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心!11月大男童患疱疹性咽峡炎死亡,只因母亲的一个疏忽...
即将进入7月,天气越来越热,疱疹性咽峡炎也进入了高峰期。每年的夏天全国各地都有很多的小宝宝因疱疹性咽峡炎就诊。
所以作为家长的我们就应该提前的去了解,预防。
这不,前段时间浙江萧山一11月大男婴就因疱疹性咽峡炎离开了世界。因为只是高烧,而手、足等部位没有出现皮疹等手足口病的明显症状,家长仅以为是疱疹性咽峡炎而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待第三天病情加重送到医院时,该患儿已经心肺衰竭,最终抢救无效死亡。
为了避免类似的悲剧发生,下面小编就给大家进行科普。
到底什么是疱疹性咽峡炎
疱疹性咽峡炎是由肠道病毒感染引起的儿童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性疾病。
简单理解就是咽部长了疱疹。该病发病率高,四季散发,春夏季是流行季节,多见于6岁以下学龄前儿童,潜伏期3~5天。
病毒主要经粪-口途径、呼吸道飞沫、接触患儿口鼻分泌物以及被污染的手和物品而感染。
这种病常在幼儿园、托儿所里发生,一个孩子得病之后如果没有及时被隔离,很容易传染给其他孩子。
怎么和感冒和手足口病区分
疱疹性咽峡炎vs普通感冒
由于疱疹性咽峡炎初期症状与普通感冒区别不大,因此很容易被误认为感冒而延误治疗。但普通感冒表现多为流鼻涕、鼻塞、咳嗽、咳嗽、咽干、咽痒、咽痛等。
疱疹性咽峡炎由柯萨奇A组病毒(1~6、8、10、22)和其他肠道病毒、疱疹病毒或EB病毒引起,有一定的传染性。症状多表现为突然高热,可伴严重咽痛、吞咽困难、唾液分泌增多、食欲减退、乏力等,口腔内的疱疹是最重要的鉴别点。
疱疹性咽峡炎vs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多为嗓子里先有疱疹,后发展到手心脚心,并伴有发烧。疱疹性咽峡炎的疱疹初为灰白色的小丘疹,周围红晕,以后变成发亮的疱疹,破溃以后变成小溃疡。多数可见丘疹、疱疹和溃疡同时存在。
如何区别
_ | 疱疹性咽峡炎 | 手足口病 |
潜伏期 | 3-5天 | 多为2-10天,平均3-5天 |
发疹 部位 | 常见于口腔,1-2天后破溃形成小溃疡并有痛感 | 手、足、口、臀等部位高发,典型皮疹为斑丘疹、丘疹、疱疹,一般无疼痛或痒感、不结痂、不留疤。 |
发热 体温 | 部分患儿为高热,可达40℃以上 | 多为低热或中度发热 |
病程 长短 | 热程2-4天,咽部症状一般1周左右自愈 | 一般在1周内痊愈 |
重症 | 较少出现重症,重症表现与手足口病类似 | 大多为轻症,重症及危重症多由肠道病毒EV-A71所致,出现脑膜炎、脑水肿、肺水肿、心功能衰竭等 |
疱疹性咽峡炎有什么症状
如何发现患儿有病症表现呢?言简意赅的用十几个字概括,那就是:孩子痛,很痛,他不愿意进食,口水特别多!
疱疹性咽峡炎主要有两种传播途径:一个是病从口入,另外一个就是通过呼吸道传播。从学术上来说,疱疹性咽峡炎主要症状有以下三种:
1. 急性起病;
2. 主要症状:咽痛、发热;
3. 主要体征:咽部充血,散在灰白色疱疹,疱疹一般出现在发烧24小时以后,位于悬雍垂、咽喉壁、扁桃体及邻近软腭等处。口唇黏膜及手、足、臀等部位无皮疹。
*手足口病和疱疹性咽峡炎均为自限性疾病,目前尚无特效抗肠道病毒药物。普通患儿可居家护理或门诊治疗,积极控制高热,注意隔离,避免交叉感染;清淡饮食;做好口腔和皮肤护理。
出现以下情况及时就医:
1、持续高热,常规退热效果不佳;
2、出现心跳加快、呼吸不规律、出冷汗、四肢发凉、皮肤发花、精神萎靡、头痛、易惊、肢体抖动等;
3、年龄3岁以下、发病3天内、感染EV-A71的孩子有可能发展为重症,更需要密切监测、及时就医。
疱疹性咽峡炎怎么预防
面对孩子疱疹性咽峡炎时,家长得懂得几点:
1
饮食要注意
孩子因病吃不了东西一天天的瘦下去,心疼孩子的父母这个时候可千万不能各种大鱼大肉的安排。
越是这个时候越是要饮食清淡,以流质食物为主,必要时可以让食物放的温凉些,少量多次的喂给孩子。
2
开窗通风、勤洗手很重要
勤洗手,注意进食卫生,不嚼食喂孩子,在室内多开窗户,让空气流通,适当的时候让孩子参与户外健康活动。
3
多孩子家庭要注意隔离
在多样的传播途径下,家中又有好几个孩子的家庭,不止要做好消毒,更要注意隔离。
尽量不与没有感染的孩子接触,就算痊愈后也要做好卫生。
4
人流量大的区域尽量不去
避免带孩子去卫生条件比较差的场所,比如说,菜市场、马路等等人比较多,而且环境又比较差,空气比较混浊的地方。
家长别忘记,孩子病发的第一周传染性是最强的,携带着病毒,随时成为传染源,导致其他孩子感染。
最后提醒:凡出现发热、感冒或呼吸道症状,或发现手足口疱疹皮疹病儿,应速去医院就诊。
提问
Qustions
&
解答
Answers
Q1
是否要使用抗生素?
部分孩子病初会有血常规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比例及C反应蛋白升高,可以次日复查以上指标,若明显下降或正常,则无细菌感染的依据、无需使用抗生素。部分重症患儿可能会继发细菌感染,应视具体情况决定是否使用抗生素。
Q2
需要使用利巴韦林这些抗病毒药吗?
不常规推荐利巴韦林,若使用应关注其不良反应。另外,也不应使用阿昔洛韦、更昔洛韦、阿糖腺苷等抗DNA病毒药物,因为肠道病毒为RNA病毒。
Q3
怎样给孩子退热?
发热不一定都要用药,但疱疹性咽峡炎和手足口病会引起高热且反复,孩子精神状态差,家长可以使用退热药物,即对乙酰氨基酚和布洛芬。点击下图查看浙大儿院常用退热药的比较与使用。
Q4
吃了好几次退热药,
但药效一过又发热了怎么办?
退热药使用后多在30-60分钟体温开始下降,部分患儿如仍高热不退,亦不宜短期内重复使用退热药物,一般应间隔4小时以上。
Q5
饮食上的注意事项
通常发热时水分消耗增多,家长可及时给孩子补充水分。很多孩子也会出现食欲不振等症状,可给予稀饭等清淡易消化食物。保证蛋白质的供应,比如牛奶、鸡蛋、鱼类等。
嘴里的疱疹会让宝宝很疼,拒绝进食,妈妈可以给宝宝吃一些温凉的流质或者半流质饮食,如牛奶、蛋羹、菜肉粥等,减少食物的咀嚼进而减少疼痛感。
Q6
伤口如何护理
手、脚长了疱疹,应保持该区域的清洁和裸露。用温水和肥皂轻柔清洗皮肤,并拍干。如果水泡破裂,可以局部涂聚维酮碘液消毒。
此外,口腔疱疹可以用温开水或者淡盐水给宝宝漱口。
Q7
得过手足口病或疱疹性咽峡炎,
还会被感染吗?
会。多种肠道病毒都有可能导致手足口病或疱疹性咽峡炎,不同病毒(或是不同血清型)之间缺乏有效的交叉保护,因此,还是可能会因再次感染另一种病毒或血清型而发病。
Q8
疱疹性咽颊炎和手足口病的传播途径是什么?
密切接触、呼吸道飞沫、粪便、被病毒污染的水和食物都可传播。
Q9
有哪些措施可以预防手足口病和
疱疹性咽峡炎?
1、保持儿童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勤洗手,不喝生水,不吃生冷食物,避免与其他患儿密切接触;
2、儿童玩具和常接触的物品如食具、奶具、毛巾、牙杯、床上用品、衣物等应定期清洁消毒。可选择对肠道病毒有效的中效或高效消毒剂如含氯(溴) 消毒剂,阳光充足时也可置于太阳底下暴晒以消灭物品表面病毒(肠道病毒不耐高温) 。
3、家长自身也需注意个人卫生,尤其是接触患儿前后、给患儿更换尿不湿、处理大小便后都要勤洗手。
对于疱疹性咽峡炎大家也不用过于恐慌,及时应对、不信谣言,才能给宝宝最好的保护!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