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认证 退出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那个减肥的小女孩:扶她上马,送她一程

2022-07-21 09:25   南京市第一医院

肥胖既是一种独立的慢性代谢性疾病, 又是2型糖尿病、心血管病、高血压、中风和多种癌症的高危因素

1  

我是南京市第一医院内分泌科医生刘好。

当小溪出现在我面前的时候,我着实没有认出她是谁,直到她说出了自己的名字,我才恍然大悟,那个爱流泪烦躁易怒的小胖子,已经荡然无存,减肥100多斤的她,看不出一点虚胖的影子。

小溪来住院的时候,她才14岁,因服用大剂量安眠药,被家人及时发现送到我们医院。急诊医生给她洗了胃,人是救活了,但是查出了糖尿病酮症。她是一个棘手的病人,病情严重,又不配合,陪她的爷爷奶奶在走廊里相互指责。

爷爷说:“你从小就宠着她,现在管不了了吧?动不动就自杀,以后怎么办?”

老太也不示弱:“难道你就没有责任吗?我一凶她你就护着,就是因为有你给他撑腰,她才变成这样的!”

她躺在床上,指着二老歇斯底里:“既然你们都讨厌我,为什么还要救我?为什么不让我去死?”

说着,右手抓着输液管道用力一拽,连同插在静脉里的留置针都拔了出来,顿时鲜血直流。接着又用头撞墙,我和护士立即冲过来,用力按住她,制止她继续自伤。

她大喊大叫,手舞足蹈,床在不停晃动。为了不延误治疗时机,我们只能将她的手脚固定在床上。一边又重新寻找血管。她太胖了,       230多斤,皮下脂肪太厚,血管太难找,我们两个忙了半天,护士凭感觉才找到一根静脉,重新打开了输液通道。 

2   

忙完这一切,我已是满头大汗。回到办公室,我让学生把她家属喊来,她爷爷一边走,一边骂骂咧咧,指责都是老太太的责任,把她孙女宠坏了。   我拉过来一把椅子,让他在我对面让坐下,对他说:“孩子出了这样的事情,作为家长肯定很着急,但是现在不是相互指责的时候,尤其是当着她的面,目前要做的是稳定她的情绪,控制好她的病情,找到她自杀原因,防止以后再发生这样的事情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对了,她父母怎么没来?”   他叹了口气说:“哎!她父母在上海做生意,从小到大都是我们在管。”   “上海又不远,还是让他们赶紧回来吧!”我说。   “刚才在急诊的时候,我已经给她父母打过电话了,他们已经在路上,估计很快就会到医院来。”

 3   

两小时后,她父母风尘仆仆地赶回来了,看到自杀未遂的孩子,仿佛失而复得,哭了起来。她母亲一边哭一边说;“她怎么这么不懂事啊?我们辛苦赚钱,就想给她好的生活,我们从来不给她压力,学习不好也不责骂她,她想吃什么、想玩什么都随她,为什么还想自杀?”   我说:“问题不像你想的那么简单。你说那些吃、穿、玩只是生存的基本需求,如今的孩子,早就跨越了最低的生理、安全需求,发展成了对爱和归属、尊重、和自我价值的需求,如果父母和老师不能理解这一点,就会出现需求的不对等。孩子内心的需求长期被忽视,就会引发极度的不安和矛盾。最后,孩子在压力中不断撕扯,自我信念逐渐崩塌,失去了对生活的希望。日积月累,悲剧的发生,往往只需要一个导火索就足够了。”   “那你说了那么多,你认为她自杀的原因是什么?”

“她的自杀也许与她太胖有关。”

“你说她自杀,就是因为她胖了点?”

“对!肥胖除了影响健康,还会损害一个人的自尊”。

她妈妈缓缓的说:“其实她出生时侯不胖,严格的说是很瘦,才4.8斤,是低体重儿,为此,还在儿童医院ICU病房住了半个月。全家人最怕她营养不良,想尽一切办法给她补充营养,直到她两岁时,体重赶上正常孩子,全家人才松了一口气。随着她越来越大,家里开支也越来越大,光靠他爸爸一个人是养不了这个家的。所以她两岁时,我就把她交给爷爷奶奶,我到上海和她爸爸一起打拼,这几年生意越做越好,家里条件也越来越好了,而她越来越叛逆。”

 4  

这是一个典型的4-2-1家庭,4个老人,两个父母,一个孩子。她集万千宠爱于一身,她喜欢吃肉,无肉不欢,奶奶就变着法子给她做,每天做炸鸡、红烧肉,红烧排骨……。她稍微听话一点,爷爷奶奶的奖励就是带她到肯德基、麦当劳、必胜客大吃一顿。周末去姥姥家,也是大鱼大肉伺候,愣是把低体重的她养成了200多斤的胖子。

她喜欢喝奶茶,总是有求必应,奶奶总在放学路上给她买奶茶。连楼下超市的阿姨都说:“这是你家孙女啊?不能老给她买这些食品了,不健康!”奶奶说:“我知道这样不好,我想喝一点没事的,我儿子小时候也是这样过来的,小孩嘛!胖一点抵抗力好,她小时候太瘦了,总是生病,等她长大了,自然就瘦下来了。”

她很喜欢吃巧克力、奶油蛋糕等零食,家人也喜欢用这些食物作为奖励。每到假期,她就待在家看电视、吃零食,因为他们担心她出去玩有危险,所以她的活动量很小。

小溪在家人的喂养下,在肥胖的路上越走越远。高血脂、高尿酸、脂肪肝、高血糖,这些中老年人才会有的病,在她身上一应俱全。

  5   

由于母亲陪伴在身边,小溪的情绪好了很多,她不再对抗治疗,她的病情缓解了不少。   那天晚上我夜班,来到病房,看到她躺在床上,闭着眼睛。我看到她手腕上有两道疤痕,心里五味杂陈,知道她不是第一次自杀,如果不解决根本问题,还会有下一次。   我知道她没有睡着,就拉起她的手说:“小溪,无论你什么原因选择自杀,我都能理解,并且我相信你是个善良的姑娘。但是死,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   她睁开眼睛流泪说:“不死又能怎么样?全世界都嫌弃我,我又得了这种生不如死的病,我活着还有什么意义!”   我说:“你的病还没有到无药可治的地步,只要能瘦下来,一切都能解决。告诉我,是不是因为你胖,同学们取笑你,挖苦你,孤立你,所以你才结束自己的生命?我知道那些薄凉和刻薄足以杀死一个人!”她大哭不止。   我拿起毛巾擦去她的眼泪,在她哭哭啼啼中,她说出了所受的屈辱。 

6   

小溪第一次被侮辱是在她9岁那年,那天在体育课上,有人在她的背上写了“胖猪”两个字,大家都在窃窃私语地看着她笑,而她一头雾水。直到晚上到家脱掉校服,看到那两个字,她才恍然大悟,她顿时崩溃大哭。    因为她的肥胖,班里调皮捣蛋的同学们给她起了很多绰号,大部分都与“猪”有关。   但是,她的班长好像不歧视她,当别人喊她绰号时,班长总是批评别的同学,遇到她不会的题目,他也不厌其烦反复讲解。她认为她和班长是两情相悦,至少在那里找到了温暖,上课积极多了,成绩也进步了不少。   直到那天,她在上厕所,听到隔壁男厕所两个男生在窃窃私语,那个男生问班长:“你喜欢小溪吗?”小溪心立即提到了嗓子眼,她脸发烫,心发慌,那正是她想知道的答案,她耳朵贴紧贴墙壁,屏住呼吸,生怕漏掉一个字。谁知班长竟然说:“喜欢一个胖猪?你以为我脑子有病啊?帮助她是班主任让我对她‘精准扶贫’而已!”   如五雷轰顶,她跌跌撞撞地走出厕所。她觉得她是被全世界都嫌弃的人,她无处可去,只有回家,回到家里,她看到了餐桌上爷爷的安眠药,仿佛上帝在向她招手,也许那里没有嘲笑、没有歧视。现在的她虽然每天锦衣玉食,但是她活得太累了。她一口气把所有的药都吞下去了。     

7  

我对她说:“死,不能解决问题,只会让爱你的人更加痛苦,如果你想改变自己的命运,必须从现在开始改变自己。”

她问我:“我都这样了,还能怎么改?”

我告诉她:“减肥!只有减肥,才能让你这些病减轻或者逆转。只有减肥,才能堵住那些嘲笑你的嘴!你才能融入这个社会,否则你继续胖下去,你一辈子都是个病人,而且越来越重,会出现各种并发症。你将来的路怎么走?谁找个病人做妻子?谁会雇佣一个病人当员工?”

她声泪俱下地说:“可是,我尝试了所有的减肥方法,都失败了!”

“失败了可以重来,你连死都不怕,还怕再失败吗?”

我继续开导她:“你现在已经无路可走了,只有减肥!”我又重复了一遍。

说完我走出了病房,时钟已经指向九点半了。我回到办公室,因为还有很多资料要整理,还有很多治疗方案要制定,我又坐回到电脑桌前。我刚打开电脑,她就敲门进来,她说:“医生, 我同意你的意见,我从明天开始,我要减肥,甩掉这一身给我带来屈辱的赘肉。”我说:“好!你是好样的,我们知难而进,明天我再和你妈妈聊聊”。

 8  

第二天,她妈妈来到办公室,我给她说了我和小溪的谈话内容,并且建议小溪先休学一年,专心治病,希望她暂时放弃上海的工作,回来专门陪她。谁知她妈瞪大眼睛说:“什么?我不去工作?那我们好不容易走上正轨的生意就会受到多大的损失,你想过吗?并且我家的生活品质会下降很多!”

我觉得好笑,她根本没有弄懂什么是生活品质,而是将所谓的高品质生活归结为有吃有喝有钱花。

我盯着她的眼睛说:“你赚钱为了什么?”

她说:“为了给她创造更好的未来”。

我说:“她目前这个样子,会有未来吗?”

她声音提高了八度:“你这个医生说话我就不爱听,她就不是胖了点,怎么就没有未来了?”

“她不是胖了点,是她很胖,已经严重影响她的健康和生活,甚至生命了!如果现在不控制体重,她的病会越来越重,会出现各种并发症,你现在赚的钱还不够将来给她看病!你陪她也就这两年,等她身体好了,你再去工作!光给她物质财富那不是爱,真正的爱是要让她健康的有尊严的活着!”

她觉得我说的有道理,嗓门也低下了:“好吧!我考虑一下,我回去和她爸爸商量一下”。

  9  

就这样,几天后,小溪的病情稳定了,开启了她的减肥之路。

减肥是世界上最“反人类”的事情,涉及生活中的各个方面,从饮食起居,到日常活动,还要照顾到她的情绪。所以母亲的陪伴很重要。并且家人也要以身作则,陪她一起运动,一起吃健康食品。油、糖盐都要控制在合理水平,在口味上慢慢过度。

还要督促她进行体育锻炼,不能将食物作为奖励。也不能用食物来缓解压力,够维持生活就行了。摄入过多,不但是浪费,对身体来说也是负担,一切都要刚刚好。

还要减少看电视、看手机的时间,增加户外活动。

在我们的帮助下,半年后,小溪的体重减轻了30斤,血脂和转氨酶尿酸都降下来了,胰岛素也减少了一半,她妈妈给她办了个健身卡,每天陪她游泳两小时。一年后,小溪减了80多斤,她又回到了学校,不像以前那样容易犯困,人也精神很多。

中考的时候,她虽然学习进步了不少,但还是没有考上高中。她考上了三加二,选了酒店管理专业。她觉得酒店管理人员会很在意自己的形象。她怕自己再胖回去,她觉得现在的一切来得太不容易了。

10  

现在她体重只有130斤,虽然看上去还是有点丰满,但不再肥胖,不用任何药物的情况下,一切指标都正常了,她觉得以前那段历史不堪回首,她觉得那次自杀仿佛凤凰磐涅、浴火重生。所谓的壮士断腕,就是断掉自己的过去。

看着如今阳光的她,我不禁想起一句话:对于扶贫对象,我们不但要扶上马,还要送一程。如果我当时只是控制好血糖让她出院,那么她永远都是一个和糖尿病终身相伴的病人;如果我不但控制好她的血糖,还帮她去除了糖尿病的根本原因——肥胖,那么她就变回了正常人,一切就在一念之间。

后记

肥胖既是一种独立的慢性代谢性疾病, 又是2型糖尿病、心血管病、高血压、中风和多种癌症的高危因素,它对人体的危害是双重的,既包括肥胖本身对人体的危害以及与肥胖引起的相关疾病对人体的危害。 南京市第一医院内分泌科成立肥胖亚专科,由高年资的主任和副主任医师坐诊,通过对肥胖症进行病因鉴别、并发症评估、行为方式指导、运动指导、医学营养指导、药物干预等,能够为肥胖患者提供全方位的健康服务,指导患者科学、规范减重,防止并发症发生,并长期跟踪随访。 

出诊专家

李倩:内分泌科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

刘好:内分泌科副主任医师

  作者简介:刘好

  43621658365803820   

内分泌科 副主任医师 临床医学硕士 民主同盟成员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编委,南京市糖尿病学会分会委员。     

擅长糖尿病、甲状腺疾病,肥胖症,肾上腺疾病、垂体疾病、痛风、肥胖以及骨质疏松的诊断和治疗,以及心脏内科和心脏外科的内分泌疾病的管理和治疗。   

承担并完成市局级课题1项,发表国内核心期刊和SCI论文多篇。参编教材1部。参加全球和国内多中心临床研究5项。   擅长文学创作,曾在读者文摘、青年文摘等发表散文、诗歌多篇,出版散文集《所有的爱都值得》,开有个人公众号“好谚好语”,深受患者和读者欢迎。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内分泌科,小女孩,糖尿病,上马,减肥,小溪,疾病,父母,孩子,体重,班长,需求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相关阅读

赞+1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海报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

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领取解决方案 您还可以去留言您想解决的问题
去留言
立即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