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认证 退出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好护士】2022年上海杰出护理工作者之沈文军

2022-07-10 17:14   上海市护理学会

一心向党践行初心使命

导语

为进一步弘扬护理工作者“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职业精神,宣传护理人员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人民战、总体战、阻击战中的先进典型,激励广大护理工作者坚定信念、同舟共济,继续全心全意促进人民健康,为我国护理事业发展做出更大贡献,上海市护理学会在全市范围内组织开展了2022年杰出护理工作者推荐宣传活动。上海市护理学会微信订阅号“好护士”专栏,将集中宣传这些品德高尚、乐于奉献、具有强烈使命感和责任感的好护士!

本期“好护士”栏目,我们将介绍2022年上海杰出护理工作者、上海市胸科医院心胸外科科护士长——沈文军。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好护士的先进事迹吧!

01

先进事迹

沈文军科护士长自1991年大学毕业分配至上海市胸科医院,从事临床护理工作30余年。在医院领导、护理前辈、护理部主任、护士长以及同事们的支持、关心和培养下,她坚定理想信念,牢记就职誓言,满怀对护理事业的热爱和对患者的关爱与同理之心,坚守临床一线,勤奋工作、钻研业务、默默奉献,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得到了领导、护士长和科内护理同仁们的认可。

临床管理

创新求实,尽心尽力

沈文军作为外科科护士长,分管胸外科6个病区、肿瘤外科2个病区、特需3个病区以及ICU。沈老师在工作中始终围绕“以患者为中心,以服务为品质,以安全为标准”的护理理念,坚持“三贴近”的工作模式,即贴近患者、贴近临床、贴近社会,团结引领外科19位护士长,紧紧围绕护理学科与科室业务发展目标,探索实施心胸外科快速康复的围术期护理实践。十三五期间,心胸外科手术量以每年约25%的比例不断攀升,2021年已突破2万例,住院天数下降至4.36天,住院患者满意度达99%以上。为了使心胸外科快速康复护理全面普及,沈老师带领各病区护士长深入临床积极开展工作。首先,通过病区建立微信公众号,胸科科普小讲堂等,推送宣传围术期快速康复护理健康教育,加强护患沟通,促进患者与家属的理解与支持;其二,科内建立质量敏感指标——“微创胸外科术后24小时下床活动率”、督导护士长设计并使用移动输液架和助行器等措施,提高患者早期下床活动率从70%不到提升到目前95%以上。第三,加强快速康复出院患者的延续性护理,2021年申报了医院创全国文明单位管理年“双服务,创品牌”项目——“个性化延续护理在快速康复肺部手术后出院患者的应用”,与肿外四+胸外六病区护士长共同探索实施肺部小结节术后出院患者的个性化随访,了解快速康复出院后患者的症状与体验,及时给予专业的护理教育,从身、心、灵整体护理的干预来改善患者出院早期的疼痛、疲乏与焦虑。项目内容撰写并投稿论文1篇,制作完成《微创肺部术后快速康复出院患者自我健康管理手册》,初次印刷500份发放。项目荣获2021年医院管理年十大优秀项目之一。 

专业水平

得心应手,出类拔萃

沈文军科护士长作为护理部压疮管理组组长,认真履职,指导临床、特别是外科ICU危重患者的压疮预防与护理工作,有效控制医院院内压疮的发生率。2020年沈老师申报医院首届“双服务,创品牌”管理项目——《基于智慧医疗的院内压疮风险监控与管理——掌上系统的构建和运行》,实现了院内压疮预报、监控、汇总的全流程无纸化管理,提高了院内压疮风险管理的效率。该项目也荣获2020年上海市护理学会第八届护理创新发明三等奖。多年来沈老师亲力亲为,带领压疮护理组和ICU护士长,针对ECMO辅助患者压疮预防困难、发生率较高的护理难点,学习运用RCA管理工具,分析压疮护理中的问题与薄弱环节,根据指南并结合ECMO辅助的特点,制定循证的、有操作性的压疮预防护理措 施,加强ICU护理人员的专业培训,近两年有效降低了ECMO危重患者院内压疮的发生率。相关内容撰写论文3篇,在投稿中。

护理教育

长期耕耘,学无止境

沈文军科护士长非常注重在职教育与护理学科的未来发展。她以第一负责人,在2015年至2018年连续两年度获得交大科研项目立项并结题,近五年以第一作者和通信作者发表中国科技核心期刊论文7篇;自2015年至今共主持举办国家级继续教育学习班项目6次,先后接待本市及江浙沪皖的护理同行250余人次,学习交流胸心外科围术期护理热点与难点,取长补短,不断提高专业护理技能与内涵质量。每年参加上海市胸科医院全国心胸外科进修班的授课,连续十余年参加交大护理学院夜大本科生的授课,多次参加全国护理大会的壁报交流和专科论坛。为了提高自身的科学与理论研究能力,沈老师于2016年自费参加了上海大学社会学研究生课程班的学习,同时报名参加了全国同等学力申硕的统一考试,并分别于2017年和2020年通过了英语和综合两门统考,在理论研究和英语水平方面得到了进一步提升。2020年,我院获得中华护理学会专科护士培训基地(营养专科),沈老师作为基地负责人,在护理部、科教科等职能科室领导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在相关科室主任、护士长和业务骨干的配合指导下,结合学科特色、专业优势、医院文化,精心准备学习计划,制定学习目标,组织落实学员接待和后勤保障工作,注重带教老师与学员的互动与沟通,善于协调各科室之间的配合,较好的完成了两届学员的实训任务,基地工作架构不断完善、基地带教特色不断凸显,脚踏实地、认真负责的工作得到基地督查专家和学员们的高度肯定。2021年本基地一名学员推荐并获得中华护理学会营养专科护士小讲课比赛三等奖。

热心博爱

科普公益永远在路上

沈文军科护士长积极推进医院南丁格尔护理志愿者服务,用实际行动践行南丁格尔“人道、博爱、奉 献”的精神。从2015年开始,坚持每年的护士节,代表护理部组织志愿者服务活动。她认真制定活动计划、配备人力物力、审核科普宣传材料,并亲自带队深入社区,为群众普及心胸疾病的健康自护知识。组织心胸健康科普各类讲座20余次,测血压测血糖以及健身操等活动,惠及老年群众300余人次,得到社区居委会及居民群众的欢迎和支持。 

一心向党

践行初心使命

沈文军科护士长1997年入党,目前担任心外科党支部委员、部门工会主席。多年来沈老师践行初心使命,以党员标准严格自律,在工作中以身作则、身先士卒,讲政治、讲大局、讲团结,体现党员的先进模范作用,2011年曾荣获“申康党委系统优秀共产党员”,近五年也多次被评为医院优秀共产党员;她善于倾听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密切联系群众、关心群众,在党员和群众中有较高的威望,得到大家的信任。她积极组织科内人员参加医院文化艺术节和体育节的各项活动,也获得了诸多奖项。2021年在庆祝建党100周年医院大合唱活动中,沈老师领队的心外科支部获得二等奖。沈老师本人也获得了“优秀党务工作者”的光荣称号。今年,新冠疫情形势严峻、复杂,沈老师在组织召唤、需要组建医疗队支援老年医学中心隔离病区时,也是第一时间递交了报名表,体现了一名共产党员应有的责任和担当。

扎根临床

雷厉风行,抢险冲锋

沈老师坚持每天巡视病房,参与危重症患者的病例讨论和病区护理查房、业务学习,组织科内新护士、进修护士的业务培训和外科专科护理培训。在一次常规巡视一个胸外科病区时,突发患者抢救。沈老师立刻赶到床旁、在医生未到现场的情况下,积极组织责任护士和护士长进行床旁急救,经初步判断为急性肺栓塞后,沈老师一边指导患者制动、加强供氧、抽取血气,一边通知责任护士呼叫麻醉科,待医生来到后立即组织床旁溶栓治疗、心肺复苏、气管插管等,经过约30分钟的急救,患者意识逐步恢复、生命体征趋于稳定,转ICU进一步治疗,该患者最终顺利康复出院。心胸外科手术风险大、病情变化快、并发症多。在沈文军科护所引领的全体心胸外科护理团队众志成 城,以严密的观察与巡视、熟练的技术与操作、紧密的医护协作与配合,演绎着一幕幕争分夺秒的生命之战。

02

典型事迹

上海市胸科医院心胸外科年手术量已超过2万例,其中纵膈、肺、气管、食管等恶性胸部肿瘤的手术量在上海位居前列。十三五期间达芬奇机器人手术量达4000例,三、四级手术比例达97.99%,居市级医院首位。平均住院天数降至4.36天,患者满意度达99%以上。 

引领胸心外科护理团队创新实施“以护士为主导、医护协作的围术期VTE预防护理策略”,为所有手术住院患者进行VTE风险筛查,制作VTE宣教手册,培训并落实护理干预措施和急救处理流程,提高全科护理人员VTE预防意识与护理技能,为患者提供安全有效的VTE预防护理,有效降低围术期VTE和PE的发生率。完成交大课题1项,发表科技核心期刊论文3篇。为医院获评“血栓防治中心优秀单位”做出了护理的贡献。 

围绕心胸外科危重症护理,申报并立项2020年交大护理学院应用型本科教学项目(微课小讲课)1项—— 《成人危重症生命支持重要技术的护理》,撰写相关论文3篇,在投稿中;小讲课用于外科专科护理培训及国家级继续教育学习班授课,与我院体外循环亚专科共同制作完成“体外膜氧合技术的专科护理”手册,填补了我院危重症临床护理相关内容的空白。

本文版权所有:上海市护理学会

文字、视频来源:上海市胸科医院护理部

审阅:庹焱

版式、图片、文字编辑:张梦佳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沈文军,工作者,沈老师,护士长,围术期,危重症,护士,护理,上海,外科,患者,病区,医院,压疮,心胸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相关阅读

赞+1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海报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

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领取解决方案 您还可以去留言您想解决的问题
去留言
立即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