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认证 退出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多学科合力“围剿”肿瘤 | 仁济医院肿瘤中心介绍(八):血液肿瘤多学科诊疗团队

2022-07-12 11:18   上海仁济医院

多学科综合诊疗(MDT)模式是仁济肿瘤中心的特色之一,截至2022年我院已开展13个肿瘤MDT,首次以指南形式颁布肿瘤MDT临床诊治中心管理规范,是国家卫健委四家MDT示范单位之一。

仁济医院肿瘤中心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肿瘤中心秉承“以患者为中心”的宗旨,以“规范化诊治”为核心,充分整合综合性医院多学科优势资源,聚焦恶性肿瘤多学科综合诊治,创新诊治模式,努力做到规范化个性化精准诊疗,以提高肿瘤患者生存期和生存质量为目标,打造集预防筛查、诊断、治疗、康复支持等为一体、医教研防管全方位发展的肿瘤防治中心,实现全生命周期管理。

多学科综合诊疗(MDT)模式是仁济肿瘤中心的特色之一,截至2022年我院已开展13个肿瘤MDT,首次以指南形式颁布肿瘤MDT临床诊治中心管理规范,是国家卫健委四家MDT示范单位之一。随着仁济医院肿瘤中心的建设与发展,未来肿瘤MDT将会在更高效的合作平台给肿瘤患者特别是疑难肿瘤患者带来更好的就诊体验和更科学合理的治疗。

01

血液肿瘤多学科诊疗团队召集人

侯健

96371656459074106

侯健,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血液科科主任、学科带头人。

医学博士,主任医师

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

专业方向:专注于白血病、淋巴瘤、骨髓瘤的诊治,擅长以靶向治疗、细胞免疫疗法、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血液肿瘤,在以多发性骨髓瘤为代表的浆细胞病诊治方面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学术任职:国际骨髓瘤工作组(IMWG)委员(2008年至今)、亚洲骨髓瘤组织AMN)委员(2010至今)、上海医学会第10届血液学分会主任委员(2016年7月至2019年9月)、上海免疫学会血液免疫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2015年4月至今)、中国康复医学会血液康复专委会候任主委、中国医药创新促进会药物临床研究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2014年4月)、上海市科技启明星协会 (1996/2016, 上海, 中国)、中国抗癌协会血液病转化专业委员会常委(2016年至今)、中华医学会血液学会常委(2016年至今)及浆细胞病学组组长、中华医学会血液学分会青年委员会副主任委员(2006年至2010年)、中国医师协会血液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2006年至今)及多发性骨髓瘤专委会副主委、中国病理生理学分会实验血液学分会常委(2019年至今)、中国免疫学会血液免疫分会常委 (2011年10月至今)、中国医师协会肿瘤专业委员会委员(2010年至今)、CSCO中国抗白血病联盟副主委、CSCO中国淋巴瘤联盟常委(2013年6月至今)、海峡两岸医药卫生交流协会血液病学专业委员会常委(2012年11月至今)、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细胞研究与治疗专业委员会常委(2016年11月至今);

编委:《Frontiers in Oncology》、《中华血液学杂志》、《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临床血液学杂志》、《白血病/淋巴瘤杂志》、《现代免疫学杂志》、《Sino-German Clin J Oncol》、《CMJ》、《中国真菌学杂志》、《肿瘤》、《肿瘤防治研究》、《内科学理论与实践》、《国际输血与血液学杂志》、《American Journal of Blood Research》、《解放军医学杂志》;

特约审稿:Lancet Oncology、Lancet Hematology、Acta Pharmacologica Sinica、Cancer Investigation、Pharmacotherapy、JCO、J Translational Medicine、JHO、Biology of Blood and Marrow Transplantation、Experimental Hematology、CII、Cancer Letters、IJH、Clin Therapeuticls;

学术论文:发表学术论文240多篇,其中70多篇SCI论文发表于Nature Communications, Blood, JCO, Lancet Oncology, Leukemia等国际著名期刊;

指南制定:参与制定国际、国内血液肿瘤诊治指南22项;

荣誉:上海市新长征突击手(2次)、上海市科委启明星、上海市卫生局“百名优秀学科带头人”、上海市卫生系统银蛇奖、上海市曙光学者、卫生部“吴阶平医学研究奖”三等奖、上海市优秀学科带头人、上海市领军人才、最具影响力的药物临床研究领军人物。

02

血液科专科特色

一、历史悠久,成绩辉煌

仁济医院血液科由我国血液学界著名的老前辈潘瑞彭教授、欧阳仁荣教授创立于1963年。现任科主任及学科带头人为侯健教授。

仁济医院血液科有着辉煌的历史,于1957年国内首先发表位相显微镜在血液学中的应用,1958年即开展急性白血病治疗,1962年国内首先开展自身骨髓移植和胚肝造血细胞移植的研究,1965年国内首先建立骨髓造血细胞超低温冷藏保存技术,70年代首先在国内临床应用牛黄解毒片治疗慢粒。科室还曾报道了国内首例有血清学鉴定的中国成人T细胞白血病及首例μ重链病等。

二、继承创新,特色鲜明

如今的仁济血液科同仁秉承老一辈的钻研精神,不断砥砺前行。目前血液科分布于我院东、西、南三个院区,共有开放床位80张、4个百级无菌层流病房、1个血液细胞室及1个白血病研究室。现年均收治病人数近4500人次,年均门诊量超过42000人次。目前在编人员55人,其中医生21人、专职科研人员2人、医技人员6人、护士31人;科室现有高级职称10人,分设骨髓瘤、淋巴瘤、白血病及血液病实验诊断等亚专业组,其中多发性骨髓瘤、恶性淋巴瘤的诊治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或国内领先水平。在诊断方面,可以从基因、蛋白、细胞和器官乃至全身多个层面对血液肿瘤进行精准诊断和预后分层,在治疗领域,形成了化疗、放疗、靶向治疗、造血干细胞移植、细胞与免疫治疗的系列特色。

三、开拓进取,成果斐然

仁济医院血液科目前为国家血液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上海分中心。科室围绕血液肿瘤重点攻关,开展基于分子水平的精准诊断及治疗、造血干细胞移植、新药及新技术临床试验等,并重点聚焦血液肿瘤靶向和免疫治疗中亟待解决的热点与难点进行基础和临床研究。侯健主任作为主要研究者曾牵头完成多项国际、国内多中心的多发性骨髓瘤治疗新药临床研究,为这些新药在国内外获批、造福于广大患者作出了积极贡献。科室目前在研的血液肿瘤新药临床研究有30多项。近年来各项研究成果先后荣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中华医学科技奖二等奖、卫生部科研奖、上海市各类科学技术成果奖等多个奖项。

03

血液肿瘤多学科诊疗

团队(MDT)成员

血液科

21811656459074439

黄洪晖

血液科科副主任、主任医师

6311656459074532  

沈莉菁

血液科主任医师

53911656459074615  

韩晓凤

血液科主任医师

核医学科

17891656459074810

陈虞梅

核医学科科副主任、副主任医师

放射科

23941656459074868

龚红霞

放射科副主任医师

病理科

93891656459074951

方建晨

病理科主任医师

5611656459075003

郑璐滢

病理科主治医师

放疗科

221656459075088

马秀梅

放疗科科副主任、主任医师

肿瘤介入科

43351656459075181

李萍

肿瘤介入科主任医师

73661656459075265

池嘉昌

肿瘤介入科副主任医师

35561656459075320

汤晓寅

肿瘤介入科主治医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仁济医院,血液科,白血病,MDT,淋巴瘤,肿瘤,血液,诊疗,医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相关阅读

赞+1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海报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

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领取解决方案 您还可以去留言您想解决的问题
去留言
立即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