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坐兀无思,叩齿三十六。”语出唐朝诗人白居易《晨兴》一诗。
( 释文:起坐兀无思,图据刘锡青提供)
(释文:叩齿三十六,图据刘锡青提供)
《口腔观察》按:
刘锡青篆刻深受金石大家吴昌硕、邓散木熏染,以汉印为本,师古不泥;其作品承汉印古风,章法自然,疏可走马,密不透风,于古朴凝练中有巧妙变化,意趣悠远。
“起坐兀无思,叩齿三十六。”语出唐朝诗人白居易《晨兴》一诗。
白居易的牙齿在47岁时已经开始掉落,他曾在《浩歌行》中说自己“鬓发苍浪牙齿疏,不觉身年四十七。”大概是因为这个原因,他很重视对牙齿的保养,每天早晨起床后的第一件事情就是静心守神,上下叩动齿关,防止牙齿松动。
“叩齿”保健的方式由来已久。
东晋时期,养生学家葛洪就在《抱朴子》中提到:“清晨叩齿三百过者,永不动摇。”意即每晨叩齿三百以上,可使牙齿坚牢,不致掉落。南朝名医陶弘景认为“齿为筋骨之余”,叩齿会让筋骨健壮,精神爽快。唐代名医孙思邈也主张“清晨叩齿三百下”。
一直到北宋政和年间(1111-1117年),由官方修订的医书《圣济总录》还在“口齿门”中专门谈及叩齿:“揩理盥漱,叩琢导引,务要津液荣流,涤除腐气,令牙齿坚牢,龂槽固密,诸疾不生也”,并强调早晚都要用揩齿药来清洁牙齿。
篆刻作者介绍:
刘锡青:中国大众文化学会口腔文化专业委员会委员;山东省临沂市中心医院口腔科主任医师、教授,篆刻发烧友。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您已认证成功,可享专属会员优惠,买1年送3个月!
开通会员,资料、课程、直播、报告等海量内容免费看!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