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医保“人脸识别” 助推基金监管“智能化”
山东省聊城市东阿县医保局积极响应国家、省、市医保部门打击欺诈骗保的重要精神,进一步落实参保人实名制就诊工作,加强医保基金精准监管,在全市率先推行“医保人脸识别智能监管系统”。此系统已经全面覆盖全县19家定点医院、106家村级卫生室,实现参保人“刷脸”就医住院,杜绝“假病人”、“冒领药”等违规情况出现。
5秒人证核验,筑牢基金安全“防火墙”
智能识别,开展人证核验。医保人脸识别智能监控系统能够在患者就医购药刷卡时,同步进行人脸识别,自动上传患者照片及位置信息。仅需5秒钟,人脸图像和医保数据库便可以完成精准比对。人证不符将无法进行下一步的取药结算等手续,直接将“冒用”、“假证”等情况阻挡在就医第一步。
核验通过,启用就诊程序。当现场就诊人员活体人脸采集与身份证头像比对通过时,医保卡购药、就诊或办理住院的程序才可以正常启用。相当于人证核验为医保卡安装实名人证“防火墙”、“防盗窗”,切实做到实名实人,防止违规行为出现。
三重监管保障,助推基金监管“智能化”
医保人脸识别智能监管系统的全面启用,是医保信息化的成果,将对医保基金监管模式产生重大影响。
从“单次监管”转变为“长效监管”。医保人脸识别系统能够将就诊人员照片及位置信息实时上传至医保管理中心后台存储,信息可供长期回溯和查询管理,自动建立了长效监管模式,将医保监管从“单次监管”转变为“长效监管”。
从“大海捞针”转变为“精准监管”。医保管理中心后台能够自动筛查人证不符的待审核信息,并通过其相关就诊信息进行进一步确定,自动将监管重点锁定至少数信息不符的参保人之中,转变了医保基金监管“大海捞针”的低效率模式。
从“事后监管”转变为“事前监管”。以往医保部门核查手段主要是事后监管,是在违规行为发生之后将其锁定进行审核,由于时效滞后,让违规刷卡行为有空可钻。医保人脸识别系统将监管时间从“事后”提至“事前”,提高了监管的针对性和效率性。
多项维度考量,兼顾基金运行“人性化”
新系统的应用将对参保人员的就诊行为产生很大影响。对于系统应用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特殊情况,县医保部门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提升服务效能。
亲属代为拿药,对于行动不便的老人或者慢性病患者,亲属子女代拿药的情况经常发生,为方便参保人员拿药,系统可进行一次性亲属绑定,后台留存信息,确认后可长期正常拿药使用。
住院患者可床旁识别,对于不方便进行人脸识别的住院患者,县医保局专门给医疗机构下达通知,医护人员可直接进行床旁人脸识别,不需要专门到结算窗口人证,方便了患者就医行为。
应用于长期护理服务,对于家庭长期护理人员,医护人员可在手机等智能设备上安装识别系统,当提供上门服务时可进行现场人脸识别,同时可对长期护理频次、时间等进行监控,达到后台监管的作用。
原标题:以科技引领,促智能化建设 东阿县开启医保“人脸识别”模式
作者 | 山东省聊城市东阿县医保局
来源 | 中国医疗保险
编辑 | 王梦媛 吴晗潇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