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疫情时代,医药电商三大新趋势
2020年突如其来的疫情给全球的经济和各行各业带来了巨大的冲击,而医药电商却在疫情后出现了暴发性增长。在疫情的催化下,用户开始逐渐了解和接受在线诊疗和在线购药。医药电商平台的发展拉近了药企和消费者的距离,也给传统药企带来了新的发展机会。
回顾医药电商的发展历史,国家政策层面一直处于试探前行的态度。直到2020年后国家药监局公布《药品网络销售监督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医药电商销售处方药的条件和范围才被明确。
在“互联网+医疗健康”等利好政策相继发布后,资本开始将注意力转移到医药电商领域。2020年叮当快药获得B+轮10亿元融资、1药网Pre-IPO轮获5.15亿元融资,泉源堂获C轮5亿元融资。值得注意的是,京东健康在2020年12月在香港主板上市,到12月底市值最高突破6000亿港元。
图表1 2020年电商融资情况(部分)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中康产业研究中心
目前,直接和用户产生交易的医药电商主要包括B2C和O2O两大类。其中B2C呈现出“2+N”格局,京东健康和阿里健康两者市场份额超70%,其他医药电商包括平安好医生、上海药房网、拼多多等。根据中康CHM数据显示,2021年全国医药电商-B2C市场销售规模达1259亿元,同比增长49%。2022年一季度O2O销售额29.7亿元,同比增长69.1%。以下是对国内医药电商趋势展望。
趋势一
医药电商渗透率持续拉升,增长潜力大
受疫情影响,我国医药电商的销售占比持续提升。根据中国医药商业协会数据,2020年医药电商直报企业销售总额达1778亿元(含第三方交易服务平台交易额),占同期全国医药市场总规模的7.4%。而在2015年,中国医药电商占比仅为2.87%。另外,对比美国30%多的医药电商份额,中国还有很大上升空间。
图表2 2015-2020年中国医药电商渗透率情况
数据来源:商务部、中国医药商业协会、中康产业研究中心
趋势二
处方药外流,医药电商或收益
近年来,国家不断出台推动药品零加成、国谈药品双通道、慢性长处方等处方外流政策。在医药分家大的政策背景下,处方药外流或将成为长期趋势。线下药店和医药电商作为处方外流的承接方获得巨大利好。
在B2C零售市场,处方药占比提升更加明显。根据中康CMH数据,B2C市场处方药销售额占比从2020年的14%增加到2021年的22%,提升8个百分点,同期OTC药品占比下降3个百分点。
图表3 2020-YTD2022 B2C零售市场处方药占比
数据来源:中康CMH、中康产业研究中心
趋势三
互联网+医保有望实现突破
目前网售处方药的一大瓶颈在于医保支付问题。有理由相信,国家为了持续推动处方药外流,医保将成为未来重要抓手。医保支付接入线上渠道对患者、医院、政府将带来多重利好,随着政策支持力度加大,医保支付接入医药电商将成为必然趋势。
【免责声明】
1.“新康界”部分文章信息来源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对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司联系。
2.“新康界”致力于提供合理、准确、完整的资讯信息,但不保证信息的合理性、准确性和完整性,且不对因信息的不合理、不准确或遗漏导致的任何损失或损害承担责任。
3.“新康界”所有信息仅供参考,不做任何商业交易及或医疗服务的根据,如自行使用“新康界”内容发生偏差,我司不承担任何责任,包括但不限于法律责任,赔偿责任。
4.本声明未涉及的问题参见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当本声明与国家法律法规冲突时,以国家法律法规为准。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