

为你推荐

推荐课程


社群

  • 第九季擂台赛官方群 加入
  • 手术室精益管理联盟 加入
  • 健康界VIP专属优惠 加入
  • 健康界药学专业社群 加入
  • 医健企业伴飞计划 加入

精彩视频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5秒后自动关闭

您已认证成功

您已认证成功,可享专属会员优惠,买1年送3个月!
开通会员,资料、课程、直播、报告等海量内容免费看!

忽略 去看看
×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

打赏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

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领取解决方案 您还可以去留言您想解决的问题
去留言
立即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