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认证 退出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风湿免疫性疾病合并骨梗死

2022-07-17 19:28

患者有3个可能导致缺血性坏死和骨梗死的主要原因:狼疮、抗磷脂抗体综合征和长期使用类固醇。

病例介绍

患者年龄:15岁

患者性别:女

全身疼痛、疲劳、晨僵伴手指、手腕、膝盖、臀部和脚踝疼痛加重来诊。

既往史:

10年前被诊断为系统性红斑狼疮。曾患有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几次深静脉血栓和一次肺栓塞。华法林(2.5mg/天)、羟氯喹(200mg,每天两次)、强的松(5mg/天)。

查体:

没有发热。没有明显的滑膜炎表现,除了几个纤维肌痛痛点外,手腕、肘部、膝盖和脚踝也有压痛。

辅助检查:

抗核抗体滴度大于1:640,抗SS-A和抗SS-B抗体的血清学试验结果呈阳性。患者患有活动性狼疮,表现为红细胞沉降率升高(32 mm/h),EIA结果呈阳性,补体水平低。患者凝血酶原时间延长18.6秒(正常9.9–13秒),国际标准化比率(INR)为1.7(正常0.9–1.2),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为56.1秒(正常24.6–34秒)。凝血酶原时间延长与华法林治疗有关。aPTT延长不是因为肝素,因为肝素筛选试验产生了阴性结果。患者的IgM抗心磷脂抗体呈阳性,但IgG心磷脂抗体呈阴性。循环抗凝试验对即刻作用的抑制剂产生了阳性结果。 

长骨X线照片显示有多处骨梗死和缺血性坏死的证据(图)。

锝-99m放射性核素骨扫描显示右手的月骨和股骨外侧髁梗死愈合(图)。

初步诊断:

风湿免疫性疾病合并骨梗死。

患者有3个可能导致缺血性坏死和骨梗死的主要原因:狼疮、抗磷脂抗体综合征和长期使用类固醇。患者因狼疮和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间歇性接受激素治疗。最大(峰值)剂量为每日30mg强的松;高剂量治疗(20mg/天)的最长持续时间为9个月。患者在发病前一年开始接受低剂量强的松治疗(2.5-10mg/天)。

治疗:

增加患者的华法林剂量以达到治疗INR(2-3),开始霉酚酸酯治疗活动性狼疮,强的松剂量维持在5 mg/天。羟基氯喹治疗继续。

患者的反应良好,疼痛减轻,没有进一步的骨梗死发生。

病例图片

84731658055940418

延伸阅读

国内某大型儿童医院风湿免疫科2010年1月至2018年7月患有风湿免疫性疾病同时合并骨梗死患儿59例,系统性红斑狼疮 25例,混合性结缔组织病(MCTD)4例,幼年皮肌炎6例,多发性大动脉炎1例,白细胞破碎性血管炎1例,幼年特发性关节炎(全身型)13例,幼年特发性关节炎(多关节型)1例,幼年强直性脊柱炎8例。起病至出现骨梗死的时间中位数为18个月。临床症状上37例(63%)存在血管炎性皮疹,9例(15%)存在口腔溃疡,5例(8%)存在雷诺现象,31例(53%)存在库欣面容,18例(31%)存在肾脏受累,25例(42%)存在高血压。行脊柱影像学检查的49例患儿中12例(24%)存在脊柱压缩骨折。经统计发现有10例患儿未应用激素即出现骨梗死,出现骨梗死的患儿中应用激素疗程最长者为13年,平均出现症状性骨梗死时的激素疗程为30个月。应用激素患儿,激素累积剂量(以泼尼松为标准)中位数为381.9mg /kg。系统性红斑狼疮、幼年特发性关节炎(全身型)、幼年强直性脊柱炎为前3位易合并骨梗死的儿童风湿免疫性疾病。骨梗死部位多为双髋关节及双膝关节。对于患有风湿免疫性疾病的儿童,起病18个月后应加强对大关节的问诊、查体及影像学筛查。

2022-07-17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特发性关节炎,骨梗死,免疫性,华法林,风湿,疾病,合并,激素,剂量,患者,狼疮,抗体,脊柱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相关阅读

相关推荐

  • 这例口疮不一般(口腔梅毒)
    打开APP 永军全科医学笔记
  • 赞+1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海报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

    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领取解决方案 您还可以去留言您想解决的问题
    去留言
    立即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