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德镇市第三人民医院麻醉科主任夏若林:无影灯下的“幕后英雄”
第一次见到市第三人民医院麻醉科主任夏若林,他身穿墨绿色的手术服匆匆赶来,脸上虽挂着些许疲惫,却难掩眼中的神采奕奕。即使已在麻醉领域奋斗三十年,可他依旧保持着最初的热忱,用自己的知识与技术,为患者服务。
工作中,对于每一位需要麻醉手术的病人,夏若林都会在手术前对病情进行判断,根据病人的身体状况、个体差异,制定治疗方案。手术开始后,他通过各种精密的仪器对病情作出准确诊断,全程监护患者的生命体征,及时应对各种突发情况,为手术医生提供良好的手术条件。“您好,我是您的主麻医生,这台手术,我会一直陪在您身边。”每一次麻醉前,夏若林必说这两句。前一句为消除陌生感,后一句是给患者信心。
在大多数人的眼中,麻醉医生是神秘的。他们早出晚归,工作环境密闭。许多人甚至连他们的家属都误认为,麻醉就是“打一针,睡一觉”。殊不知,麻醉远非如此简单。
手术中最先发现病人生命体征异常的是麻醉医师,最先进行抢救的也是麻醉医师。夏若林介绍:“整个手术过程中,我们的神经都是高度紧绷的。一台五六个小时的手术结束后,麻醉医生都会觉得非常疲惫。”即使手术结束,麻醉医生的工作还在继续。全麻手术结束后的半小时至一小时内,麻醉并未终止,镇静、镇痛、肌松等全麻药物药效尚未完全消退,很容易发生危及生命的并发症。
一名患者因结肠癌粘连性肠梗阻,腹膜炎反复发作等急症来医院手术治疗,该患者由于基础疾病多,夏若林在术前访视时见到患者没有精神地躺在病床上,腿和胳膊的肌肉已经萎缩、关节粘连挛缩不能平伸,这样的病人能否经得起麻醉吗?当患者伸出颤抖的双手握住他的手,用那充满希冀的眼神看着,强忍着疼痛说出“救我”两个字的时候,夏若林的心都碎了。立即组织有关人员进行手术麻醉前讨论,在夏若林亲自麻醉下,经过严密监测及麻醉管理、抢救、输血、输液,手术成功,患者安全地返回病房,成功地脱离了危险。
采访中,夏若林把麻醉的全过程,形象地比喻成飞机的起落。手术前的麻醉诱导和插管是起飞,术中的监测维持是飞行,术后的苏醒恢复则是降落。
事实上,麻醉科医生的工作还不止这些。“不仅仅是手术中要陪伴全程,麻醉前我们还要查阅患者病史,进行术前访视和心理疏导,准备麻醉药品和器材,术后护送患者安全返回病房。
一路走来,无数病人对夏若林和他的团队涓涓如流的细腻呵护,在无影灯下的默默坚守,报以深深的感谢。
编辑:宣传科 来源:瓷都晚报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