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马上要换牙了,蛀牙可以不用治疗了吧?医生:必须治疗!
我家糖宝平时爱吃糖,刚上幼儿园大班,好多牙齿都蛀牙了
但是她马上快换牙了,可以不用治疗了吧?
但是,口腔科医生听到这句话,就不淡定了
必!须!治!疗!
随着暑期的到来,看牙小高潮如期而至,家长们最关心的问题之一就是龋齿问题
检查孩子有没有牙洞?
需不需要补牙?
具体怎么治疗?
如何预防龋齿发生等等?
本期科普就此展开
乳牙在孩子6个月至2岁半左右逐渐萌出,6岁至12岁逐渐由乳牙替换成恒牙,一颗健康的乳牙要陪伴孩子6年至10年之久。乳牙的生理功能包括:咀嚼食物,辅助发音,维持颌面美观,促进颌骨发育,为恒牙替换预留间隙,引导恒牙萌出等。根据第四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显示,5岁儿童乳牙患龋率为70.9%,儿童患龋情况较前呈现上升态势。
乳牙龋齿需要治疗吗?
答案是:必须治疗!
乳牙龋齿如果不及时治疗会迅速进展,从起初的小黑点、小黑洞逐渐龋蚀,以致整个牙冠甚至牙根被破坏。 临床症状也可从无症状、易塞牙、冷热不适,发展到牙痛、牙龈脓包、面部肿胀等,影响孩子的睡眠、进食、上学等日常活动。此外,乳牙龋坏严重时可能影响牙根下方恒牙胚的发育,导致恒牙发育或萌出障碍,影响孩子的颌面部发育和心理健康,所以乳牙龋齿一定要及时治疗。
乳牙龋齿是如何治疗的呢?
常用的治疗方法可归纳为药物治疗和修复治疗。
对于病变较浅、难以制备洞型、孩子年龄小不配合修复治疗的情况,可以采取定期涂氟、使用护牙素等药物治疗方法,促进龋损组织再矿化,减缓龋病的发展速度,但是药物治疗并不能去除病变组织,恢复乳牙的正常形态,因此,药物治疗是一种姑息措施,如果有条件进行充填等修复性治疗时,应尽量采用修复治疗。
对于较明显的龋齿,常规需要去除龋坏的牙齿组织,制备洞型,采用玻璃离子水门汀或者树脂等牙科材料充填窝洞,恢复牙齿外形与功能。
对于大面积的乳牙龋,单纯充填的强度和固位有限,可以借助乳前牙透明树脂冠或乳磨牙金属预成冠来更好地恢复乳牙外形,提高咀嚼功能,降低充填体脱落率,预防新发和继发龋坏。
俗话说“小洞不补,大洞吃苦”,当龋齿出现疼痛、肿胀等牙髓症状时,就不是简单的“涂药、补牙”可以解决的问题了。当龋损累及牙髓或根尖周组织时,根据冠根的完整性、炎症的范围、乳牙根的吸收情况、对恒牙胚的破坏程度,可采取乳牙根管治疗术或拔除患牙合并间隙管理的治疗方法,以减少对恒牙的不利影响。相比于简单快速、几乎无痛的补牙,无论是根管治疗还是拔牙,临床上孩子们常因不适或恐惧而表现出抗拒、哭闹,配合度更低,此外,就诊次数与治疗花费方面,通常是普通补牙的数倍。
简言之,龋齿拖得越久,坏的越严重,孩子越受痛,治疗越复杂,代价也越大。因此,儿童龋齿一定要尽早治疗。有家长可能又有疑问了,孩子太小不配合怎么办,根据孩子的龋齿情况和配合程度,经专业医生评估,可以选择定期药物治疗、保护性固定治疗和镇静/全麻下舒适化治疗。
由于乳牙组织结构的特殊性,儿童乳牙龋病一般有以下特点:
1、发病率高,发病时间早,在乳牙萌出不久后就可能发生龋齿;
2、病变范围广,受累患牙多,临床中常发现孩子口腔内同时发生多颗牙龋齿;
3、进展较快,乳牙牙本质硬度较低,有机物的含量较高,一旦发生龋坏进展比较快;
4、自觉症状不明显,许多患儿无明显疼痛不适,容易被忽视,就诊时已经发展到牙髓炎、根尖周炎或者残根、残冠。
因此,每3-6个月的定期口腔检查很重要,医生会根据孩子的牙齿健康状况,进行口腔保健宣教,包括饮食习惯的指导,刷牙方法,牙线的使用等。定期涂氟,适时的窝沟封闭都能够有效减少龋齿的发生,预防比治疗更为重要!
趁着暑假,快来给孩子的牙齿做一次全面的检查吧!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让孩子的笑容更加灿烂,让健康的牙齿伴随孩子的一生!
文字:口腔科 吴甜甜
图片:部分源于网络
排版:宣传科 侯晶晶 | 审核:宣传科 杨馥羽
end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