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发布!第九版新冠肺炎防控方案(附全文)
今天,国务院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发布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方案(第九版)》。
图源:疾病预防控制局
与第八版相比主要修订内容包括:
一、优化调整风险人员的隔离管理期限和方式
将密切接触者、入境人员隔离管控时间从「14 天集中隔离医学观察+7 天居家健康监测」调整为「7 天集中隔离医学观察+3 天居家健康监测」。
核酸检测措施从「集中隔离医学观察第 1、4、7、14 天核酸检测,采集鼻咽拭子,解除隔离前双采双检」调整为「集中隔离医学观察第 1、2、3、5、7 天和居家健康监测第 3 天核酸检测,采集口咽拭子」,解除集中隔离医学观察前不要求双采双检。
密接的密接管控措施从「7 天集中隔离医学观察」调整为「7 天居家隔离医学观察」,第 1、4、7 天核酸检测。
二、统一封管控区和中高风险区划定标准
将两类风险区域划定标准和防控措施进行衔接对应,统一使用中高风险区的概念,形成新的风险区域划定及管控方案。
高风险区实行「足不出户、上门服务」,连续 7 天无新增感染者降为中风险区,中风险区连续 3 天无新增感染者降为低风险区。
其他地区对近 7 天内有高风险区旅居史人员,采取 7 天集中隔离医学观察措施。中风险区实行「足不出区、错峰取物」,连续 7 天无新增感染者降为低风险区。
其他地区对近 7 天内有中风险区旅居史人员,采取 7 天居家医学观察措施。
低风险区指中、高风险区所在县(市、区、旗)的其他地区,实行「个人防护、避免聚集」。
其他地区对近 7 天内有低风险区旅居史人员,要求 3 天内完成 2 次核酸检测。
三、完善疫情监测要求
加密风险职业人群核酸检测频次,将与入境人员、物品、环境直接接触的人员核酸检测调整为每天 1 次,对人员密集、接触人员频繁、流动性强的从业人员核酸检测调整为每周 2 次。
增加抗原检测作为疫情监测的补充手段,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对可疑患者、疫情处置时对中高风险区人员等可增加抗原检测。
四、优化区域核酸检测策略
明确不同人口规模区域核酸检测方案,针对省会城市和千万级人口以上城市、一般城市、农村地区,综合疫情发生后感染来源是否明确、是否存在社区传播风险及传播链是否清晰等因素进行研判,根据风险大小,按照分级分类的原则,确定区域核酸检测的范围和频次。
内容来源:健康中国
点击查看全文:《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方案(第九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