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验分享㉕|荧光标记法环境清洁质量监测在新生儿科的应用

2022
07/08

+
分享
评论
感控工作间
A-
A+

荧光标记法环境清洁质量监测在新生儿科的应用

医院环境的清洁和消毒质量直接影响着院内感染的控制。由于新生儿免疫系统发育不够成熟,相关功能欠缺,易发生院内感染,早产儿更是医院感染的极易感人群,因此新生儿科是发生医院感染暴发的高危科室,新生儿科的环境清洁非常重要,而相关高效、准确清洁评价方法非常关键。目前评价环境物表清洁水平的方法主要有四种,分别是目测观察法、微生物细菌培养法、荧光标记法、ATP荧光法。荧光标记法由于其更高的灵敏度而逐渐在各医院广泛使用。荧光标记法是用水溶性、可清除的记号笔在重点部门高频接触的污染物体表面进行标记,待保洁员完成清洁后,用紫外线手电筒照射标记点,若标记的痕迹未被完全清除,则标记点呈蓝色。荧光标记法经济、便捷、易操作,能客观、快速地评价保洁员的保洁质量。无锡市儿童医院从2017年开始采用荧光标记法对新生儿科环境的清洁效果进行评估,并根据监测结果不断改进和优化清洁方法。结果显示,无论是科内暖箱物表还是环境物表均实现了清洁质量持续改进。

1 材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新生儿科的环境物表,具体包括墙面开关、门把手、设备带、水龙头、水池台面、电话机、电脑键盘、鼠标、办公桌桌面、办公桌抽屉把手、沐浴架、体重秤。

(2)暖箱物表,包括暖箱门把手、密封圈、显示屏面板、橡胶圈孔位、听诊器、监护仪面板、微泵卡槽、输液泵面板、床边桌桌面、床边桌抽屉把手。

1.2 方法 

1.2.1 标记方法

院感专职人员在监测前一天下午保洁结束后,不提前告知科室院感监控小组成员,随机选取科室高频接触的物体表面用荧光笔做“×”标记,并拍照记录,准确记录标记点的位置及数量。 

1.2.2 评价方法。

院感人员做好标记后的次日,待保洁人员清洁擦拭结束后,用紫外线手电筒逐一查看标记点,若荧光标记的物体表面仍留有“×”痕迹或“×”模糊,视为未清除,即不合格;若荧光标记的物体表面无痕迹,看不到“×”,视为清除,即合格。留存照片,记录结果,将结果录入制定的表格内,计算合格率(合格率=合格数/总的标记数×100%)或清除率(清除数/总的标记数×100%),同时发放反馈单将问题反馈给护士长及保洁公司和护工公司负责人进行整改,对相关的工勤人员重新进行培训,并定期抽查考核。

1.3 清洁消毒方法

使用中暖箱的内壁每天使用湿的一次性小巾单擦拭,小巾单用灭菌注射用水浸湿,2次/日;使用中暖箱的外壁每天使用消毒湿巾擦拭,2次/日;暖箱把手使用频率最高,使用消毒湿巾每2小时擦拭一次。病区的环境物表擦拭使用的毛巾由消供中心统一清洗集中配送,毛巾分区域使用(四色毛巾:绿色毛巾用于擦拭相对清洁区域;淡蓝色毛巾用于擦拭病区;深蓝色毛巾用于擦拭隔离室;红色毛巾用于擦拭卫生间小便池/马桶),环境物表中的高频接触表面(如门把手、电脑鼠标及键盘、电话机、EDA等)4次/日,使用前用 500mg/L含氯消毒液浸泡30分钟后捞出拧干进行擦拭。

1.4 统计数据、分析

整理数据,计算环境物表的荧光清除率,以“%”表示,然后进行数据统计分析,P < 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暖箱清洁监测结果

2017年-2019年院感专职人员对新生儿暖箱的高频接触物表进行随机荧光监测[4],结果见图1。

7661657245755755

2.2 病区内环境物表清洁监测结果

对新生儿科的NICU、病房1、病房2、配奶间、治疗室等区域的高频接触环境物表进行随机荧光监测,结果见图2。

81991657245755883

2.3 新生儿科物表清洁监测统计分析

2017年-2019年环境物表清除率和暖箱物表清除率的监测数据见表1。

94971657245755967

3 讨 论

定期对医院环境卫生进行监测对于更好地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是十分必要的。随着医院各项业务的专业化发展,目前医院的保洁工作多采用物业公司外包的形式。由于专职保洁员不具备相关的医学背景,缺乏院感知识,且保洁员普遍年龄偏大、文化层次不齐、流动性大、接受能力差、培训不到位等,不能保证保洁质量,从而直接影响医院感染发生率。除了清洁质量,对清洁工作系统而有效的监测和评价也是控制院感工作的核心,而传统的目测方法显然对微生物的清洁质量的评估效力有限。因此,持续采用灵敏的检测技术对清洁质量进行全面系统的监测和评估,可以及时发现工作短板,为后续的改进提供指示意义,做到有的放矢。无锡市儿童医院自2017年开始把荧光标记法运用于临床重点科室,如新生儿科、PICU、口腔科等。运用荧光标记法对环境清洁质量进行检测,当年我院新生儿科暖箱的高频接触物表平均合格率为84%,环境物表平均合格率为82.4%,提示医院的院感工作存在提升空间和疏漏。鉴于此,结合当时医院保洁员的现状,组织了保洁员的院感相关知识及相关清洁流程的规范化培训,具体内容包括:对暖箱和环境物表擦拭的流程和要求、规范使用清洁用具、正确的消毒方法、七步洗手法、医疗废物收集、消毒液配置方法等内容进行现场演示及指导,要求人人掌握。并提出了改进措施:

(1)实时反馈:将日督查发现的问题现场反馈给保洁员和科护士长,必要时联系物业公司负责人,具体问题比如告知未擦拭区域,并及时纠正保洁员不规范的擦拭顺序及操作流程;浸泡物品的方法及消毒液如何配置的方法。

(2)加强培训:物业公司在保洁员上岗前,进行院感知识的岗前培训,由片区主管进行考核。上岗入科后科室院感监控小组也会对新入科的保洁员及护工进行入科培训及考核,并进行不定期的抽查。

(3)加强监督:新生儿科从2019年起科室院感监控小组运用荧光标记法对保洁质量进行抽查,夜班护士做好标记,次日院感监控小组成员与物业公司主管共同用紫外线手电筒进行查看擦拭情况,将荧光监测结果记录并双签名核对,有问题及时进行整改。培训后的监测结果显示,与2017年比较,2018和2019年暖箱、病区内的高频接触物表合格率明显上升,均在94%以上。本研究结果显示,对医院内环境保洁效果持续灵敏的检测,并且通过相关检测结果制定相关的改进措施,可以有效的保证保洁质量。

END

作者:

王珍1,陆晨1,康雁君2,沈波1

单位:

(1无锡市儿童医院感染管理处;2儿科实验室,江苏 无锡 214000)

来源:江苏卫生事业管理

审核|姣姣

图片 | 创客贴、135编辑器

排版 | WKL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本文由“健康号”用户上传、授权发布,以上内容(含文字、图片、视频)不代表健康界立场。“健康号”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转载、侵权等任何问题,请联系健康界(jkh@hmkx.cn)处理。
关键词:
清洁,进行,标记,医院,物表

人点赞

收藏

人收藏

打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我有话说

0条评论

0/500

评论字数超出限制

表情
评论

为你推荐

推荐课程


社群

  • 第九季擂台赛官方群 加入
  • 手术室精益管理联盟 加入
  • 健康界VIP专属优惠 加入
  • 健康界药学专业社群 加入
  • 医健企业伴飞计划 加入

精彩视频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5秒后自动关闭

您已认证成功

您已认证成功,可享专属会员优惠,买1年送3个月!
开通会员,资料、课程、直播、报告等海量内容免费看!

忽略 去看看
×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

打赏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

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领取解决方案 您还可以去留言您想解决的问题
去留言
立即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