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团队术前精心设计手术方案并与患者充分沟通,决定为该患者采用这项新技术实施手术。
近日,哈医大一院口腔颌面外科一病房主任王巍教授团队应用3D打印聚醚醚酮假体技术,成功为一名下颌骨肿瘤切除的患者精准实施假体植入术。这是我省首例应用人工新材料数字化修复颌骨缺损。
患者术前影像学资料
50岁的邱先生发现下颌骨生长较大的肿物,来我院找到王巍教授求治。经过术前检查发现患者病变位于右侧下颌骨体至下颌角部,是下颌骨肿瘤好发部位,常规手术需要截除病变的下颌骨及牙齿,导致下颌骨连续性发生破坏,患者术后丧失咬合功能,由于下颌骨在咬合系统中承担重要作用,切除肿瘤后的下颌骨缺损需要修复。
3D打印截骨导板安放情况
王巍教授介绍,传统手术需要开辟第二术区,取自体髂骨或腓骨修复下颌骨缺损,术后种植缺失的牙齿比较昂贵,会大大增加患者的负担。王王巍教授决定采用数字化技术+聚醚醚酮材质,为患者制作3D个性化设计的假体,在保证肿瘤切除彻底的前提下,可以最大限度的保存患侧牙齿,满足病人对美学和功能的要求。
经过团队术前精心设计手术方案并与患者充分沟通,决定为该患者采用这项新技术实施手术。术中,王巍教授团队应用3D打印制作精准的截骨导板和假体,快速、精准的为患者切除肿瘤,并立即修复缺损的的下颌骨,保存健康的骨组织及牙齿。
模拟聚醚醚酮假体植入后
王巍教授指出,该项新技术的创新点在于术前经过数字化设计,制作出真实还原患者下颌骨的数字模型,帮助医生全面精准地了解患者下颌骨病变情况。聚醚醚酮材料为非金属材质,性能稳定,生物相容性好,不导热不导寒,无热胀冷缩引起的头痛和不适,CT/MRI扫描无伪影,便于术后跟踪。强度优于钛网,拥有和自体骨接近的弹性模量,植入后安全放心。
“口腔颅颌面外科手术正朝着数字化、微创化方向发展。”王巍教授指出,数字化技术结合新材料通过3D打印技术制作患者缺损的下颌骨,可以帮助医生精准确定肿瘤切除范围,避免术中重要的神经血管的损伤,大大节省手术时间,相比较于传统手术无需开辟第二术区导致患者获得额外的手术损伤,使患者术后获得良好的下颌骨形态和功能。最大限度的减小了患者因为疾病导致的颜面部畸形。
哈医大一院口腔颌面外科一病房专注于口腔颅颌面的肿瘤、骨折、正颌治疗的专科化治疗,不断开展各种新技术、新术式的应用。口腔颌面外科一病房于2018年在我省率先开展3D打印数字化技术应用,在复杂病例中累及应用超过50例,积累大量的经验。广泛应用数字化技术在颌骨肿瘤、正颌、骨折患者的治疗,实现更精准、更微创、个性化的治疗目标。
周建宇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您已认证成功,可享专属会员优惠,买1年送3个月!
开通会员,资料、课程、直播、报告等海量内容免费看!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