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出游要注意做好防范
“在山上,被虫蚊所咬是家常便饭,这次却……”在浙江省人民医院感染病科,已转危为安的龚大叔(化名)无奈地摇摇头说。
医生说,看到患者手臂一个“标记”——黑痂,就明白是这种令人生畏的小虫惹的祸。需特别提醒的是,其凶悍绝不亚于蜱虫,有被咬丧命的病例报道。
被虫咬后,用土法处理耽误治疗
龚大叔建了一个小型养猪场,养有百十来头猪。
前些日子,龚大叔在山坡放养猪时,手臂被一只不知名的小虫叮咬了一口,当时皮肤仅出现像普通的皮疹样轻微红肿,之后身体出现的一系列症状,则让他及家人始料不及,吓得不轻。
“以前小虫咬了,用烟斗里面的烟油垢,涂抹在被咬处皮肤上,非常管用。”龚大叔很困惑,这次土办法怎就不灵了呢?
被咬几天后,龚大叔连续高烧,皮疹如雨后春笋布满全身,被虫子叮咬处的皮肤溃烂流脓。用土办法不灵,他又自行服药,但病情还是不可遏止地加重,全身肌肉酸痛、腰痛、头痛,精神越来越差。大叔在当地医院就诊后,医生建议尽快转院。经引荐,龚大叔在家人陪同下,来到了浙江省人民医院感染病科。
潘红英主任接诊后,发现患者的炎症指标明显升高,肝脏和肾脏都有损伤,血小板明显下降……已是很严重程度。经验丰富的潘红英主任及童永喜主任医师,季鑫住院医师等,了解到患者有山区作业且有被不知名虫子叮咬史,马上进行仔细的体格检查,在大叔的左手前臂发现了一个黑痂,专家们据此认为十有八九是“恙虫病”。
随后的针对性检测进一步证实了判断,导致龚大叔莫名痛苦的元凶就是小小的恙螨幼虫,其手臂上的黑痂医学上叫做“焦痂”,是“恙虫病”非常有特征性的体征。
接下来对症治疗,大叔发烧、浑身痛等各种难受很快退去,于近日出院。
暑期出游要注意做好防范
恙虫个头非常小(一般0.2—0.5毫米,饱食后可达0.5—1毫米),须借助显微镜下才能看见。恙螨幼虫会选择人身体上比较隐蔽的位置,如头皮、耳后、颈部、腋窝、大腿内侧、会阴部和腹股沟等处叮咬。“恙虫病”特征性的临床表现为,发热、焦痂、局部淋巴结肿大、皮疹,并发器官功能衰竭,严重时甚至可致死亡。“恙虫病”一般发生于4—10月,6—8月是高峰期,潜伏期4—21天。
进入7月,暑期亲子游开启,也是“蛇虫百脚”叮咬而发生相关疾病高峰期。潘红英主任因此提醒,野外游玩或野外作业时应注意做好个人防护:
01 扎紧袖口、裤脚,衣服扎入裤腰内,避免在灌木丛边缘、河边及草丛等环境中坐卧休息。 可在暴露的皮肤、袖口裤脚、领口处喷洒或涂抹驱虫剂;
02 野外游玩及野外作业后,及时拍打衣物,抖落附着的虫子。 及时换衣洗澡,重点擦洗腋窝、腰部、会阴等皮肤柔软部位。
03 有虫子叮咬史或野外活动史者,一旦出现疑似症状或体征,要认真检查身上有没有虫子叮咬后的焦痂或溃疡,特别是隐蔽部位,应及早就医,并告知医生相关暴露史。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您已认证成功,可享专属会员优惠,买1年送3个月!
开通会员,资料、课程、直播、报告等海量内容免费看!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