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认证 退出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每周一文】万州库区二级医院智慧医院建设现状分析——以重庆三峡医药高等专科学校附属医院为例

2022-07-14 13:48   智医讯

智慧医院建设依然还在探索发展阶段,在建设过程中难免存在很多问题,需要各二级医院在建设过程中结合自身情况不断改进完善和总结提升,以达到智慧医院惠民便民的目的。

第四届中国智慧医院建设与发展大会投稿文章

作者:魏小平

单位:重庆三峡医药高等专科学校附属医院

摘要

本文以重庆三峡医药高等专科学校附属医院为例,结合万州库区的卫生健康事业的基本情况,介绍了万州库区二级医院智慧医院建设的现状,提出了下一步建设智慧院的工作思考,以期为库区基层医疗事业的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

万州库区;互联网医院;智慧医院;信息共享

1.万州库区卫生健康事业基本情况

万州地处重庆市东北部,是三峡库区的核心城市和经济中心、万达开川渝统筹发展示范区的核心,也是渝东北三峡库区城镇群的区域中心城市,万州幅员面积3457平方公里,总人口175万,辖52个镇乡街道,城区面积100平方公里、城区人口102万,累计搬迁安置三峡移民26.3万人,是重庆市移民任务最重、管理单元最多的区县。2019年,全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920.9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53.3亿元,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0171元、15864元。2019年末,全区共有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含村卫生室)1257 个,其中,医院 40 个,二级医院6个,三级综合医院1个,共有医疗卫生机构床位 11172 张,每万人口拥有医院病床数60张,全区共有卫生技术人员 11764 人,其中,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 4483 人,注册护士 5319 人,每每万人口拥有医师数量24人。

2.重庆三峡医药高等专科学校附属医院基本情况

重庆三峡医药高等专科学校附属医院是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康复为一体的国家二级甲等综合医院,医院建有国家药物临床试验机构、重庆市全科医学专科规范化培训基地和社区健康管理实验基地,拥有万州区皮肤病临床研究所和万州区针灸技术应用研究所。医院占地面积医院现占地面积2.28万平方米,业务用房面积5.55万平方米,在职职工700余人,开放床位680张,开设有内、外、妇、儿、皮肤、肿瘤、中医康复、重症医学等14个病区,18个临床一级科室,30个临床二级科室。有重庆市中医重点专科针灸科,重庆市特色专科皮肤科、中西医结合肿瘤科,万州区医学重点学科皮肤科、特色专科微创泌尿外科,均具有雄厚的技术实力,在三峡库区享有盛名。在智慧医院建设方面,医院是万州唯一一所开通互联网医院的二级医院,唯一一所试点DRG付费的二级医院,已通过国家信息安全等级保护三级测评及电子病历分级评价三级评价。

3.基于“互联网+”的智慧服务体系建设现状

3.1 推进互联网医院建设,满足库区群众就诊需求

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完善预约诊疗制度加强智慧医院建设的通知》国卫办医函〔2020〕405号文件精神,该院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为积极推进远程诊疗,于2020年11月建成了互联网医院诊疗平台,是万州库区第一家开设互联网医院的二级医院。该院互联网医院,近200名诊疗经验丰富的医生在线坐诊,12名审方药师24小时在线审方,37 6个品规的药品可线上开出,每日2次快递送药到家,实现了患者足不出户的在线问诊、复诊开方等功能,全力满足了库区群众的就诊需求。互联网医院运行头两个月里,共接诊患者12639人次,开具处方180张,药品配送50单,覆盖四川、广东等多个省市。该院的“互联网医院”建设案例,在“重庆市医学会医学信息学分会2020年学术年会”中被评为“优秀案例”。

3.2建成远程医学中心,推进与库区医共体单位的区域协同

该院从库区患者的健康需求出发,与万州库区基层医疗机构结对为医共体单位,通过“互联网+医疗”支撑体系,加强对周边乡镇医院的指导,为基层医院提供远程影像、超声、心电、病理、检验等的诊断和会诊,提高了医共体整体医疗资源的利用率。截止2020年底,该院电生理组与弹子镇、后山镇、李河镇、孙家镇、长坪乡、长岭镇、响水镇等28家卫生院开展了常规心电、动态血压及动态心电图等远程会诊服务,全年完成远程心电会诊15147例;放射科与太龙镇、响水镇、走马镇、茨竹乡、普子乡、黄柏乡等卫生院,与爱尔阳光眼科医院、海康聚仁医院、万州怡康医院、万州嘉豪医院等民营医院,完成远程会诊共8600人次,健康扶贫下乡技术指导或交流10余次;病理科完成远程病理检测1010例;检验科组织医共体单位网上学习7次进行检验结果比对互认2次。

2021 年2月,该院联合重庆市超声质控中心、重庆市远程超声会诊中心,共同实施健康中国战略,在渝东北片区率先成立“重庆三峡医药高等专科学校附属医院5G远程超声会诊教学平台”,启用“1+1+N远程诊疗模式”。即一个“重庆远程超声质控、会诊中心”与“万州区远程超声会诊平台”联合“多个哨点医院及乡镇中心卫生院”的“5G远程超声质控教学会诊联盟”,以此实现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实现城乡医疗资源上下联动,深化分级诊疗模式的形成,加快了智慧医院建设的步伐,推进了与库区医共体单位的区域协同。

3.3提升医院智慧服务水平,改善库区群众就医体验

该院为提升医院智慧服务水平,基于微信公众号的 “智慧就医”功能,使诊前、诊中、诊后全流程服务更加便民化,患者通过公众号,快捷实现预约挂号、诊疗付费、检验结果查询等功能。患者在医院,也可随时随地通过自助机进行挂号、缴费、报告出具、电子健康卡申领等操作。同时,该院以医院信息系统为中心,与医保电子凭证、电子票据系统、医保平台等诊疗相关系统进行了无缝对接,实现了信息的高效互联互通,实现了“数据多跑路,患者少跑路”的目的,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库区群众就医体验。

4.万州库区智慧医院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4.1 信息互联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

在渝东北三峡库区城镇群的11个区县中,除区域中心城市万州现有二级以上医院7个外,开州区、梁平区、云阳县、垫江县、忠县、丰都县、城口县、奉节县、巫山县、巫溪县等10区县均仅有1到2个二级以上医院。因而,万州医疗卫生事业发展水平,直接影响渝东北片区11个区县800多万人口的就医需求。就目前而言,库区各二级医院的信息互联基础设施建设,起步较晚,起点较低,发展相对滞后。各医院信息系统建设初期,更多看着系统功能和业务需求,而未过多考虑系统间数据的共享和利用,以至于数据的及时和完整性不够,缺乏对各系统的整合和数据挖掘利用。医共体内部更是缺乏具有统一标准的信息平台,互联基础设施建设滞后,阻碍了如远程诊断、远程会诊等功能的实现。而重庆三峡医药高等专科学校附属医院5G远程超声会诊平台,是信息互联基础设施建设的前沿技术应用,它的上线势必带动信息互联水平再上新的台阶。

4.2 医院之间未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数据共享

由于医院地理位置分布不均,库区城镇群以农村地区为主,基层医疗机构医疗资源相对缺乏,分级诊疗与双向转诊需求较为旺盛。因而,要借助互联网平台,以医疗数据共享和信息互认为基础,来实现群众在医疗机构间无缝转诊,达到区域医疗卫生资源整合、提高医疗资源的利用率的目的,以方便库区群众就医,改善其就医体验。

在医院之间,尤其是上下级医院之间,如二级医院与三级医院,二级医院与二级医院,基层卫生院与二三级医院之间,均应为转诊病人提供便捷的数据共享功能。这些共享的数据包括:电子病历、检验检查结果、体检结果等。以达到患者在不同医院就诊,需要重复检查,甚至是过度医疗。然而,要想实现医院信息互联互通,真正走向数据共享这一目标,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一方面,各二级医院内部信息系统建设不完善,诊疗信息并未完全接入综合信息平台,信息孤岛现现依然存在。另一方面,各医院信息共享机制、互联设施、信息平台类型、资金投入等均有较大差异,短时间难以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数据共享。

4.3 信息化投入不够,自筹资金建设显得力不从心

根据重庆市智慧医院示范建设评价指标(2020版),智慧医院建设以能力、应用、平台、成效为主要模块的评价指标体系总体框架和智慧医院评价指标分项的初步方案,共有 4 个一级指标,19 个二级指标,155个三级指标,433个四级指标。评审等级分为二级、三级、四级、五级四个档次,要通过三级评审核心分大于等于252分,总分大于等于360分。而评审仅是手段,不日目的,但它代表了智慧医院的建设和发展方向。经梳理,以重庆三峡医药高等专科学校附属医院为例,其信息化建设与发展也存在基础差、底子薄等情况,该院要通过智慧医院三级评审,信息化建设再投入经费预估费用大约在2000万以上,不含后期运行维护费用。而作为一家普通二级综合医院,这笔投入甚至已达到医院年收入的一成,如果单以医院自筹资金的形式建设,这无疑压力巨大。此外,医院信息化建设普遍在短期内都难以达到预期效果和直接的经济效益,这也给信息化投入增添了一定阻碍。

4.4专业人才缺乏,智慧医院建设后劲不足

智慧医院建设离不开专业人才,特别是既有医疗卫生专业工作背景,又有信息技术建设经验的复合型人才。 以重庆三峡医药高等专科学校附属医院为例,该院信息科共5名工作人员,研究生学历1人,本科3人,专科1人,而卫生信息管理专业出生的仅1名,无卫生专业背景的工程师2 人,5人均无卫生信息管理软件开发的工作经历。据初略统计,库区大多医疗卫生机构信息人才的构成情况与之大同小异。各医院信息科均仍以计算机专业人员为主,缺乏信息与业务流程的翻译者,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信息化建设需求收集和功能实现。

5.下一步建设思考

5.1 智慧医院建设不能背离方便患者的初衷

2019 年3 月5 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下发了《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关于印发医院智慧服务分级评估标准体系(试行)的通知》,要求医疗机构科学、规范开展智慧医院建设,明确对医院应用信息化为患者提供智慧服务的功能和患者感受到的效果进行分级评估。这一文件无疑是智慧医院建设的方向指南,但它更多是全面指标的量化,不代表各医院的实际情况,医院的智慧医院建设初衷依然是方便患者,体现在最大限度挖掘信息化助力患者就医体验上,体现在各医院最亟需提升的智慧服务领域。因而,各医院在建设智慧医院的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医院实际,不能只求经济效益,更不能就短期效益,而应该从实用性,从提升就诊效率等方面出发,综合考虑建设哪些智慧医院项目,如何建设好、使用好、管理好这些项目。

5.2 智慧医院建设要有前瞻性,注重可持续发展

智慧医院建设应具备未雨绸缪的管理思想,要将行业发展趋势与中长期规划相结合,合理制订阶段计划,要善于主动分析和挖掘建设中可能出现的漏洞与不足,以避免无效或低效投入。在项目实施中也要注重其与其它系统的融合,注重与后期项目的标准和接口的统一,避免出现信息孤岛,确保可持续发展。

5.3 加大资金和人才投入力度

仅仅依靠医院层面建设智慧医院阻力不小,各级政府也应对于医疗信息化配备专项资金,合理分配,统筹考虑。以重庆三峡医药高等专科学校附属医院为例,该院为重庆三峡医药高等专科学校下属事业单位,而学校又属重庆市教育委员会管辖,万州区卫生健康委员会主要是业务管理与指导,机构编制、财务收支均不属地方管理。这就导致部分地方卫生支持政策不能较好惠及该院,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医院的发展。因而,要争取到地方政府的资金和投入还有一定的体制壁垒。相信地方政府及相关部门会综合考虑,解决好公立医院均衡发展的问题。其次,各医院也要加大信息化人才引进与培养力度,在信息化人才的引进和培养上有专项计划,对引人、用人、育人、留人上推进新举措,解决智慧医院发展的人才瓶颈问题。

5.4 推动信息标准化建设,实现区域互联互通

信息标准化建设是实现区域互联互通的基础,只有各医疗机构医疗信息和数据达到兼容和一致,减少重复和冗余,才能促进各个独立信息系统间的“互操作”,以及与其他健康信息系统质量的兼容与协调。2020年10月10日,国家卫健委网站,公布规划发展与信息化司《关于加强全民健康信息标准化体系建设的意见》(国卫办规划发〔2020〕14号),预示着医院信息化进入“标准化”整合时代,必将解决各种信息系统“不互联不互通”的“数据孤岛”状况,有力推进医院信息化建设。在智慧医院建设的具体实施过程中,同区域的卫生管理相关部门应统筹规划,统一标准,做好指导,区域内各医院也应主动根据上级规定,对标行业标准,进行项目建设,为实现区域互联互通提供基础条件。

结语

随着“健康中国”战略的提出,信息化技术的日新月异,我国智慧医院建设正处于高速发展时期,万州库区基层二级医院因起步晚,起点低,底子薄,更应抓住发展机遇,敢于突破、勇于创新,利用信息化手段推动医院发展,方便患者就医,改善患者就医体验。然而,智慧医院建设依然还在探索发展阶段,在建设过程中难免存在很多问题,需要各二级医院在建设过程中结合自身情况不断改进完善和总结提升,以达到智慧医院惠民便民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林玲.基于“互联网+”的中医智慧服务体系建设思考 ——以绵阳市中医医院为例[J].中国卫生产业,2020,26(17):118-120.

[2]张建忠,李永奎,曹玲燕,等.国内外智慧医院建设研究[J].中国医院管理,2018,38(12):64-66.

[3]糜泽花,钱爱兵.智慧医疗发展现状及趋势研究文献综述[J].中国全科医学,2019,22(3):366-370.

[4]德邵蕊. “互联网+”医疗服务可及性问题研究[D].蚌埠:安徽财经大学,2018.

版权说明

本公众号原创及转载文章、图片、视频等(包括),版权归原作/译者所有,如您对文章、图片、视频有权利要求,可留言或通过邮箱、电话与智医讯联系,我们将及时回复。原创文章除特别声明外,欢迎非商业转载,敬请注明出处。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医院,建设,智慧,信息,发展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相关阅读

赞+1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海报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

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领取解决方案 您还可以去留言您想解决的问题
去留言
立即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