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预防滑雪损伤?看完这篇再去滑雪!
一、延迟性肌肉酸痛
作为症状最轻的软组织损伤,延迟性肌肉酸痛(以下简称肌肉酸痛)通常由于超负荷运动产生,即便是有一定运动基础的人员,在进行不熟悉的运动项目时也会出现肌肉酸痛。肌肉酸痛一般会在停止运动后24h内出现,48h内达到高峰,以后症状逐渐减轻,两周左右完全消除。
如何预防,教你一招
运动前热身,运动时注意强度把握和技巧运用,避免个人情绪强加到运动水平上。
还有运动后的一些放松运动:拉伸、按摩、热敷、泡沫轴按压。
二、非病理性肌肉痉挛
俗称“抽筋”,一般发生于受寒或者大运动量以及体液流失较多人群,一般认为钙离子流失严重会导致肌肉痉挛,多发生于夜间或运动后,冬季尤甚。
如何预防,教你一招
预防运动性肌肉痉挛首要任务就是防寒保暖,其次就是合理安排补液,冬季补液建议使用维生素、无机盐和低聚糖的混合饮品,一般的功能性饮料可满足需求。
当发生肌肉痉挛时,最有效的处理方法是肌肉牵伸,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安排热敷,牵伸有利于避免痉挛肌肉二次损伤,热敷可以使痉挛肌肉进一步放松,同时安排补液,混合型功能饮料最好。然后停止运动,同时对其他部位进行彻底放松。
三、膝关节损伤
冰雪运动大部分时间膝关节处于屈曲状态,一方面是为了增加核心控制稳定性,另一方面也可以加强下肢缓冲能力,这也就导致了膝关节在运动时承受了较大的负荷,对于运动能力较弱的人群来说,进行冰雪运动跳跃、刹车、转弯等动作时膝关节的前交叉韧带及内侧副韧带容易产生损伤,严重的急性损伤还会出现韧带撕裂或断裂。
如何预防,教你一招
预防此类损伤首当其冲的还是全面热身,充分拉伸,消除肌肉韧带的粘滞性,另外,冰雪运动对于下肢肌力要求较高,增强下肢肌力十分必要,尤其是膝关节周围稳定性,对于预防膝关节损伤有重要意义。
四、踝关节损伤
踝关节属于较复杂关节,附属的肌肉骨骼韧带较多,是直接接触平面的关节踝关节和膝关节一样同样具有缓冲作用,除此之外还可控制行进方向。
由于冰雪运动中的侧滑或者转弯动作使踝关节产生的应力加大,因此容易造成踝关节内外侧韧带的拉伤,严重者可能导致撕裂,有些应激状态如摔倒、滑倒、翻滚等还有可能导致踝关节骨折。
如何预防,教你一招
预防踝关节损伤,同样也需要 全面热身充分牵伸,加强踝关节周围肌力,并且踝关节灵活性对于冰雪运动同样重要,所以除增强肌力外还需增加灵活性训练。
另外,如果膝关节和踝关节频繁受伤的话建议可以针对躯干核心稳定性进行专业性训练,以减少下肢损伤。
五、胫骨骨膜炎
又称胫腓骨疲劳性骨膜炎,冬季好发,初期小腿前侧下三分之一处会出现疼痛,休息后疼痛减轻或消失,重复训练时疼痛又出现,局部按压疼痛明显,走路支撑时也会出现疼痛,疼痛感有的局限于按压处,有的会向四周发散。
如何预防,教你一招
预防胫骨骨膜炎最佳方式也是防寒保暖,热敷同样有效,出现这一病症后要停止户外活动,可以采取针刺、中药热敷、筋膜放松等治疗,也可以配合冲击波进行放松治疗,效果良好。
六、手指、手臂损伤
手指、手臂活动在冰雪运动中体现的不是特别突出,一般摔倒或滑倒时,上肢出于应激性保护,会出现上肢支撑的状态,因此手指、手臂损伤成为冰雪运动第四大损伤部位,约为8.9%。
如何预防,教你一招
一般人群在进行冰雪活动时需要佩戴护具来防止应激状态发生,此外还要学习正确的应激预防措施,避免不必要的关节产生损伤。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