抢救时挪用带瓶签的注射液、拿其他患者空输液瓶来帮忙的护士……都是大忌!
抢救急危重患者的生命,是一项严肃而严谨的大事,容不得医护人员丝毫的马虎和大意。
新闻回放
7月16日晚,一段护士在抢救病人过程中看手机的视频受到广泛关注。
据视频显示,医生正给病床上的患儿做胸部按压,一旁的护士用手按压呼吸器帮助孩子呼吸,另一只手正拿着手机。相关视频引发关注,不少人认为,护士在抢救病人时看手机不妥;也有人认为护士可能正在用手机联系工作事宜。7月17日,医院回复记者,关于网传视频相关情况,医院高度重视,不能光听视频中的一面之词,将发布通报说明——(来源:极目新闻)
我们相信,这名护士不是在做与工作无关的事情。
最后官方后续来了:(护士)确实在联系人。但是此事造成的巨大影响,一是没有病人家属的道歉,二是媒体断章取义也没有得到应有的惩罚,让人不禁生出无力感。
这件事,患者家属的这种反应再一次为医护人员敲响了警钟。
抢救急危重患者,时间紧,任务重,需要团队协作。抢救时人力、物力不够时,需要及时拨打电话请求支援,这样的事大家不都经常做吗?医护们在争分夺秒的救治生命,紧急联系人员前来救治。患者和家属什么忙都帮不上,却在鸡蛋里挑骨头,找医护们的缺陷和不足,这活儿还能干吗?
虽然此事是患者家属误解了抢救护士,但仍对医护人员有警示意义。
抢救时对医护们的要求有多高有多苛刻?让我们再看一个血泪与汗水换来的经验教训:
抢救时挪用备用药,一定要谨慎。
某医院内x科,一住院病人突发呼吸心跳骤停。
由于事发突然,值班护士来不及从抢救室推抢救车,从治疗室顺手拿了一瓶其他病人明天的备药,一瓶未开封的0.9%的250ml氯化钠注射液,就跑到这个患者病房里为其快速建立用药通道。由于时间紧急,该护士连这瓶液体上的瓶签都没来得及去掉,紧接着就忙着推注抢救用药。
很遗憾,患者经过抢救,还是无效死亡。
由于事发突然,患者家属很难接受患者离世这个现实。在场的一个女性患者家属眼尖,她一眼看到吊到患者身上的这瓶液体,瓶签上还赫然写着别的病人的名字,上面还标注着这瓶液体加注的药物名称、剂量和用法。顿时情绪失控,一口咬定是护士给患者输错药导致的患者死亡,一场医患纠纷由此引发。
虽然现场的医生护士都在跟患者家属解释,说是当时患者情况危急,值班护士为节省时间,就近从治疗室里拿出明天给住院病人的备药用上了,这瓶药液是生理盐水,未开封的,里面什么药物都没加,患者情况紧急,护士只顾抢救用药,没来得及撕下瓶签……可患者家属就是不依不饶,一口咬定抢救时护士用错药,并当场抢夺下这个还带着瓶签的药液,做为给医院打官司的证据。
在临床一线,像这种紧急情况下,先用科室备用药顶上,为急危重患者抢夺生机的情景很是常见。医护人员觉得这事情况紧急,挪借药物供急用合情合理,可患者及家属却并不一定领情。
这场医患纠纷,最终以医院赔付患者家属18万余元最终了结,真是一个沉痛的代价和教训。
类似的经验教训还有——
“拿其他患者空的输液瓶”跑过来帮忙的护士
某医院某科室,有个病房也是有病人突发状况需要抢救。众所周知,抢救时人力有多紧张。呼叫其他医护人员过来救急,也是常有的事。这时候,“拿其他患者空的输液瓶”跑过来帮忙的护士,绝对要注意了。
其他患者空输液瓶这种物品绝对不允许出现在抢救区域内,尤其将其放置在抢救车上。因为前车之鉴,有血的教训。
这个真实案例重点要提醒医护人员的一句话:抢救车内、抢救车上、抢救车侧壁绝对不允许出现与抢救本患者无关的其他患者的用物。
综上所述
抢救急危重患者是一件极其严肃的重要大事,非同小可。医护人员们的一举一动都关乎患者生命与健康,抢救行为更要经得起考验和检验,急救工作更要严谨、一丝不苟。参与救治的医护人员除了在抢救时慎重接打电话,以免授人以柄,还要在抢救区域不允许出现与本次抢救无关的其他患者的物品、药品,哪怕是一张其他患者的小小瓶签。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