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4种隔夜菜太危险,宁可浪费也别吃!伤肝肾、损肠道…
面对家中的剩饭剩菜 你会怎么选择? 倒掉吧,实在是太可惜 第二天热一热吃 “亚硝酸盐超标”“致癌”“中毒”这些词 又难免让人担心 隔夜菜到底能不能吃?
隔夜菜含有亚硝酸盐
有毒性、会致癌?
所谓的“隔夜菜”,并不是单单指当天吃剩下、放到第二天的菜。其实, 放置时间超过8~10小时的菜,都属于隔夜菜。 食物放置的时间越长,里面的亚硝酸盐含量也会随之增多。 不少人担心吃了会 引起亚硝酸盐中毒 ,甚至导致癌症。事实真的是如此吗?
亚硝酸盐本身并不致癌
实际上,亚硝酸盐本身并不致癌。 它广泛存在于自然界环境中,尤其是在食物中,蔬菜中亚硝酸盐的平均含量大约为4mg/kg,肉类约为3mg/kg,蛋类约为5mg/kg。而蔬菜水果在被采摘收割之后,还会不断产生亚硝酸盐。 另外,亚硝酸盐也是可以合法使用的食品防腐剂,只要在国家食品安全标准范围内,是没有健康风险的。我们平时吃的火腿、腊肉等腌制食品中,就可能添加了亚硝酸盐。
一定条件下,亚硝酸盐有毒害
不过,大家总说隔夜菜有毒性、会致癌,也不完全是空穴来风。 一方面,如果短期内摄入过量的亚硝酸盐会造成急性中毒,影响红细胞的运作,使得血液不能运送氧气。 轻则可能出现头晕无力、胸闷气短、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症状;严重则可能导致脑部缺氧,甚至死亡。 另一方面,亚硝酸盐进入胃部这个酸性环境后,会跟吃下去的蛋白质发生反应,产生真正具有致癌作用的亚硝胺。长期大量食用,可能导致细胞突变, 甚至诱发胃癌、食道癌、肝癌、结肠癌等。
隔夜菜中亚硝酸盐超标了吗?
据国内相关研究报道, 成人口服亚硝酸盐的最低中毒剂量约为300mg~500mg,摄入1~3g可导致死亡。一般在冰箱冷藏室里存放24小时的隔夜菜(不算腌制蔬菜、加工肉类),亚硝酸盐含量不会超过10mg/kg。 所以,隔夜菜中亚硝酸盐含量,离中毒剂量还相差很远,偶尔吃一点问题不大,大家没必要“谈隔夜菜色变”,重点是吃的频率和量。
这4种隔夜菜太危险
吃不完最好倒掉!
那么,隔夜菜可以放心大胆地吃了吗?不行!因为隔夜饭菜在存储、二次加热的过程中,会导致部分营养素的破坏和流失,还容易滋生细菌,食用后易引起肠胃不适甚至食物中毒。
尤其是以下4种隔夜菜,吃不完最好倒掉:
隔夜蔬菜
有一句老话说得好:“宁剩荤,不剩素。”蔬菜煮熟后如果放置时间过久或储存不当,在硝化细菌的分解作用下,大量产生亚硝酸盐,很可能会使剩菜中的含量达到重度极限。
绿叶菜千万不要隔夜后食用。
隔夜海鲜
虾、蟹等海鲜类产品,用一般的烹饪和食用方法很难保证完全消灭海鲜类本身可能存有的各种细菌,如果不趁着新鲜及时食用,可造成从内到外出现腐败。
隔夜吃有可能会使细菌繁殖并产生细菌毒素,从而导致肝、肾功能的损害
隔夜银耳蘑菇
很多人会炖一锅银耳汤放在冰箱里,分好几次吃。但这样的做法其实很危险。一般来说,干制的银耳和菇类亚硝酸盐的含量相对蔬菜要低。但是, 如果室温泡发过久或煮熟后放的时间较久,不仅食用后导致亚硝胺的生成增加,而且也比较容易滋生细菌。 如果储存不当,可能会产生 黄杆菌毒素 ,吃了之后就会出现腹痛、腹泻等。
隔夜“溏心蛋”
半生不熟的“溏心蛋”杀菌不彻底,可能含有沙门氏菌等多种致病细菌;久放容易滋生细菌,食用后会危害肠道。
剩菜、剩饭科学储存
吃得更安心
总得来说,饭菜最好是吃多少、做多少,如果实在吃不完,可以照着下面这4点进行处理:
宁剩荤菜,不剩素菜
在一餐中注定要剩菜时,应优先将蔬菜都吃完,肉类荤菜吃不完的可以留到下一顿。
绿叶蔬菜: 保存时间0天(凉拌菜更要尽快吃完)
主食: 保存时间1~2天
畜禽肉类荤菜: 保存时间不超过3天
趁热放冰箱
剩饭、剩菜在室温下放置的时间越长,细菌滋生的风险就越大;而且其中有些细菌产生的毒素,通过正常家庭烹饪可能无法杀灭。等菜品凉到不烫手的温度,就可以用保鲜盒分装好放冰箱,别等到彻底凉了再放。
剩菜放冰箱,位置也很关键
①冷藏区的上层:可以放吃剩的饭菜和别的熟食 ②冷藏区的中间:适合放水果、蔬菜 ③最下层的恒温冷藏区:可以放蛋类、乳制品、豆制品以及当日要吃的肉 这样子生熟分开,可以避免生食中携带的一些寄生虫、细菌在取用时掉落到剩饭菜等熟食上,降低交叉感染的风险。
吃前彻底加热
剩饭菜在吃之前一定要彻底加热,特别是肉类。彻底加热指的是把菜整体加热到100℃,并保持沸腾3分钟以上。 ▼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