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疫救治双统筹 江大附院胸痛中心守护"心"生
疫情防控工作必须落实到位
胸痛生命救治必须牢牢守护
江南大学附属医院秉持疫情防控及危重急救两手抓原则,在坚决做好疫情防控任务的同时严格落实规范化救治流程,确保胸痛中心心梗急救绿色通道保持24小时畅通,急救力量24小时充裕,实现了急性胸痛患者迅速有效的救治。
永不消失的胸痛急救绿色通道
7月初的一个凌晨,家住新吴区的刘先生突发心肌梗死,被紧急送往江南大学附属医院。
“王主任,患者是黄码,核酸结果未出……但患者剧烈胸痛、血压迅速下降……”急诊医生第一时间向胸痛中心王晓彦主任汇报。
“收到,立刻启动疫情防控危重患者救治流程,按疑似新冠肺炎患者处理,准备紧急手术。”王主任坚定地回答。
短短几分钟,一场特殊时期的“生死时速”立即启动。
刘先生在最短时间内规定路线迅速转运至门诊DSA导管室。
与此同时,胸痛中心成员已在导管室严阵以待,急诊介入手术随即展开。
没过十分钟,这些手术中的“大白”们已汗流浃背,因为在他们的口罩、面屏、防护服下是重达近二十斤的防辐射铅衣。
30分钟不到,医护人员就为患者开通血管并植入支架。
术后刘先生经专用通道被护送至隔离病房继续治疗,工作人员又马不停蹄地开展相关区域的消杀工作。
当日上午9:45分,第二个急性前壁心梗患者又接踵而至,医师火速赶往抢救室会诊。
此刻医院所有DSA导管室均在开展救治,为争取宝贵的“缓冲时间”,且其符合STEMI葡激酶溶栓的多中心临床研究入选条件,在与患者及家属充分沟通后,医务人员果断使用葡激酶为其溶栓。
10分钟后,该患者胸痛症状逐渐消失。不久后,施晶晶主任医师、李拜红副主任医师与尚晖主治医师手术“连台”不停歇,第一时间为该患者实施急诊冠状动脉内造影+支架置入术,明确了病变血管,恢复了心肌灌注,患者转危为安。
防控工作当下的连续极速抢救,充分展现由心血管内科、急诊科、医学影像科等组成的附院胸痛中心过硬的救治能力及高效的协同能力。在执行疫情防控要求的前提下,提供全天候24小时不间断救治服务,为胸痛患者开启一条快速反应、有序衔接的“生命之路”。自6月29日以来,胸痛中心顺利完成急诊PCI手术12例,PCI手术总量达100台次,最高日手术量14台次。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