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地迎40℃高温!热死人真的不是开玩笑...
全国“高温事件”已持续30天,我国今年高温影响超9亿人。今年为何这么热?气象专家分析大范围高温天气的原因,目前正在持续的拉尼娜事件为6月以来南方高温的发生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气候背景条件。
罕见的持续高温也将“热射病”带到了人们的视野中。
热射病是中暑最严重的类型,但如果就这么把它与中暑划上等号,这可是真是太小看它了。
近日,多地出现“热射病”死亡病例。
“热射病”是何方神圣?
中暑,按程度科可分为热失神、热疲劳、热痉挛、热射病,而热射病属于最严重的中暑类型——重症中暑。
“热射病”,是指因高温引起人体皮肤散热功能下降,体内热量不能发散,热量集聚在脏器及肌肉组织,引起皮肤干燥、肌肉温度升高、汗液排除受阻,进而伤害到中枢神经,影响全身各器官组织的功能。
热射病若得不到及时、妥善地救治,死亡率可高达40%至50%。
并且,不是只有暴晒才会中暑,有时在室内也会中暑,尤其是体质虚弱或患有基础性疾病的中老年人,应积极采取降温等防护措施。
哪些是“热射病”的高危人群
年老体弱者:
自身体温调节功能差较弱、散热较差、出汗少、易引发中暑。
户外工地的工人:
长时间体力劳动、强光下暴晒、不注意休息和补水易中暑。
慢性病病人:
如患有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内分泌系统病人,这类病人要比常人中暑危险高很多,应当多注意补水。
肥胖者、儿童及孕产妇:
耐热能力差易发生中暑。
大汗淋漓突然喝冰饮料、洗冷水澡的人:
在身体出汗时毛孔处于扩张状态,如果此时突然喝冰饮料、洗冷水澡容易导致毛孔剧烈收缩,导致身体脏器的循环障碍。
发生“热射病”怎么办?
1.迅速通知急救中心,等待救援时,把患者搬到阴凉通风处仰卧休息,解开衣扣,敞开上衣,有条件者可服十滴水、仁丹等药品。
2.若患者出现意识不清或痉挛,这时应取昏迷体位,同时注意保证呼吸道畅通。
3.时间允许下,可用冰水或酒精擦浴、置冰、冷水泡浴等方法降温。
如何远离“热射病”
1.室内保持自然通风,外出带上淡绿茶水或淡盐水。
2.外出坐车时,冰袋冷敷降温。
3.洗澡多用温水。如果感觉身体发热、发烫,可用一些藿香正气水、风油精等药品擦拭,蒸发吸热。
4.凉水冲手腕。把手腕放在自来水龙头下 冲5秒,可以降低血液温度。
(以上文中图片均已获包图网授权)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