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认证 退出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食管癌早筛研究再出新成果!

2022-07-08 07:30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开展筛查、实现早诊早治是遏制我国食管癌高发态势、降低食管癌死亡率的关键举措。

最新报道

施瑞华教授团队

食管癌早筛研究

再出新成果

国际资讯

近日,《Cancer Medicine》全文发表了东南大学消化病研究所、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施瑞华教授、冯亚东主任团队基于新型食管细胞采集器在人工智能筛查诊断标准的最新研究成果《低级别上皮内瘤变作为人工智能细胞学检测早期食管鳞癌的诊断阈值研究》的论文。

1301657236504173

最新进展

至此,关于新型食管细胞学早期筛查的相关研究,东南大学消化病研究所、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施瑞华教授、冯亚东主任团队已经在SCI期刊上发表了3篇研究成果,标志着“食康1号”食管癌细胞学早期筛查技术受到了国际学术界长期高度关注。

35391657236504414

研究意义

食管癌是严重威胁我国居民生命健康的主要恶性肿瘤之一,世界卫生组织数据显示,全球每年新发的食管癌病例,一半以上都集中在中国。2020年,全球食管癌的新发病例数超过60万,我国食管癌新发病例为32.4万例,所占比例达55%左右,居世界第一。

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明确提出,推进早筛查、早诊断、早治疗,降低癌症发病率和死亡率,提高患者生存质量。食管癌是除胰腺癌外第二大致死率的恶性肿瘤,但早期发现并进行治疗后,5年生存率大于95%。目前已有多项研究表明,针对食管癌高风险人群开展筛查能够有效降低食管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因此,开展筛查、实现早诊早治是遏制我国食管癌高发态势、降低食管癌死亡率的关键举措。

2022年6月,由国家卫健委委托,国家癌症中心牵头,联合多学科专家共同制定并发布了《中国食管癌筛查与早诊早治指南(2022,北京)》,指南中明确指出:使用食管新型细胞收集器收集并进行内镜前食管癌初筛,是目前唯一有确凿证据、高效的无创方法。“食康1号”食管癌镜前细胞学筛查技术不仅是目前唯一精准有效的食管癌早筛技术,更是提高区域癌症防治水平创新途径的重要探索,也是我国食管癌筛查推广工作迈出的关键一步,对于降低我国恶性肿瘤治疗负担具有重要意义。

小编团队

策划&审核 | 程守勤

排版 | 邢舒仪

校对 | 刘敏

配合 | 消化科

中大医院融媒体中心出品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消化病研究所,恶性肿瘤,人工智能,食管癌,死亡率,细胞学,施瑞华,早筛,研究,降低,癌症,诊断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相关阅读

相关推荐

  • 全球首次发表!
    打开APP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 调节抑郁样行为研究有了新发现
    打开APP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 赞+1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海报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

    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领取解决方案 您还可以去留言您想解决的问题
    去留言
    立即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