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成立33年老牌IVD企业创业板首发上会
刚刚(7月14日),成立33年老牌IVD企业英科新创创业板首发上会。
截至日前,国内主营体外诊断业务(体外诊断业务营收占比达50%以上)上市企业已达58家,还有多家老牌IVD大企也正排队中......
拟募集资金11亿,33年老牌IVD企业闯关科创板
在医药人士看来,只要从事体外诊断行业的,没有不知道英科新创的。7月14日创业板上会的英科新创成立于1989年,是国内历史最悠久的IVD企业之一。英科新创在20世纪90年代便推出了大量产品,在免疫诊断领域拥有较为深厚的技术积淀。经过30多年的积累和沉淀,目前形成了POCT即时诊断、酶联免疫诊断、化学发光免疫诊断、生化诊断及荧光核酸检测等核心技术平台。因为英科新创是最早一批的IVD生产企业,是IVD少有的金字品牌,号称IVD的“黄埔军校”。
业绩显示,2019年到2021年,英科新创实现营业收入5.97亿元、5.32亿元和6.06亿元;净利润分别为1.5亿元、1.18亿元和1.18亿元。今年一季度,英科新创实现净利润5303.75万元,同比增长105.29%,主要系公司接受深圳市亚辉龙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委托,加工生产定制化新冠抗原板业务,产生销售收入6730.46万元所致。
值得注意的是,作为IVD行业资深企业,英科新创在新冠检测试剂上的收入并不多。招股书显示,2020年到2021年,英科新创新冠检测产品销售收入分别为1707.09万元和1423.68万元。
本次IPO英科新创拟募集资金11.11亿元,其中5.75亿元用于研发中心建设项目、2.7亿元用于体外诊断产品生产基地建设项目、1.18亿元用于区域营销培训及客户体验中心建设项目,1.5亿元用于补充流动资金。
公司4位实控人均为美国国籍
截至招股说明书签署日,英科控股直接持有公司98.41%股份,为公司控股股东。FRANK NONG WANG-LU、JOHN GONG LU、SEAN WANG-LU 及 MICHAEL WANG-LU 四人通过《一致行动协议》对公司实现共同控制,通过英科控股控制英科新创98.41%的股份,为英科新创的实际控制人。公司4位实控人均为美国国籍。
POCT贡献6成以上收入 主要产品销售单价持续下降
招股书显示,英科新创自成立以来专注于体外诊断试剂等主营业务产品的研发和生产销售,主要产品在临床应用上涵盖了传染病、呼吸道、消化道、免疫疾病和血液筛查等领域。
2019年至2021年,POCT和酶联免疫系列产品合计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分别为95.69%、95.97%和94.93%,为公司营业收入的主要来源。
IPO排队企业数量罕见破千,IVD行业大沸腾
注册制下,IPO市场罕见出现了排队企业数量破千情况。
经统计,今年6月IPO受理企业出现井喷,沪深市场、北交所共计受理了437家企业的IPO申请,其中仅6月30日这一天就有超70家企业IPO获得受理。
在上述437家企业中,创业板数量最多,有142家;其次是主板市场,近120家;北交所受理企业数量超90家;科创板数量则逼近90家。
日前,沪深市场审核上会有251家,北交所37家,年内IPO安排上会家次已达288家。
年内安排上会家次达288家
截至目前,沪深交易所、北交所已安排上会家次达288家。据统计,沪深交易所目前已安排上会家次达251家,其中创业板数量最多,有106家次;科创板、主板数量相当,分别为73家次、72家次。
北交所方面,年内则已安排37家次上会。经计算,年内沪深交易所、北交所已安排上会家次达288家。不过,在上述企业中存在首次上会被暂缓,之后经历二度上会企业。
小编说
2021年,上市、收购、融资、联合等等词汇在行业内层出不穷,这样的盛况持续至今。如果说2021年是IVD企业扎堆上市元年的话,那么2022年也将迎来IVD行业大沸腾。
据不完全统计,2021 年中国A股新上市的IVD 企业共计17 家,分别为浩欧博、之江生物、易瑞生物、奥泰生物、科美诊断、诺禾致源、亚辉龙、睿昂基因、爱威科技、纳微科技、义翘神州、兰卫医学、禾信仪器、百普赛斯、诺唯赞、安旭生物和优宁维。
2021年上半年IVD行业的上市公司达到11家,包括浩欧博、之江生物、贝康医疗、诺辉健康、奥泰生物、科美诊断、诺禾致源、睿昂基因、亚辉龙、爱威科技、纳微科技等。
此外,体外诊断行业计划上市的企业越来越多,多家老牌IVD大企业正排队中。
沃文特、致善生物、菲鹏生物、杭州微策、世和基因、康为世纪、达科为、嘉兴凯实、瑞博奥、苏州近岸蛋白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全式金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南京世和基因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杭州博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等一大批优秀的体外诊断企业递交上市申请并获受理,相信未来体外诊断行业上市企业会越来越多。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