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系统是闭环设计,能进行无线通信,起搏器和模块根据算法决定何时以及如何刺激心脏。这能与智能手机或平板电脑连接,充当控制模块,允许医生远程监控。
《科学》杂志介绍了一种无导线、无电池、可溶解的“智能”临时心脏起搏器,专为心血管手术后需要临时起搏的患者设计。
该临时起搏系统由一个可拉伸、无电池的植入式心脏起搏器和 4 个可粘贴在皮肤上的柔性外部模块组成,已在大鼠和犬类心脏上进行了体内试验,在人体心脏上进行了体外的测试。临时起搏器使用生物相容性粘合剂轻柔地粘贴到心脏表面,无需缝合,且会缓慢无害地溶解(40天),还释放一种抗炎药来防止异物引起的炎症反应。
这4个柔性模块跟踪体温、血氧、呼吸、肌肉张力、身体活动和心脏的电活动。放置在胸部的模块可以实时记录心电图。其中一个小型传感器检测到问题(例如电池电量低、设备放置不正确或起搏器故障)时,触觉设备会以特定模式振动来提醒佩戴者。
该系统是闭环设计,能进行无线通信,起搏器和模块根据算法决定何时以及如何刺激心脏。这能与智能手机或平板电脑连接,充当控制模块,允许医生远程监控。
我们知道,外科手术后常放置心外膜临时起搏,需要一根导线缝在心外膜,然后连接到体外的临时起搏器。如果当心脏恢复正常心律或缓慢心率风险不大时,须拔出电极。
这种智能临时起搏器还具有“体域网(Body Area Network、BAN)"的概念。BAN是附着在人体身上的一种网络,由一套小巧可移动、具有通信功能的传感器和一个身体主站(或称BAN协调器)组成。每一传感器既可佩戴在身上,也可植入体内。协调器是网络的管理器,也是BAN和外部网络(如4G、WiMAX、Wi-Fi等)之间的网关,使数据能够得以安全地传送和交换。由于这些传感器通过无线技术进行通信,所以体域网也叫无线体域网(WBAN)。
这一“体域网”包括:1)一个无电池、生物可吸收的临时起搏器,用来起搏心脏;2)胸前心脏模块,为植入的起搏器提供动力和控制起搏参数,并感知心脏的电活动和声音;3)前额血流动力学模块,用来感应脉搏血氧饱和度、组织氧合和血管张力;4)喉咙底部的呼吸模块,用于监测咳嗽和呼吸活动;5)多触觉反馈模块以各种模式振动和脉冲与患者交流。
每个模块都以无线协调的方式在身体上执行基本功能,有些在感应,有些提供动力,有些给予起搏刺激,有些提供控制信号。但这些模块都一起工作,交流信息,根据算法做出决策,并根据变化做出相应的反应。
参考文献
1.https://www.science.org/doi/10.1126/science.abm1703
2.https://news.feinberg.northwestern.edu/2022/05/26/smart-dissolving-pacemaker-communicates-with-body-area-sensor-and-control-network/
作者简介
程震锋
浙江省湖州市中心医院
程震锋,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湖州市卫健委首席专家,湖州市中心医院心内科首席专家,CCI第五期学员,中国房颤中心联盟委员会委员,中国胸痛中心核查专家,中国高血压达标中心认证委员会专家,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青年编委,CTO老伙计成员,2017年创立《震锋晨读》微信公众号读书笔记,至今已累计发稿1300余篇。
CCI心血管医生创新俱乐部
长按二维码关注我们
本期策划:沈雳
本文作者:程震锋
后期制作:凌武娟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您已认证成功,可享专属会员优惠,买1年送3个月!
开通会员,资料、课程、直播、报告等海量内容免费看!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