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保缓收1500亿,药企或遭遇「控费严」?
来源 | 赛柏蓝(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撰稿 | 老徐
01
中小微企业
可阶段性缓缴社保3个月
近日,国家医保局、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联合印发《关于阶段性缓缴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单位缴费的通知》。 按照《通知》的要求, 统筹基金累计结存可支付月数大于6个月的统筹地区,自2022年7月起,对中小微企业、以单位方式参保的个体工商户缓缴3个月职工医保单位缴费,缓缴期间免收滞纳金。 关于企业参保人权益保障方面,《通知》强调,中小微企业缓缴职工医保单位缴费,不影响该企业参保人就医正常报销医疗费用。缓缴期间,相关企业参保人发生的符合基本医保政策规定的医疗费用应及时报销、应报尽报,确保基本医保报销水平保持稳定不降低。
02
缓收过千亿,
医保的承受边界还有多远?
此次有关缓缴医保的政策发布后,据国家医保局预计,医保缓缴资金规模将在1500亿元左右。 疫情后,除住院患者治疗期间核酸检测享受医保和财政补助、个账可用于购买检测试剂等医保支付政策外,不少地方也出台政策——应检尽检人群的检测费用由医保和财政分担。以上海地区为例,截至2021年8月底,上海医保累计支付新型冠状病毒核酸和抗体检测1500余万次、近12亿元费用。 此外,我国疫苗接种累计费用超1200余亿元,由医保基金和财政共同分担。
在这个大背景下,此次新政引发了业内人士的担忧, 中小微缓缴3个月职工医保会不会超出医保基金的承受能力? 医疗战略咨询公司Latitude Health创始人赵衡告诉赛柏蓝: “应该不会,因为毕竟缓缴政策只面向中小微企业,缓收1500亿元后,医保收入还是足以覆盖全年的支出。” 2022年6月17日举行的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国家医保局副局长陈金甫表示,现有医保基金储备可以负担缓缴政策,2021年全国基本医保基金一年的收入是2.8万亿元,支出2.4万亿元。职工统筹基金累计结余1.7万亿元,全国绝大多数统筹地区可支付的月数都在6个月以上。 一位山东三甲医院医保办的副主任告诉赛柏蓝:“缓缴不是免缴,不会动摇医保池子的根基。并且从长远来看,如果不给中小企业减负,很有可能造成大量失业。到那个时候,医保基金将面临真正的风险。” 其实缓缴医保早有先例。为减轻企业负担,支持复工复产,国家阶段性减半征收职工医保单位缴费,于2020年2-7月份为975万家参保单位累计减征1649亿元,其中为企业减征超1500亿元。在这种情况下,全年医保收支并没有遇到难以解决的障碍,各项工作照常有序开展。 2022年7月5日,据国家医保局网站消息,国家医保局于2022年6月28日-29日开展上半年医保形势分析工作。医保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施子海指出,今年以来,医保基金运行平稳,应对疫情稳妥有力,总体形势良好,符合发展预期。 由此可见,缓缴政策虽然会对医保资金造成一定压力,但尚未突破其承受边界。
03
医保支付压力骤增,
药企或遭遇“控费严”问题
《通知》中明确指出,缓缴期间,相关企业参保人发生的符合基本医保政策规定的医疗费用应及时报销、应报尽报,确保基本医保报销水平保持稳定不降低。
敏锐的药企已经捕捉到了信号:今年的医保控费政策可能会非常严格。
一位药企从业人员告诉赛柏蓝:“按照往常经验,下半年的医保控费力度本就较上半年要严格。这是因为医院通常会在年中核算医保额度使用的情况,而多数时候上半年的支出都会超过半数,所以下半年支出会相应收紧。今年缓缴政策推行后,对药企是一个不小的挑战,并且没有很好的应对措施,只能在自费药市场下功夫。”
无论是近年来严控采购价格的药品耗材集采,还是各地不断加强对骗保的打击,背后都反映了我国医保支出压力不断增大的现实。 对于药企来说,随着医保控费进程加快,也将面临更多市场挑战。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