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脏受损如“煮过一样”,高温天,警惕致死率高达70%的热射病!

2022
07/14

+
分享
评论
常笑健康
A-
A+

夏季,合理防暑,注重防晒,不是“吃不得苦”或者“矫情”,是实实在在为了生命安全负责

最近,高温天迅速席卷全国,40℃以上的极端天气,体感温度高达将近50℃,高温黄色、橙色乃至红色预警连发……但是很多人家里,尤其是老人长辈,总说“发汗健康”,“夏天热一热身体好”,从而拒绝空调等防暑措施,这其实非常危险!

近日,河南郑州一名男子因中暑突然呕吐昏迷,被送到医院抢救时,医生监测他身体的核心温度已达42.3度,体内所有的脏器就像在水里“煮”过一样,出现了肝功能损伤、肾功能损伤。

无独有偶,7月9日,温医大附二院龙湾院区急诊接诊了一名人体核心温度高达42℃的热射病患者,经过急诊抢救后,至今还在急诊EICU进行对症支持治疗。进入7月以来,温医大附二院和温州市人民医院累积已经接诊了9例热射病患者。

极度危险的热射病是一种重度中暑

中暑是指人体在高温烈日下,引起体温调节功能紊乱、散热机能发生障碍,致使热能积累所致的以高热、无汗及以中枢神经系统症状为主的综合征。

很多人对于夏季中暑的知识仅限于“轻度中暑”的症状,头晕、恶心、胸闷、乏力、复视等都是典型的轻度中暑症状,基本上只需要进入凉爽的环境休息片刻并且补充水分之后,症状即会有所好转。但是!中暑还包括有重度中暑,死亡率很高!每年新闻中间的中暑致死事件,基本都来自于重度中暑。

重度中暑包括热痉挛、热衰竭和热射病三类。

热痉挛常发生在高温环境下强体力劳动后;

热衰竭常发生于老年、儿童、慢性病患者及一时未能适应高温环境者;

热射病是最严重的中暑类型。因高温引起的,人体体温调节功能失调,体内热量过度积蓄,从而引发神经器官受损。通常发生在夏季高温、高湿天气,致死率高达70%。

热射病有三大突出特征——无汗、高温(体温升至40℃以上)和神志模糊。

无汗是因为在持续闷热的环境下,人体的体温调节功能已经失调了,无法及时排汗;

高温是因为汗液无法排出,热量积蓄在脏器和肌肉组织,导致皮肤干燥、体温升高;

最后会影响到全身器官,引发局部肌肉痉挛、口干、昏迷、血压升高、呼吸困难甚至多器官衰竭。

遇见热射病患者,需要立即急救:

将病人移到阴凉的地方;迅速给病人降温,脱去病人衣服,吹送凉风并喷以凉水或凉湿床单包裹全身;监测病人的体温,帮助病人降温直到体温降到38.5℃(到这个温度时就停止降温,防止体温过低);不要给病人喝水;拨打120,让病人尽快得到专业的医疗救助。

这四类高危人群,格外需要注意防护!

不管是轻度中暑还是热射病,都是由于高温导致的,所以做好防暑非常有必要。此外,尤其是4类高危人群,格外需要注意防护。

01、户外长时间作业的人群如外卖员、快递员、环卫工人、建筑工人等。

长时间户外作业人群建议高温天气尽量减少室外的停留时间,外出时走阴凉处,打遮阳伞或戴遮阳帽,穿着轻薄透气的衣服,可以用冰毛巾擦身体或是风扇进行物理降温。

02、长时间呆在封闭房间、汽车里的人。

不是只有户外暴晒才会中暑,通风差、温度高的室内小环境也可能引起中暑。很多老人在夏天由于省电、发汗等原因,拒绝开空调,往往就会在潮湿闷热的室内发生不幸。

此外特别要注意夏季汽车内部,炎热夏季,车内气温超过50℃绰绰有余,且密闭不通风,每年都会出现儿童被关车内导致中暑或窒息死亡的案例。

03、患有慢性病,特别是心脑血管疾病的人。

既往的统计数字显示,最高气温每升高1℃,急诊的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就会增加17.3%。慢性疾病患者很容易出现热中风症状以及和中暑症状很像的急性心梗,具体防护措施,参考我们之前的科普《是“高温”,更是“酷刑”!气温升高1℃,心血管患者增加17%》。

04、年老体弱者、儿童和孕妇等,都是热射病的高危人群。

这些特殊人群有的有长期慢性疾病,有的免疫力差身体耐受能力差,还有的如婴幼儿,虽然炎热却无法合理表达,都是容易中暑的类型。

其中,尤其是婴幼儿不会说话,遇到以下表现,家长应提高警惕:

体温达39~40℃时,出冷汗、皮肤湿冷;

皮肤发红、发烫,并且干燥无汗;

宝宝烦躁不安且哭闹,呼吸和脉搏加快,接着会显得很疲乏,甚至发生抽搐或昏迷;

较大的幼儿出现恶心、头晕,失去方向感,表现的昏昏沉沉,对外界反应迟钝。

遇到以上情况,立即转移到阴凉处、解开衣物用凉水擦拭身体,补充水分,必要时呼叫救护车。

夏季,合理防暑,注重防晒,不是“吃不得苦”或者“矫情”,是实实在在为了生命安全负责,转发进入相亲相爱一家人群里,互相提醒,空调风扇该开就开,热并没有好处!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本文由“健康号”用户上传、授权发布,以上内容(含文字、图片、视频)不代表健康界立场。“健康号”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转载、侵权等任何问题,请联系健康界(jkh@hmkx.cn)处理。
关键词:
热射病,致死率,内脏,高温,受损,中暑,体温,急诊,症状,器官,患者,人群

人点赞

收藏

人收藏

打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我有话说

0条评论

0/500

评论字数超出限制

表情
评论

为你推荐

推荐课程


社群

  • 第九季擂台赛官方群 加入
  • 手术室精益管理联盟 加入
  • 健康界VIP专属优惠 加入
  • 健康界药学专业社群 加入
  • 医健企业伴飞计划 加入

精彩视频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5秒后自动关闭

您已认证成功

您已认证成功,可享专属会员优惠,买1年送3个月!
开通会员,资料、课程、直播、报告等海量内容免费看!

忽略 去看看
×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

打赏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

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领取解决方案 您还可以去留言您想解决的问题
去留言
立即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