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世彪教授:麻醉机消毒的历史与现状

2022
07/09

+
分享
评论
米勒之声
A-
A+

陈世彪教授:麻醉机消毒的历史与现状

麻醉机消毒的历史与现状

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陈世彪 教授

加强医院感染管理,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是保障病人安全、提高医疗质量的永恒主题。手术室作为重点部门,需按照国家院感办下发的重点部门医院感染管理标准执行,但目前对感控的认识仍存在不足。

据报道,麻醉时间、年龄、肺部手术、人工鼻以及吸烟史为全身麻醉术后下呼吸道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研究表明,全身麻醉患者院内感染的发生率为9.41%,在19例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中,出气口冷凝水集水杯、螺纹管呼气端接口端内壁、送气管道冷凝水集水杯及呼吸机湿化罐与下呼吸道分泌物细菌培养一致性分别为66.48%、63.45%、40.26%及54.32%,送气管道冷凝水集水杯及呼吸机湿化罐的细菌出现时间与下呼吸道病原菌的出现时间基本一致。

研究表明,机械通气数小时致病菌可污染整个管路系统,下呼吸道与呼吸机管路菌株73.3%相一致。那么,为什么麻醉机或呼吸机会被污染?由于机械通气患者与麻醉机、呼吸机管路相连形成闭式循环,下呼吸道的细菌易随着呛咳或呼吸气流逆行而定植于管路内。

麻醉机内呼吸回路常被微生物污染,其中常见革兰阴性菌类包括鲍曼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变形杆菌、少动鞘氨醇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产吲哚黄杆菌、枯草芽孢杆菌等;常见的革兰阳性菌类包括白喉棒状杆菌、肺炎链球菌、溶血性链球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真菌类包括念球菌、丝状真菌、酵母样真菌、丝状酵母菌、假丝酵母菌等。虽然有研究显示,在呼吸机的进出气口处安装有效的过滤器滤过呼出气体中99%的颗粒物,但对于发生严重污染或患有特殊病种的患者,如乙型肝炎、艾滋病等,内部管路也需要进行有效的消毒后方能继续使用。

中国心胸血管麻醉学会围术期感染控制分会发布的麻醉感控相关问题调查问卷结果显示,三甲医院中有感控意识的麻醉医生仅占65.44%,而其他医院占比更低。而认为所在科室麻醉机内回路的消毒问题存在安全隐患的麻醉医生占比81.06%。

70871657339253593   54141657339253661  

 《麻醉科质量控制专家共识(2021年)》推荐应严格执行麻醉机/呼吸机内部消毒制度。2018年发表于《中华麻醉学杂志》的《麻醉机内呼吸回路消毒及灭菌的指导建议》中指出,麻醉机易被微生物污染,且其内呼吸回路需反复使用,如消毒不当,则可能造成患者之间的交叉感染。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办公厅关于印发麻醉科医疗服务能力建设指南(试行)的通知中指出,有条件者应装备麻醉机回路等器械的消毒设备,一般情况建议呼吸内回路每周消毒一次。

71461657339253728   48371657339253877  

麻醉机呼吸回路主要组成部分包括:新鲜气源,吸入及呼出单向阀,吸入及呼出管道,Y型接头,溢气阀或减压阀(APL阀),储气囊,二氧化碳吸收罐等。呼吸机回路外部由科室自行清洁和消毒,内部需由厂家专业人员进行。

19701657339253944   

麻醉机一般采用的消毒方案有如下3种:

方案一:化学消毒液浸泡(缺点:需专业人员拆卸、有残留、耗时长);

方案二:环氧乙烷消毒法(缺点:需专业人员拆卸、成本高、耗时长、易残留)。内部回路多次拆卸消毒会影响麻醉机的气密性、精确性、甚至会对设备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坏,增加设备维护开支,难以随时消毒,且很难在时间上满足特殊病例一例一消毒的要求。

方案三:麻醉机回路消毒机(不用拆卸),根据消毒剂有效成分不同分为臭氧消毒机和复合醇消毒机:

臭氧消毒机(过氧化氢和臭氧导入麻醉机内部管路,使其与管路中的致病菌群接触);

复合醇消毒机(采用乙醇氯己定复合消毒液,等离子雾化作用于麻醉机的内部回路。使用时将麻醉机内呼吸回路与消毒机回路通过螺纹管进行对接,无需拆卸麻醉机,雾化消毒10min,解析干燥20min,即可完成消毒)。

19801657339254057  

麻醉机内呼吸回路灭菌方法:是将麻醉机内呼吸回路的各部件拆卸后,送医院供应室进行灭菌的流程:拆卸、清洗、消毒、灭菌、干燥、备用等。注意事项如下:

  • 所有部件均可用环氧乙烷灭菌;

  • 耐高温、高压、耐湿的部件建议用高压蒸汽灭菌;

  • 合成橡胶部件的浸泡时间不要超过15min,以免导致膨胀或加剧老化;

  • 勿将回路氧传感器或流量传感器浸在液体中;

  • 勿将回路氧传感器或塑料材质流量传感器采用高温、高压条件下灭菌。

麻醉机内呼吸回路消毒和灭菌的频率

对于无传染性疾病的手术患者,麻醉机使用1d与7d时内呼吸回路微生物污染的程度无明显差异,使用超过7d后明显增加;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不提倡对麻醉机内呼吸回路进行每天消毒。因此,对于无传染性疾病患者使用麻醉机后,建议采用复合醇消毒机对内呼吸回路进行消毒,每7d消毒一次。

对于空气传播的感染性疾病的手术患者,如开放性/活动性肺结核、麻疹、风疹、水痘、肺鼠疫、肺出血热、H7N9型禽流感等使用麻醉机后,建议采用复合醇消毒机对内呼吸回路进行消毒,每例消毒1次。

对于非空气传播的感染性疾病的手术患者,如艾滋病、梅毒、肝炎、多重耐药菌感染等,使用麻醉机后,亦建议采用复合醇消毒机对内呼吸回路进行消毒,每例消毒1次.

朊病毒对化学消毒剂和热力因子的抵抗力比细菌芽孢更强,对于朊病毒感染的手术患者使用麻醉机后,必须拆卸,将内呼吸回路的部件送至消毒供应室内进行灭菌。

除此之外,建议医疗机构对使用中的麻醉机,每年至少2次拆卸。将内呼吸回路的部件送至医院消毒供应室进行灭菌(环氧乙烷或高压蒸汽法)。

因精密元器件易受消毒剂损害,美国CDC不建议对呼吸机内部机械结构进行常规拆卸消毒。呼吸机种类多,很多机器无法满足能拆卸的要求,如转运呼吸机、急救呼吸机、高频呼吸机、高流量呼吸机、无创呼吸机、部分有创呼吸机等。对于不可拆卸的内部气路一般清洗消毒方案采用专业消毒机。 4011657339254112

专业的麻醉机/呼吸机消毒机有如下特点:

42711657339254167

(SN-803-B2 呼吸机内部回路消毒机 醇类符合消毒剂)

1

消毒效果:

杀灭芽孢,符合卫生部对消毒设备高水平消毒要求,枯草杆菌黑色变种芽孢灭菌对数值:>3.0;

2

无腐蚀性:

有效避免麻醉机呼吸机内部器件由腐蚀造成的漏气、检测不准确和损坏;

3

无刺激性、无毒性:

避免消毒过后,对病患造成呼吸道损害;

4

无粘性:

避免阀体、瓣膜、硅胶类等相互粘连造成通气不畅,增加风险。

呼吸过滤器的效用性评价

呼吸通路过滤器由疏水膜构成,微生物不易穿过。不仅可阻止麻醉机管道内微生物感染上呼吸道,还可防止分泌物污染麻醉机,在患者与麻醉机之间起到屏障作用。英国和爱尔兰的麻醉学术组织在麻醉感染控制方面建议每个患者使用呼吸通路过滤器。

另有研究发现,呼吸通路过滤器用于小儿的过滤效果较成人明显降低,且对小儿呼吸功影响较大,如增加死腔、二氧化碳蓄积、增高气道压、甚至需要去除过滤器或者增加潮气量来纠正通气问题。此外,Wilkes的研究表明,呼吸通路过滤器并不能完全隔离病原体在麻醉机与患者之间的传播,如被污染的冷凝液通过过滤器,可导致病原体的传播。

使用呼吸通路过滤器与麻醉消毒机是两种不同的防止传染的方法,任何一种方法的单独使用都不能达到完美的效果。在现有的技术装备条件下,建议联合使用呼吸通路过滤器与麻醉消毒机,这是防止麻醉机相关感染的有效方法。

麻醉科预防控制医院感染,需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和工作流程,如手卫生制度、消毒隔离制度、无菌操作技术、认真组织学习培训、检查、监督。

(1)严格执行手卫生:

  • 侵入性操作—外科手消毒;

  • 非侵入性操作—洗手+卫生手消毒;

  • 手被污染后随时做手卫生。

(2)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

  • 无菌物品、清洁物品和污染物品分开存放;

  • 无菌物品已经打开,不得放于非无菌区域;

  • 侵入性操作、接触患者粘膜或破损皮肤时必须戴无菌手套;

  • 静脉注药口,严格消毒;

  • 喉镜片或气管导管的前端避免用手接触。

(3)一次性物品:一人一用一更换。

(4)可重复使用的物品:可视喉镜等严格按照《软式内镜清洗消毒技术规范》进行清洗、消毒、干燥、保存,一人一用一消毒,保证生物监测合格。

(5)物品表面:如血压计、听诊器、体温探头、麻醉机、监护仪的表面、工作台、医疗区电脑键盘建议使用保护膜,应每天湿式清洁,75%酒精擦拭消毒。

麻醉科院感质控小组的工作包括制定规章制度和流程;全流程监督落实,奖励处罚等。需落实无菌物品管理;医疗废物管理;手卫生;清洁、消毒管理;保洁工作管理;医护人员职业防护等等。

小结:

肺部感染依然是老年大手术患者术后死亡的第一位原因。学界提出众多理念:包括以病人为中心、快速康复理念、关注患者的转归、围手术期医学等等,都是希望患者更少的并发症、更低的死亡率。认真做好麻醉机、呼吸机消毒,认真做好医院感染控制工作,是降低患者围术期并发症的有益措施,也是对每一位医护工作者的最基本要求。

专家简介

12721657339254393

陈世彪教授

教授、主任医师、医学博士、博士研究生导师

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麻醉科主任、麻醉学教研室主任

社会兼职:

1. 中国医师协会麻醉学医师分会 常务委员;

2.  中国心胸血管麻醉学会常务理事兼血液管理分会 候任主委;

3.  中国医药教育协会麻醉专业委员会 常务委员;

4.  中国医疗器械行业协会麻醉与围术期医学分会 常务委员;

5.  江西省医学会麻醉学分会 主任委员;

6.  江西省整合医学学会麻醉学分会 主任委员;

7.  江西省麻醉质控中心副主任;

8.  《中华麻醉学杂志》等6本杂志编委。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本文由“健康号”用户上传、授权发布,以上内容(含文字、图片、视频)不代表健康界立场。“健康号”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转载、侵权等任何问题,请联系健康界(jkh@hmkx.cn)处理。
关键词:
患者,回路,消毒,呼吸机,麻醉机

人点赞

收藏

人收藏

打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我有话说

0条评论

0/500

评论字数超出限制

表情
评论

为你推荐

推荐课程


社群

  • 第九季擂台赛官方群 加入
  • 手术室精益管理联盟 加入
  • 健康界VIP专属优惠 加入
  • 健康界药学专业社群 加入
  • 医健企业伴飞计划 加入

精彩视频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5秒后自动关闭

您已认证成功

您已认证成功,可享专属会员优惠,买1年送3个月!
开通会员,资料、课程、直播、报告等海量内容免费看!

忽略 去看看
×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

打赏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

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领取解决方案 您还可以去留言您想解决的问题
去留言
立即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