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止2021年9月,房颤门诊患者中男性占53.6%,女性占46.4%,平均年龄为68.3岁。
近期,黄从新教授在第16届中国之江心律与循环论坛中从不同角度讲述了关于中国房颤防治现状,相关文章已于2022年初发表于《柳叶刀》杂志子刊。
房颤中心
不同等级医院要参与房颤中心的建设,2019年12月,中国房颤中心联盟成立;目前全国已有26个省份建立省级联盟。
房颤中心联盟于2020年7月—2021年9月开展了房颤流行病学调查,调查结果显示,中国房颤患病率为1.6%,经过多因素回归分析:高龄、男性、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脑卒中是引发房颤的重要危险因素。
与此同时,接近60万人群的机会性筛查中,机会筛查阳性率为3.0%,目前中国房颤人群患者人数高达2000万,如此庞大的患病人群,理当受到全社会的关注和关爱。
01、房颤门诊
截止2021年9月,房颤门诊患者中男性占53.6%,女性占46.4%,平均年龄为68.3岁。
在门诊房颤类型构成中阵发性房颤和持续性房颤占比较多,长期持续性和永久性及其他类型占比较少。门诊患者就诊时的主要症状大部分为心悸、胸闷,其中无症状性房颤占20%,应当加强对社会人群的广泛筛查以期发现无症状房颤并纳入管理。
02、房颤住院
房颤住院患者中平均年龄为70.8岁,男性48.3%,女性51.7%,CHA2DS2-VASc平均2.9分,≥2分为71.0%,HAS-BLED平均1.3分,≥3分为12.5%。
房颤主要合并症为慢性心力衰竭、高血压、冠心病。抗心律失常药物较多使用β-受体阻滞剂、胺碘酮、中成药等。
03、区域内房颤
县级医院抗凝率显著提高,抗凝率的地区差异性大,全国省市瓣膜性房颤抗凝率前三位是江西、海南、江苏;非瓣膜性房颤抗凝率前三位是江西、上海、江苏。
04、手术治疗
房颤手术治疗现状情况中平均年龄为62.4岁,男性61.8%,女性38.2%,阵发性58.8%,持续性24.9%,长程持续性1.9%,未分类占14.4%。患者地区来源华东、华中、华北较多。55岁-74岁年龄段的手术治疗最多。
05、射频消融术
射频消融术的径线构成中环肺静脉电隔离、左房线性消融占比较重;科室需要进一步探索降低远期复发率的术式。
手术并发症较低,安全性较高,其中血管并发症、少量心包积液、需穿刺引流的心包压塞为常见并发症。射频消融术随访两年后不良事件发生率较低。
06、房颤冷冻消融手术
房颤冷冻消融手术中平均年龄为62岁,男性62.6%,女性37.3%;患者地区来源华东、华北、华中较多。
常见手术并发症为穿刺部位血肿、膈神经麻痹、少量心包积液;不良事件发生率为心衰、冠心病、脑卒中。
07、房颤左心耳封堵术
房颤左心耳封堵术中房颤类型:阵发性、持续性、长程持续性房颤分别占32.2%、49.5%、10.1%;
手术类型:一站式手术占33.5%(射频30.2%,冷冻3.3%),单纯LAAO为66.5%。平均年龄66.4岁,男性58.9%,女性41.1%。
手术血栓和出血风险评分:CHA2DS2-VASc均分为4.4分,HAS-BLED均分为3.7分;严重手术并发症发生率低,较常见的为血管并发症、少量心包积液、残余分流≥5cm,未见手术相关死亡。
08、展望
黄从新教授指出应全员、全程、全域进一步强化“规范”理念; 进一步强化“质量”理念,提高全员细节、全程环节、全域同质化管理质量 ; 进一步强化“创新”理念,不断创新管理流程、创新诊疗技术、创新防治成果。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您已认证成功,可享专属会员优惠,买1年送3个月!
开通会员,资料、课程、直播、报告等海量内容免费看!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