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认证 退出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震惊!试剂临期、过期,居然换盒换标继续卖!

2022-06-28 14:04

聪明的企业不省合规的钱!

从2020年初新冠疫情爆发,今年已经是新冠疫情的第三年,这两年多里,每一年全国都有超过300万家企业或者个体户销户,咱们IVD行业里也有很多大大小小的生产厂家、经销商倒闭。

还在坚挺的企业,有很多也是苟延残喘的生存,本来压在手里的货就没销出去,试剂还面临着近效期或者过期的问题,看着小小的试剂盒,但那可是真金白银啊!

想来也是,即使没有疫情,各个生产厂家、经销商也避免不了试剂过期浪费,有了疫情之后试剂过期的现象就更严重了。那这些企业都怎么应对的呢?小编采访了几个企业的相关人员。

试剂临期,换盒换标签!

一个朋友在一家国产IVD生产企业的子公司(以下简称“A公司”)担任物流部开单员,当时她刚去A公司不久,就爆发出试剂临期的问题。原因是A公司一直筹划着让自家试剂在隔壁省最大三甲医院进院,但苦于一直没有接洽的院内关系,医院又迟迟没有招标。

A公司为了在招标前提早布局,找了一家有该医院背景的经销商(以下简称“B公司”),基本上是全线产品,都给B公司无价格出货,等到后续招完标定价了,再计算这期间发货的总量、总金额,B公司再给A公司打货款,A公司就这样发货发了小半年。

由于B公司没有懂试剂的人,希望A公司派人帮他们清点库存。这一清点才发现,B公司积压了大量库存,医院实际上没有那么大的使用量。A公司负责人同意B公司退回多余试剂。当时正值A公司物流部人员大换血,没有人想到这些退回试剂的效期风险。

过了两三个月A公司物流部的人偶然想起来这些退回来的试剂,发现有大量试剂效期不足半年甚至更短。可能有的朋友觉得效期不足半年其实还好,但是很多医院真不给验货入库,医院对国产试剂的容忍度不太友好,也许是国产品牌的口碑,一直不如进口品牌。

A公司于是向总公司汇报了此次重大效期风险,但书面报批总公司多次都没有得到批复的解决方案,最后是总公司一个负责人口头告知,可以给A公司提供全套的标签和盒子,并默许A公司自己处理,而总公司就当作什么都不知道。

A公司随即开启了“小作坊”加工模式,消耗出去不少试剂,最后有没有消耗光,这位朋友就不清楚了,A公司人员流动太大,没多久她也离职了。

试剂过期,换盒灌装!

另一位朋友在一家进口试剂代理商公司做内勤,她说原本有些试剂效期就短,这品牌的试剂长期以来一直效期很差,再加上前两个月疫情比较严重,一个大三甲客户就有试剂过期的现象,包括公司库里也有一些试剂过期。

如果以往过期数量少,老板就同意直接报损了,但这次加起来二十多盒,还都是价值高的试剂,老板属实有点舍不得。老板打算着“之后跟哪个监管不严的医院商量,让人家帮忙给用了;要不然就找医院攒一些好效期的瓶子和盒子拿回来,把过期试剂倒一下瓶,再给医院拿回去,进口试剂那质量不服不行,过期几个月上机一点毛病没有,质量完全没问题。最坏的打算,就把过期的试剂免费给医院用了,质量也没有风险,也不收医院钱,就省的浪费嘛。”

这位朋友虽然理解老板的做法,但是并不认可,于是她咨询了一些有医疗器械质量经验的同行,根据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第86条,以上这种行为如果真正发生了,那么就涉嫌违法,并处罚款了。

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第86条规定: 经营、使用过期、失效、淘汰的医疗器械,最高可处罚货值金额5倍以上20倍以下;情节严重的吊销注册证、生产/经营许可证,10年以内禁止从事生产经营,并对违法单位法人、主要负责人等违法所得予以没收及3倍以下处罚。小编说

除了上面两家之外,小编还听说过有的耗材经销商也是自己随意更改生产日期、规格型号,因此小编大胆猜测,全国这样的事件应该不在少数,毕竟在金钱上哪个企业都不想损失,即使冒着违法被罚的风险,也要铤而走险。

但是国有国法家有家规,做一行就要遵守一行的规矩。即使试剂是作用于人体外的,不会对人体本身造成什么伤害,但是检测结果需要有保障,这对患者指标的结果判读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与人民健康也是息息相关的。

因此小编在这里提醒各位生产企业、经销商,守住自己的底线,不要被利益驱使知法犯法。借用这几天看到的一句话,聪明的企业不省合规的钱!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医疗器械,经销商,临期,试剂,换标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相关阅读

相关推荐

赞+1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海报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

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领取解决方案 您还可以去留言您想解决的问题
去留言
立即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