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3岁大爷突发脑梗,市人医团队紧急施救挽回生命
“感谢医生,要不是你们,我老汉儿就瘫痪了!”
看着父亲出院时独自平稳地走出病房,郑大爷的儿子激动地说道。
6月17日,83岁的郑大爷在赶场时,走着走着突然停了下来,他感觉大脑一阵发晕,紧接着右手右脚麻木无力逐渐加重。
收到消息的儿子火速赶到大爷所在地,背起父亲便往医院送,而在送医的过程中大爷的症状进一步加重,出现了偏瘫、意识模糊的症状。
13时许,郑大爷被家人送至泸州市人民医院,入院后即刻启用卒中绿色通道完善相关检查,诊断为急性脑梗死,情况十分危急。
*检查结果提示,郑大爷左侧额叶、双侧基底节区及侧脑室周围多处出现慢性缺血性改变或梗死。
急性脑梗死的溶栓治疗时间窗只有4.5小时,此时的抢救如同和时间赛跑。
考虑到大爷发病时间短(约2小时),仍在溶栓时间窗内,此时越快进行溶栓治疗预后越好,在征得家属同意后,医生对大爷进行了溶栓治疗。
溶栓治疗后,郑大爷逐渐恢复了意识,语言恢复清晰,右侧肢体肌力明显恢复。治疗后第二天,大爷已能下床自由行走,右侧肢体偏瘫症状完全消失。
*溶栓治疗后检查提示,郑大爷颅内梗死的血管已恢复供血功能。
6月23日,郑大爷在医生肯定了他的恢复情况后,准备出院回家继续休养。一旁的儿子看到大爷走起路来平稳的步态,也露出了开心的笑容。
关于脑卒中,医生还想告诉你...
脑血管病科吴文友主任医师介绍,急性脑梗死以“四高”著称,即发病率高、致残率高、致死率高、复发率高。
快速识别症状是救治脑梗死的第一步,也是赢得抢救时间的关键。急性脑梗死可以通过“FAST”试验快速识别。
FAST试验(面 — 臂 — 语言试验)
F(face):面瘫、口角歪斜
A(arm):肢体无力
S(speech):言语困难
T(time):迅速求助
脑组织对缺血缺氧非常敏感,发生急性脑梗死时,每一分钟死亡190万个脑细胞。
因此,急性脑梗死患者应在发病4.5小时内进行溶栓治疗。一旦错过了溶栓“时间窗”,患者死亡率高达30%、伤残率70%。
本期审稿医师
吴文友
主任医师
脑血管病科主任
省医学会神经外科专委会委员、省医师协会神经外科医师分会委员、省医师协会神经介入分会委员、省老年医学学会脑病专业会委员。从事神经外科、创伤急救工作20余年。熟练开展神经外科各种技术如重型颅脑损伤合并多发伤的手术抢救、各种颅内肿瘤及椎管内肿瘤手术、各种脑出血手术治疗、颅内动脉瘤、脑血管畸形微创介入治疗、脑立体定向手术等,擅长脑、脊髓血管疾病诊治及微创介入手术。
脑血管病科(神经疾病中心一病区)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