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人民医院ScienCrown®主动脉瓣膜系统成功挑战主动脉瓣重度狭窄的TAVR病例
周周寄语:
李捷
广东省人民医院
本例患者使用的是乐普的瓣膜,特点是短的自膨瓣,带裙边,完全释放后可完全回收。瓣膜输送系统可以使用20F大鞘,头端自带弯,减少过弓和跨瓣的困难。自膨瓣缩短后对冠脉开口影响较小,相对的径向支撑力会减少。不同于其他自膨瓣,只能释放到70%,该瓣膜可以完全释放到工作状态,观察该状态下整体瓣膜形态及对冠脉开口的影响。长的自膨瓣在脱钩后会面临二次调整,因为瓣膜不同轴,二次调整有不确定性,短瓣膜+可回收完美解决了这个问题。目前应用经验不多,还需要进一步了解该瓣膜特性。
患者基本信息
患者: 女,70岁。
主诉:反复活动后气促半年。
现病史:患者半年前开始活动后气促,伴头晕、乏力,无呕吐,休息后好转,偶有胸闷,为胸前压榨感,情绪紧张时容易发作,自诉与活动无明显关联。患者于当地医院就诊,考虑为主动脉瓣狭窄,患者症状无明显改善。今患者为求进一步诊治,来我院就诊。患者起病以来,精神、睡眠、饮食一般,大小便正常,体重无明显变化。
既往史:有高血压病史:10余年,收缩压最高达189mmHg,目前服用缬沙坦80mg qd+苯磺酸左氨氯地平片2.5mg qd 口服降血压治疗,收缩压低至80mmHg;否认脑梗塞史;否认慢性肺气肿病史;帕金森病史8年,既往服用美多芭等药物治疗,自诉已停药;否认风湿性心脏病史;否认冠心病史;否认心梗病史;否认房颤病史;否认肝炎病史;否认结核病史;否认其他传染病史;否认输血史;否认外伤史;否认手术史;否认中毒史。
辅助检查:超声提示:主动脉瓣弥漫增厚钙化,回声增强,呈三叶式,右前左后排列,开放明显受限,关闭欠佳,瓣环直径23mm,主动脉瓣口面积0.78cm2;二尖瓣后叶基底部回声增强,EF斜率减慢,血流频谱呈松弛减退型;左房扩大,左室壁增厚;主动脉瓣中度返流,二尖瓣、三尖瓣轻度返流。
入院诊断:1.主动脉瓣狭窄伴有关闭不全(钙化,重度狭窄并轻度返流);2.心力衰竭;3.心功能Ⅲ级;4.高血压3级(极高危);5.心脏瓣膜病(退行性病变)。
术前检查
超声提示:
主动脉瓣口流速:5.4m/s,平均压差:69mmHg,LVEF:62%
心脏瓣膜退行性变
主动脉瓣钙化,重度狭窄并中度返流
轻度二尖瓣返流,轻度三尖瓣返流,左室舒张功能减退
CT报告提示:
Annulus:22.5mm,LVOT:23.2mm,Asc.AO:33.1mm,STJ:24.9mm
LCA:13.0mm,RCA:13.6mm
三叶瓣,瓣叶弥漫增厚钙化,STJ偏小,窦部空间小。
钙化积分:380,中度钙化
心脏角度:29°
左心室壁增厚,心室腔大小正常
手术策略 该患者为主动脉瓣重度狭窄、钙化伴有关闭不全、轻度返流,术前CT报告提示为三叶瓣,主动脉瓣弥漫增厚钙化,开放明显受限,左房扩大,左室壁增厚。 经李捷主任团队分析研判,拟全麻状态下行TAVR+CAG术,以右股动脉作为主入路,选用18mm球囊进行预扩,同时决定使用ScienCrown®可回收主动脉瓣膜系统,视预扩张情况,选择植入23号瓣膜,瓣膜释放后结合超声及造影情况,决定是否后扩。
术中影像
左右冠脉造影
主动脉根部造影
18mm球囊预扩,球囊充盈好,无腰征,未见返流
输送系统过弓
ScienCrown® 23号瓣膜定位
瓣膜逐渐释放
瓣膜释放后已工作、解锁前造影
瓣膜解锁及最终造影,瓣膜形态良好,少量瓣周漏
入路造影
术后超声
超声提示:
主动脉瓣口流速:2.99m/s,平均压差:17mmHg,LVEF:73%,
主动脉瓣位见人工瓣膜支架,瓣架内径18mm。
专家简历
罗建方
医学博士、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现任广东省人民医院南海医院院长、广东省人民医院血管病诊疗中心主任、广东省冠心病防治研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
学术任职:
美国心脏病学院Fellow (FACC)、欧洲心脏病协会Fellow (FESC)、美国心血管造影与介入学会Fellow (FSCAI)、首批Global Hybrid Algorithm Community国际认证Hybrid CTO带教专家、卫生部心血管疾病介入诊疗培训基地(冠心病介入治疗)导师。
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大血管学组副组长、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心血管影像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血管医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血管疾病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难治性高血压与周围动脉病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医药教育协会血管医学分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介入性心脏病学会周围血管介入分会主任委员、广东省医师协会心血管介入医师分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医师分会常务委员、广东省医学会心血管病分会结构性心脏病学组副组长等。
血管疾病多学科协作论坛(VMDT)执行主席、冠心病与周围血管介入沙龙(CPIS)执行主席、亚太CTO俱乐部广州峰会共同执行主席、亚洲心脏病学会年会秘书长等。
技术特长:
擅长复杂冠脉病变、主动脉疾病、瓣膜疾病、周围血管病等的介入治疗。在国内率先开展脑保护装置下颈动脉介入治疗、经桡动脉行肾动脉介入治疗、快速起搏与经皮穿刺主动脉腔内修复术(TEVAR),2016年4月完成华南地区首例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AVR),2019年2月成功实施全球首例经股动脉途径TAVR联合TEVAR一站式手术,团队整体TAVR手术量已超过500台,已经帮助全国100家中心开展TAVR手术。
科研成果:
获中国医药教育协会科学技术奖二等奖1项、广东省科学技术奖二等奖2项、三等奖2项。参编学术专著6部,发明专利4项,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先后承担省市级课题数项,培养硕博士20余人,目前在研经费超过500万元。
李捷
医学博士,副主任医师,硕士导师
学术任职
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病分会结构组委员
广东省介入性心脏病协会结构分会常务委员
广东省医师协会心血管介入医师分会委员
广东省医师协会高血压分会青年委员
广东省医院协会心血管质控管理分会结构性心脏病学组委员
中国大湾区心脏协会精准诊疗分会委员
中国结构周秘书长
血管疾病多学科协作论坛(VMDT)秘书
技术特长
擅长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手术量超600台,帮助全国70多家中心开展TAVR手术。擅长复杂冠脉病变、主动脉疾病、瓣膜疾病、周围血管病等的介入治疗。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