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疫小记:做好防疫“摆渡人”
近日,我院急诊科护士钟楚锋、重症医学科医生曾珮玲圆满完成在佛山市第四人民医院60天的支援任务,通过规范的休整,正式返岗归队,今天我们一起来看看来自两位医护的“抗疫小记”。
不容一丝懈怠,坚定从医初心
2022年4月,接到赴佛山市第四人民医院支援新冠患者隔离转运工作任务的通知后,急诊科护士钟楚锋率先垂范,毫不犹豫地表示自己可以随时出发。来到佛山市第四人民医院的当天,经过短暂的休整,钟楚锋马上投入了紧张的培训环节中,他严格要求自己,并在最短的时间通过了考核,跟随队伍投身于隔离转运的工作当中。
隔离转运出车的任务常常在夜晚或凌晨,每次都是星夜赶赴战场,执行任务,有时甚至一个晚上要出好几趟车,一趟车要4、5个小时,在炎热的天气下穿着密不透风的防护服也是汗如雨下,一天下来是巨大的考验。然而,隔离转运工作是不容一丝懈怠,一旦有一点小分心,就可能造成不容收拾的严重后果。这种情况下,钟楚锋同志依靠自身毅力,克服身体上的疲倦,一丝不苟地做好每一个步骤,保证每个任务不出差错。
有一次,钟楚锋所属小组接到了任务,需要转运一位感染了新冠肺炎病毒的老奶奶去定点医院进行救治。老奶奶由于年纪比较大,一条腿还受了伤,行动很不方便。钟楚锋立刻通知了驿站工作人员,在符合院感标准的前提下,协助老奶奶进入了救护车,顺利完成了转运任务。老奶奶奶隔着车窗对着他们竖起了大拇指。正是这些被病人认可的暖心时刻,驱散了他们身心上的疲倦,让医护人员能够更加义无反顾地投身防疫事业中。
7月4日下午,通过规范的休整,钟楚锋正式返岗归队,科室举办了简单的欢迎仪式,主任吴焱贤、副主任曹文伟、护士长张桂芬等代表科室欢迎其归队。
张桂芬护士长高度赞扬了钟楚锋同志勇于担当的精神,以及在支援工作的出色表现,并希望他在今后工作再接再厉,为护理事业的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此次支援任务,钟楚锋也更加坚定了他从医的初心,他表示,将勤于思考和总结经验,为群众提供更可靠的安全保障。
做好一名抗疫“摆渡人”
在新冠疫情常态化管理,落实“动态清零”总方针下,尽最大可能阻断疫情传播,转运新冠病毒核酸阳性人员至市定点隔离医院是其中至关重要的一环。我院重症医学科医生曾珮玲作为支援定点医院运转工作的一员,结束了她60天的支援任务,暂别“大白”的日子了。
今年4月,我院接到佛山市新冠疫情防控办通知,需要抽调医护人员支援定点医院转运工作,4月14日,重症医学科的曾珮玲医生即刻奔赴佛山市第四人民医院,因为要直面新冠阳性患者,内心虽有焦虑,但伴随着无数次的练习穿脱隔离服、反复演练消杀等要领后,曾医生和队友们自信地投入了工作。
转运专班的工作需要闭环管理,意味着长时间要和家人分离,没有休息日和节假日,白班夜班连轴上,穿戴防护服的时间总是过得飞快。一个工作日下来,身穿防护服的曾医生衣服早已湿透,脸上也勒出了一道道深深的压痕,但她觉得“一切都很值得”。
收治病人大部分都在后半夜,凌晨1、2点收治新病人已是家常便饭,记不清经历了多少个彻夜未眠的夜晚。从最初的沉重紧张,到现在的从容镇定,曾珮玲医生在坚持中一次次地成长。
还记得一次,凌晨2点收到通知,驿站有病例需要转运,曾珮玲医生及同组的转运人员接到通知后马上穿好防护服等防护装备,与患者电话沟通了解病人的情况之后,马上出发驿站。转运的患者多有基础疾病,也有不少的儿童和孕妇等特殊人群,另外很多时候患者因为新冠核酸阳性而出现情绪低落或者抵触隔离,这都需要提前与患者或他的联系人沟通,曾医生都会安抚患者以及做好沟通解释工作。
大概1个小时后,曾医生的小组顺利将患者转运至定点医院,接着需要对负压救护车进行消杀、物表采样、登记资料,一直忙到快5点才完成这一次转运工作。像这样的情况时有发生,有时候一个晚上接连有转运任务,需要出车几次,但他们都毫无怨言,短暂休息后继续待命出车。
转运专班的工作就像“摆渡人”,他们“摆渡”于风险之间,安全将新冠核酸阳性患者闭环转运到定点医院,默默无闻地站在抗疫的最前线,做好阻断疫情的“守门员”。
目前,曾珮玲医生已完成支援工作,完成隔离后又将继续返回原来的岗位投入忙碌的临床工作中。
抗疫路上,每一个参与者都是英雄,相信在不久的将来,长空之下山河无恙,人间皆安!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