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邵逸夫医院能劝动72.3%的人做肠镜?
被反复科普的老粉都知道,肠癌最讨厌手脚麻利的人。 因为早期筛查并发现癌前病变,100%可以治愈,反倒是那些有拖延症的人,很容易把癌细胞养大,养出恶性来,让生存率跌到10.8%。
不过,现实生活中,还是爱拖延的人多。 宁波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消化内科主任叶国良教授就分享过一个因为拖延而造成的遗憾故事: “这位患者 每年都会体检,有段时间发现自己的大便有点改变,当时医生建议她做个肠镜,但她害怕,也觉得自己不会得肠道肿瘤,所以拖着没去。等到肝脏B超发现占位时再做肠镜,已经是中晚期的右半结肠肿瘤。” 肠镜后她说:“医生,我以为肠镜非常痛苦,如果早知道肠镜是完全可以耐受的,我早就过来做了。” 可惜世上没有后悔药,不到一年,她就过世了。
为什么常规体检一发现就是中晚期?
6月26日,在“2022中国医师协会医师健康管理与医师健康保险专业委员会年会”消化道筛查专场论坛上,多位专家一致认为,是这两个原因导致的:
一是大家对传统的肠道检查依从性低,二是常规体检中缺肠镜检查。
王效杰是新疆自治区人民医院院长助理、干部保健中心主任,他表示: “保健管理的对象大部分都是中老年人,这些领导们虽然每年都有体检,但是这些人群对有创的肠镜检查、肛门指检等接纳度很差,所以等到发现肠癌的 时候都已经是中晚期了。 ” 除了不想做,做不上也是个问题。 据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健康管理中心主任陈丽英介绍,大型的综合性医院存在医疗资源的分配问题。“需要做胃肠镜的人,我们给他开了这个单子,基本要到一两个月以后才能做,有一大部分可能都等不住。” 最新数据显示,我国肠癌高风险人群高达1.2亿,预计2030年会上升到1.63亿,而现有的胃肠镜资源仅有3800万。 “个别二级医院也开展不了肠镜检查,主要集中在市一级和咱们省会城市”,青海省第五人民医院健康管理中心主任樊新海说到。 据浙大二院在全国14个体检机构进行的调查发现,在140多万体检人群中,只有1.7%的人做了肠镜。 也就是说,在每1分钟就有1个中国人会确诊肠癌的当下,每100个做体检的人中只有不到2个人能做肠镜,也难怪85%的肠癌患者一经发现就是中晚期了。 陈丽英表示,体检和门诊是有区别的。 “来看病的临床患者,都是有症状或者有不舒服,如果这些情况是因为肿瘤引起的,往往这个肿瘤不会是早期,是中晚期,这样病人的愈后就会相对比较差。”因此,肿瘤的早筛工作一定要在没有症状的人群中开展。 那么,怎么才能说服不愿意做肠镜的高风险人群去做肠镜呢?
邵逸夫的肠癌筛查经验
首先,要让他们认识到自己是肠癌的高风险人群。 陈丽英指出,有多发性息肉病史、肠癌家族史,出现大便形状的改变,或者有一些不良生活方式等,都属于肠癌高风险人群,需要进行肿瘤的早筛。 其次,对于暂时不愿意接受肠镜检查的体检者,可以为他们提供选择方案。比如在邵逸夫医院,除了有肠镜,还开展了多靶点粪便FIT-DNA检测。 据她介绍,从开展多靶点粪便FIT-DNA检测一年多以来,邵逸夫医院已经做了1200多例的检查,其中9.8%结果是阳性,90%以上结果是阴性。“它的阴性预测值非常高,所以结果是阴性的,我们就比较放心,他们不用做进一步检查。” 而对于9.8%阳性筛查人群,邵逸夫医院对96.7%的人群都进行了跟踪和随访,建议他们做进一步的肠镜检查,肠镜依从性达到72.3%,肠镜后人群的异常检出率达到55%,“也就是一半多的人都是有问题的,这说明这项检查项目有非常好的敏感性。” 具体而言,肠镜异常人群中26%是腺瘤或者是癌前病变,19%是多发性息肉,49%是单发的息肉,还有6%是其他肠道的病变。
体检专家们对
多靶点粪便FIT-DNA检测的看法
王效杰认为,多靶点粪便FIT-DNA技术无创、敏感性高,能体现筛查价值;阴性预测值能达到99.6%,可以有效避免肠癌的漏诊,非常适合在门诊病人和体检病人中进行肠癌的筛查。 “特别是对于大于40岁的人群,我们希望每个人都能用到多靶点粪便FIT-DNA检测,因为这个技术很方便,在医院能领取检测试剂盒,即使当天你没有粪便,也可以把盒子拿到家中,留取粪便以后再寄送到医院进行检测,这样可以有效解决当日排便难的问题,而且也能及早地进行筛查。” 西安市中心医院健康管理部主任吴海军表示,虽然本院这项技术开展的比较晚,但是也已经看出了筛查效果。 “目前我们查了48例,经过回访,体检人群对它的反应比较好,因为多靶点粪便FIT-DNA是无创的,很多人也可以接受。” 据他介绍,这48例中总共发现了3例阳性患者,肠镜后有2例是多发性息肉,还有1例虽然只有两枚息肉,但病理检查后发现是一个早期的癌前病变。“他及时在我们医院做了手术。”
目前,国内唯一采用多靶点粪便FIT-DNA技术的肠癌早筛分子检测产品为常卫清,根据中国首个癌症早筛前瞻性大规模多中心注册临床试验验证,常卫清对于肠癌的检测灵敏度为95.5%;对进展期腺瘤的检测灵敏度为63.5%,高于传统便隐血检测两倍以上,可以有效发现癌前病变;对肠癌的阴性预测值高达99.6%,可以最大程度减少漏检可能。
自2020年11月9日获批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癌症早筛第一证后,常卫清一直在真实世界中持续验证其筛查性能。
在“2022中国医师协会医师健康管理与医师健康保险专业委员会年会”主旨报告环节,朱叶青分享了诺辉健康和民营体检机构合作三年多来的数据:“根据75000例体检数据,常卫清的阳性率是9%,且阳性中大部分发现的是癌前病变。”
他认为:“对于防癌体检来讲,发现癌前病变的重要性要远远大于癌症。因为癌症病变的发病率比癌症的发病率要高,且发现癌前病变能阻断癌症的发展。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