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踪觅影,小探头发现大问题
近日,大医二院妇产超声影像科与产科、新生儿科团队联合作战,成功挽救2例急危重症胎儿。
5年前,郑女士于妊娠26周时因“重度子痫前期”引产1胎儿,并诊断为抗磷脂综合症。之后的几年时间里,郑女士为能拥有自己的宝宝去了多家医院诊治,做了很多检查,心情极度焦虑和压抑。去年年末,郑女士再次怀孕,孕早期因阴道流血还进行了保胎治疗,孕中期又被诊断为帆状胎盘、胎儿生长迟缓等,整个孕期在“恐慌”中度过,谨小慎微地过着每一天。
6月21日,郑女士发现胎动异常来大医二院急诊就诊,后被收治入院。6月23日常规到妇产超声影像科做检查时,妇产超声医生丁千发现胎儿仅一根脐动脉血流充盈良好,另一根脐动脉未见血流充盈,因郑女士既往超声检查均未提及脐动脉的异常,丁千医生更加认真谨慎地多切面反复扫查,当确认自己的判断无误时,这就意味着胎儿很可能存在“继发性脐动脉栓塞”,这种情况可能随时胎死宫内!
丁千医生紧急以“危急值”联系产科王丽霞主任,王主任再次核对郑女士整个孕期的超声检查报告,均未提示“单脐动脉”。考虑到郑女士艰难的孕育史,且已经妊娠36周+4天,于是王主任决定立即施行剖宫产术。手术顺利,母子平安,新生儿各项评分良好。术后检视胎盘和脐带证实超声诊断完全正确:一根脐动脉呈青紫色,可见18cm长的脐动脉血栓,还有5cm严重迂曲,如果不是妇产超声的精准诊断和产科医生严谨的工作态度,以及当机立断的果断处理,后果不堪设想。
术后胎盘及脐带
无独有偶,第二天,妇产超声影像科又遇到了第二个危重症病例。王女士患有先天性心脏病,本就喜欢孩子的她对这个宝宝就更加小心,在当地医院一项不落地完成孕期的各项检查,均提示一切正常。但近几天她感觉腹部胀痛,腹围明显增大,平卧久了就会呼吸困难,6月24日,她来到了大医二院行常规胎儿超声检查时,妇产超声医生发现胎儿有大量胸腔积液,紧急请荆春丽主任会诊,给出的诊断是:胎儿右侧胸腔大量积液、纵膈及心脏被挤压移位、双肺均严重受压,羊水指数是正常的两倍多,但胎儿的心功能尚处于代偿期。胎儿已妊娠36周多,紧急剖宫产胎儿还有较大存活的希望,贻误时机的后果不是胎死宫内就是出生后死亡!
妇产超声影像科立即以“危急值”联系产科,告知情况的严重性并提醒要做好新生儿的抢救准备。新生儿科邹宁主任也第一时间联系荆主任,详细询问相关情况,积极准备新生儿抢救措施。在此危急关头,时间就是生命,绿色通道开启,妇产门诊的蔺昕燕教授紧急以最快速度将王女士收入院,经多学科紧急会诊,2小时后王女士成功分娩,新生儿立即行气管插管及胸腔积液穿刺引流,转危为安。
新生儿抢救
妇产超声作为产科医生的“眼睛”,必须具有扎实的技术实力、面对危急重症临危不惧和在繁杂的线索中抽丝剥茧做出精准预判的本领。大医二院妇产超声影像诊断科成立一年以来,始终把“求真务实、严谨规范、重德精术、团结协作”作为理念进行严格培训,要求每位医生对每项检查都要做到规范化,不漏一个切面,不忽视每一个细节,通过小小的探头寻找蛛丝马迹,抽丝剥茧发现大问题,为临床诊治提供快速、全面、准确的超声诊断,有效保障孕产安全。
作为大连市危重孕产妇抢救中心,妇产超声影像科、产科、新生儿科团队联合作战,一周内成功挽救2例急危重症患者,从死亡线上挽回生命,彰显了大医二院多学科团队联合作战的快速反应和技术实力!
妇产超声影像诊断科介绍
为了给患者提供更精准、更优化的诊疗方案,打造辽南地区优质妇产科,大医二院于2020年底开始筹建、于2021年3月1日正式成立妇产超声影像诊断科,引进辽宁省优秀专家荆春丽教授,同医院资深超声专家刘颖教授以及超声团队中的优秀青年骨干医生,共同组成一个经验丰富、水平高超、充满爱心的妇产专科超声影像团队。
目前科室拥有5台高端彩色多普勒诊断仪,均为四维超声、顶级配置。科室医生均为硕士学历,具有与国内一流医院接轨的规范化诊疗技术,同时匹配专科超声图文信息化团队。
科室目前开展的诊疗项目有:针对胎儿畸形的早孕期、中晚孕期四维超声筛查及诊断;针对生殖不孕开展的规范化卵泡监测、子宫内膜容受性超声检查、子宫畸形三维超声诊断;针对女性盆底疾病开展的盆底四维超声诊断;诊断妇科肿瘤开展的精准化超声诊断及鉴别诊断;针对计划生育开展的剖宫产瘢痕妊娠评估、异位妊娠筛查;针对产科危重症开展的凶险性前置胎盘、胎盘附属物异常、宫颈机能不良、胎儿宫内危象、先兆早产/流产等的超声筛查及诊断等。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