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认证 退出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第七批国采竞争加剧,药企如何破局?

2022-06-29 19:23

带量采购不断扩大范围,规则也逐渐完善,第七批国采已经启动,药企又将如何应对?

近日,上海阳光医药采购网发布《全国药品集中采购文件(GY-YD2022-1)》,第七批国家集采正式启动,并拟定于7月12日开标。

2018年底至今,国家医保局已累计开展了六批国家药品集中带量采购,六批国采累计中选234个品种,涉及金额约2400亿元,占公立医疗机构化药和生物药购金额约30%。

另外,根据2021年出台《“十四五”全民医疗保障规划》的要求,到2025年各省带量采购(国家及省级)药品达500个品种以上,高值医用耗材品种达5类以上。

带量采购不断扩大范围,规则也逐渐完善,第七批国采已经启动,药企又将如何应对?

1

角逐700亿市场

本次国采涉及61个品种125个品规,以2021年中国公立医疗机构终端销售规模计算,此次集采的品种的市场规模约700亿元,仅次于第一批的791亿元和第五批的866亿元。其中,年销售规模超过10亿元的品种有22个。

由于疫情原因,本次集采的时间比惯例推迟了好几个月,期间大量品种通过一致性评价,目前符合条件的品种数超过460个,创历史之最,且在7月7日前获得有效注册批件的药品均满足集采条件,预计未来十几天这一数字将进一步扩大。

目前符合申报条件的企业超270家,也同样达到历史之最。有12个品种竞争企业数量在10家以上。其中,竞品数最多的奥美拉唑注射剂有多达28家企业符合条件,第二的克林霉素磷酸酯注射剂也有17家企业符合条件。按照规则最多只能有10家中选,这意味着被淘汰的概率大大增加,竞争愈加残酷。

本次国采的拟中选规则较第五批,在“降价50%,小于等于0.1元和1.8倍原则”的基础上,新增了一组条件,即“情形二”:

71971656461387504  

来源:国采文件

新增的规则让高竞标价和低竞标价差异大的6个品种中最高价的企业被淘汰,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防止出现高价中标的现象。但也增加了企业报价的难度,这一规则下,参与竞标的企业只能尽可能地压低价格,内卷程度陡然上升

从过往的国采中标结果来看,有不少“光脚者”(指公司在该品种市场份额为0或较低)通过大幅降价成功中标。对于“光脚者”而言,由于之前没有市场份额,通过中标,以价格换市场成了唯一的选择。

对于市场占有率高的企业而言,一旦丢标,意味着市场格局的重新洗牌。尤其是占了国采品种数46%的注射剂品种,由于主要在医院内销售,丢标就相当于放弃市场

随着符合申报的企业数量越来越多,在差额中选的规则下,第七批国采竞争较前几批有过之而无不及。因此,药企无论目前市场占有率高低,面对国采,都要全力以赴。

2

适者生存的游戏

药品带量采购制度在成立之初,就是紧紧盯着药品价格虚高的问题,因此降价成了历次国采绕不开的话题。

根据官方数据,前六批药品国采平均降幅53%,心脏支架平均降幅93%,人工髋关节、膝关节平均降价82%,三年集采累计节约费用2600亿元以上。2019-2021年,药品总体价格水平持续下降,年均达到7%左右

短期来看,集采对药企业绩影响很大,2020年我国药品终端市场销售额为16437亿元,同比下降8.5%,一举逆转了多年来药品终端销售的增长趋势。

28161656461387580  

来源:福元医药招股书

对于药企而言,集采丢标意味着失去市场,但是中标也不一定意味着能够提高市场份额。

以近期登陆A股沪市主板的仿制药企业福元医药为例,其共有8款药品中标带量采购,其中6款在中标后市场占有率得到提升,1款在中标后反而下降。

其中奥美沙坦酯片主要用于治疗高血压,2019年12月中标第二次国采。2020年销售单价从2019年的3.16元/片降至1.8元/片,2021年继续降至1.32元/片。在价格下降的同时,市场占有率从2019年的22.64%,迅速提升到2021年上半年的58.88%,一举超过第一三共的原研药。销量增加弥补了价格下降的空间,成功以价换量。

但另一款产品盐酸曲美他嗪片就没那么好的命运了,2020年,该产品相继进入国家第二次带量采购和第三次带量采购,中标第三次带量采购后价格从2020年的0.41元/片,降至2021年的0.19元/片,毛利率从89.03%降至68.58%。

价格降幅过大,让盐酸曲美他嗪片变得“无利可图”,福元医药在保证带量采购供应的前提下,将资源向其他盈利能力更高的产品的生产与销售倾斜,导致盐酸曲美他嗪片在中标集采后,产量下降了18.9%,市场占有率从8.43%缩水至2.30%。

虽然产品利润不理想,但福元医药仍要坚持保证带量采购供应,因为“断供”的后果非常严重

自华北制药收到首个断供罚单以来,已有约20家企业因疫情、原材料涨价、产能不足、质量问题等出现断供情况,而各地医保局及招采机构对此类事件的容忍度正在降低。

本次国采为保障供应新增了备选企业的规则,还加强了断供的处罚机制:

2761656461387641  

来源:国采文件

这就要求药企投标前要充分评估市场风险,谨慎报价,中标后切实做好企业管理,确保产能。

此外,对药企而言,带量采购除了可以以价换量之外,还可以节省市场推广费。还是以福元医药为例,2019-2021年,销售费用占比分别为53.53%、48.80%及44.90%,逐年下降。同时,国家带量采购可以确保回款,为了解决医疗机构资金紧张问题,医保基金预付30%,减少药企的资金运营成本。

总之,在带量采购范围不断扩大的背景下,真正有竞争力的产品和企业能够抢占更大的市场份额、依靠集采政策做大做强,没有竞争力的产品和企业则会失去生存的土壤。

3

转型升级迫在眉睫

对于曾经占据市场主导地位的仿制药企业而言,无论是否参与集采,都会影响利润水平。集采的推广让普通仿制药的利润空间被不断被挤压,传统仿制药企业面临不转型升级就会在行业洗牌中加速出局的局面。

最普遍的转型方式就是做创新药。

创新药不参与集采,且利润空间大。以质子泵抑制剂(PPI)为例,从第三批集采开始,便有PPI药物陆续被纳入,本次国采竞争最激烈的奥美拉唑注射剂也是一款PPI药物。集采之下,2021年中国公立医疗机构终端PPI药物市场规模超250亿元,同比下滑14.85%。

与仿制药销售额下滑相反,丽珠集团的新一代PPI药物艾普拉唑快速放量。其中注射用艾普拉唑钠销售增速超过100%;艾普拉唑肠溶片销售增速超过40%。创新药正在逐渐取代仿制药的市场地位

在转型创新药的企业中,中国生物制药算是成功转型的典范。在核心产品遭遇集采、市场大量萎缩、业绩承压的情况下,加大研发投入。2021年报显示,公司三款创新药福可维、天晴甘美和派安普利单抗,合计贡献64亿元,占总收入的24%,创新药板块4年复合增长率为35%。目前多个研发管线进入临床二、三期,预计至2024年底前,将有10个创新药有望获批上市。

然而,创新药的研发需要大量的时间、资金、人才,并且充满了不确定性,不是所有的药企都有实力自主研发做创新药。因此,部分药企选择“委托开发”或“License-in”的研发模式,或并购小型Biotech公司的方式加快向创新药企转型。

当然,转型做创新药也并非传统仿制药企业唯一出路,也有企业将产品转向技术壁垒更高的高端仿制药,或是转型成医药产业链中的CXO,更有企业转型做医美产品或保健品等,都是很好的转型思路。

需要注意的是,转型的过程中离不开持续的资金支持。仿制药企需要摒弃过去大而全的产品思路,重点开发核心优势产品,通过提高管理水平、优化工艺流程、或进军上游原料药领域,降低生产成本,再通过带量采购,放大规模效应,为企业带来持续的现金流。

4

 结语 

带量采购已然是大势所趋,医药企业想要长远发展,需要及时调整产品结构和发展战略,在未来的竞争中赢得市场先机。

参考资料:

1.各大公司季报、年报,官网

2. 《第七批国采新规详解!300药企陷入激战(附名单)》,

https://mp.weixin.qq.com/s/z5xCiQLvJr7WeM4JDzzNPQ

3.《2022带量采购政策定了》

 https://mp.weixin.qq.com/s/X8SOan3U-nKS-kHc9bf5zA

4.《曾因集采跌停的药企,如今怎么样了?有的已“上岸”,有的“两脚泥”!》

 https://mp.weixin.qq.com/s/RVehcsVSYJvIOCdyMLecAw

声明:以上内容综合整理自网络,系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并不代表盛杰医药立场,欢迎交流补充!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药企,国采,加剧,竞争,集采,企业,采购,医药,药品,中标,规则,价格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相关阅读

赞+1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海报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

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领取解决方案 您还可以去留言您想解决的问题
去留言
立即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