瓣膜科普 | 二尖瓣关闭不全是否要手术?这个指标很关键!
什么是二尖瓣关闭不全
如果将心脏比作一个大别墅,那么它的四个腔:左心房、左心室、右心房、右心室,相当于4个房间,二尖瓣则是左心房到左心室的“大门”,如果一旦这个门“关不严”会怎么样?
二尖瓣关闭不全,即门关不严实,那么本该从心房流向心室的血液,就会从门缝隙里反流回心房,造成血流反流。二尖瓣关闭不全会导致二尖瓣反流,影响机体供血。
二尖瓣的“门”关不严实,左心室产生无效做功,增加心脏负荷,二尖瓣长期关闭不全将引起左心室心肌损害,出现左心功能不全。
若是瓣膜关闭不全造成轻度的反流,对心脏影响不大,可不做特殊处理;
如果缝隙太大,出现中重度反流,会造成腔隙脏器功能发生障碍,主要表现为胸闷、心慌、耐力下降,必须进行手术治疗。
那么,心脏二尖瓣关闭不全什么时候手术呢?
读懂这个指标很重要!——左心室(英文缩写LV)的心腔大小和功能
这是界定心脏二尖瓣关闭不全患者所处病程阶段的重要指标。
根据这个指标可以将病情分为3个阶段:
1、代偿期
经超声心动图测得的左室舒张期内径小于60㎜,且收缩末期内径小于40㎜,此时患者处在心脏代偿期。
何为代偿期?心脏有很大的储备力,当患病的心脏负荷增加,心排血量减少时,心脏可通过其他途径进行代偿,使心排血量增加甚至接近正常,以满足机体的需要。
但是这种代偿是有代价的,长此以往心脏功能进一步受损,进入失代偿期。
2、转化期
介于代偿期和失代偿期之间,一般认为在这一阶段进行手术治疗,患者可以获得较好的临床效果。
3、失代偿期
失代偿期是指心室失代偿的指标包括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大于70mm、左室收缩末期内径大于45-47mm,或者左室射血分数(LVEF)小于50%-55%。
简单理解就是左心室是否出现扩大,左心室射血分数是否出现下降,这都有相应的数据指标。
病程进入失代偿期,说明心脏的负担已经超出了心脏的代偿能力,简单来说就是心脏的功能不足以维持身体所需血量,患者往往会出现相应的症状,通常表现为运动耐力下降、呼吸困难或乏力的症状。
原则上,心脏二尖瓣关闭不全手术应该在从代偿期向失代偿期转化的时期施行,即在发展为失代偿期之前手术。
手术效果与手术及时与否关系很大
关注病情发展进程,有助于了解病情严重程度,可以避免左心室功能出现不可逆的改变。一旦出现不可逆改变,即使实施矫正手术其手术效果也无法达到理想效果。
左室射血分数LVEF<40%的重度左心室功能不全的慢性二尖瓣关闭不全患者,手术的效果也不理想,往往有扩展型心肌病特征。即使经过内科治疗可以达到手术指征,手术很成功,再加上药物治疗,可以改善患者的症状,但是,其心腔增大、LVEF降低的状态也难以恢复之前的状况。
这就是为什么临床上医生常常提醒患者,在达到手术指征后要及早手术,切勿拖延。因为重度患者能手术不代表能达到理想的效果,相比在临界点手术的患者,其手术和预后效果不可同日而语。
特别注意以下这种情况
如果患者已经出现症状,虽然内科药物治疗也可以改善症状,或者左心室仍然处于代偿期,此时也应该及早做二尖瓣矫正手术。这是美国心脏病学会的指南推荐。
如果不能确定患者有无症状,可以进行运动负荷试验来获得单靠病史无法获得的客观信息。
声明
本文仅是科普文
不作为您就医的决定依据
具体事宜请谨遵医嘱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