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这个东西,生活离不了,喝肯定不健康。所以能少喝就少喝,能不喝就不喝。
一位演员的去世,使喝酒与心梗的关系再次受关注
天津大学泰达医院 李青
7月1日,曾出演过央视大戏《月是故乡明》等多部影视剧的影视演员刘伯勋因突发心梗去世,年仅41岁,二胎孩子才满7个月。
据媒体报道,刘伯勋生前有两大爱好:运动与喝酒。
41岁尚属青年,如此年龄便因心梗去世,的确有不同寻常的原因。
一般来说,冠心病的发生是遗传与不健康的生活习惯共同作用的结果。那刘伯勋的冠心病、心梗与他长期喝酒有关系吗?
恰好本月,《中国循环杂志》发表了阜外医院开展的一项大数据调查研究结果,发现心血管疾病是中国居民的主要死亡原因,占36%。在这些心血管死亡的人群中,一半以上(约56%)归因于12个可改变的危险因素,包括四个代谢风险因素(高血压、糖尿病、腹部肥胖和高血脂)、四个行为风险因素(吸烟、饮酒、饮食和体力活动少)、教育程度低、抑郁、握力差和空气污染。
长期饮酒是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之一。
2018年世界著名的医学杂志《柳叶刀》曾经发表过一项涉及60万人的大型临床研究结果,发现心血管疾病和酒精的关系,每周摄入超过200g酒精,心血管疾病发生率明显增加,如图。
注:横坐标是每周饮酒量,纵坐标是心血管疾病的发病数
每周摄入酒精超过350g,死亡率更是一飞冲天,如图。
注:横坐标是每周饮酒量,纵坐标是全因死亡数
人在江湖,身不由己。有时候,酒不得不喝,那有没有健康饮酒量呢?
关于饮酒量,《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是这样建议的:成年男性一天酒精量不超过25g(相当于50度白酒1两),成年女性一天酒精量不超过15g。
请注意,这个饮酒量只是伤害比较小,而不是说这样饮酒是健康的。
还是上述《柳叶刀》的那项研究,即使喝得少,寿命也受影响,如图。
注:横坐标是年龄,纵坐标是生命损失年;左图男性,右图女性。
绿色线是每周摄入酒精量大于350的组的预期减寿情况,越年轻的饮酒者越受影响,40岁的饮酒者每周摄入量超350g,预期寿命减少接近5年。其实,每周350g的酒精,并不算豪饮,却对寿命的影响这么大。
即使少喝,每周摄入量在100~200g,依然会对预期寿命产生影响。
刘伯勋虽然有运动的好习惯,但也许饮酒量比较大,所以英年早逝,令人惋惜。
酒这个东西,生活离不了,喝肯定不健康。所以能少喝就少喝,能不喝就不喝。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您已认证成功,可享专属会员优惠,买1年送3个月!
开通会员,资料、课程、直播、报告等海量内容免费看!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