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晕1个月没有好转,竟然是脑梗!
中老年人是心脑血管疾病的高发人群,生活中如出现头痛头晕、语言不清、一侧肢体麻木等症状时,要特别警惕脑梗发生!
全景案例:60岁刘先生(化名),具有高血压病史15年,但服药一直不规律,近来出现头晕症状,1个多月没有好转,为了查找病因,来进行头颅MRA检查。
MRA影像检查资料
3DTOF颅脑MRA示:右侧大脑后动脉(黄色箭头)起始部显影浅淡,中远段闭塞;右侧大脑中动脉(红色箭头)M2-3段管腔狭窄;左侧大脑后动脉(蓝色箭头)管壁不光整,怀疑动脉硬化。
为了进一步明确诊断,后又加扫了DWI序列:
影像图像示:右侧枕叶片状亚急性期脑梗塞(黄色圈),双侧大脑半球多发缺血梗塞灶(黄色箭头)。
也就是说引起刘先生头晕的原因是脑梗!鉴于疾病危急,进展迅速,我们马上联系了刘先生让其尽快就医治疗,幸好就医及时,刘先生目前身体恢复状况良好。
脑梗死
脑梗死又称缺血性脑卒中,是指因脑部血液供应障碍,缺血、缺氧所导致的局限性脑组织缺血性坏死或软化。其主要病因为动脉粥样硬化、心源性栓塞、小动脉闭塞,其中动脉粥样硬化的因素是发生脑梗死最常见的病因。
脑卒中具有高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等特点,一旦怀疑脑卒中,迅速就医十分重要。
隐匿性脑梗死
有不少老年患者在因其他疾病或症状进行影像检查时,无意中发现有“梗死灶”,而这些患者并未出现肢体麻木或口齿不清、瘫痪等脑卒中的症状和体征。这种情况称为“无症状”或“静止性”或“隐匿性脑梗死(brain infarction,SBI)”。因为无特异性症状,极容易被忽视,所以更加危险,SBI是症状性脑梗死和血管源性痴呆的高发人群。
急性脑梗死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趋势的不断加快,急性脑梗死( 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ACI) 发病率逐年增长。ACI起病急,进展快,可在短时间内出现局灶性症状和体征,因受累血管、狭窄程度等因素的影响,患者临床表现较复杂,可出现失语、偏瘫等症状,往往预后不佳,致残率、致死率较高。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对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生活质量有重要意义。
脑梗死发病的危险因素
年龄、吸烟、饮酒、高血压、房颤、冠心病、高血脂症、糖尿病都是脑梗死发病的危险因素,年龄高于 60 岁患者发生急性脑梗死风险升高[1]。
提醒:具有以上高危因素的中老年人要如出现头痛、眩晕、语言不清、眼前一过性黑蒙、一侧肢体麻木等症状,要尽快就医排查脑梗风险,另外要定期做好脑血管筛查,预防脑血管意外。
预防脑梗死的影像学检查
1、CT检查
有利于排除脑出血,为脑梗塞早期诊断提供依据。如发病24h内进行CT诊断可能因为脑组织水肿轻、占位效应弱而难以检测,容易出现假阴性,因此存在一定局限性。
2、MRI平扫
MRI对脑梗死的检出极为敏感,对脑部缺血性损害的检出优于CT,主要应用于早期病变诊断及脑干病变、微小病变、颅底病变等方面,明确脑实质有无梗死、梗死部位及范围。
3、CVSD影像学总负荷评分
脑小血管病早期可无症状或表现为亚临床症状,随着病情进展逐渐出现血管性认知障碍或痴呆,CVSD影像学总负荷评分是评估脑小血管病的有效手段。
4、经颅多普勒超声(TCD)、颈动脉超声
目前脑血管超声是常用的检测颅内外血管狭窄或闭塞、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无创手段,可作为首选的脑血管病变筛查手段。
5、颅脑及颈部MRA、CT血管造影(CTA)
可明确颅脑与颈部血管有无斑块、狭窄,可作为脑血管评估的可靠检查手段。
MRA在本例中的检查优势
3D-TOF MRA具有快速、无创伤性、安全简便、不需造影剂等诸多优势,对于病情危重的脑卒中患者,头颅 3D-TOF MRA检查结合DWI的影像结果,能全面观察脑梗死的面积和闭塞动脉部位,以及动脉瘤破裂脑出血时动脉瘤的部位、大小,周围出血及血肿的情况,从而快速鉴别脑梗死和脑出血,使急性脑卒中患者及时得到溶栓或介入栓塞等救治,为抢救赢得宝贵时间。
参考文献:
[1]急性脑梗塞发病的危险因素及急性脑梗塞与凝血酶激活纤溶抑制物的相关性分析.Chinese Journal of Thrombosis and Hemostasis 2022 Vol 28 No 2
[2]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脑血管病学组. 中国无症状脑梗死诊治共识[J]. 中华神经科杂志,2018,51(9):692-698.
[3]王伟. DWI联合MRA对急性脑梗死的诊断价值[J]. 河南医学研究,2019,28(9):1676-1677.
[4]陈海燕,葛光治. 3.0T磁共振MRA+DWI组合序列在急性脑卒中抢救中的应用[J]. 武警医学,2013,24(9):812-813.
[5]脑梗塞患者CT与MRI 诊断价值研究 中国CT和MRI杂志 2016年1月 第14卷 第1期总第75期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