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结直肠癌的三道防线,我们应该如何去干预
结肠和直肠癌简称为结直肠癌,又称为“大肠癌”,据资料统计我国每年有近20万的生命死于结直肠癌,发病率呈上升趋势,现在结直肠癌发病率很高,而且还出现年轻化的趋势,是我国九大常见恶性肿瘤之一。
结直肠癌早期无明显症状,肿瘤生长到一定程度,依其生长部位的不同而有不同的临床表现。
右半结肠癌的临床表现:腹痛多为隐痛,右半结肠癌有70%-80%患者有腹痛,贫血因癌灶的坏死、脱落、慢性失血而引起,有50%-60%的患者血红蛋白低于100mg/L,可触及右下腹部肿块,其次是由于肿瘤侵犯及肠壁全层后引起肠周炎症应而邻近组织或器官粘连形成,肿瘤不断增大引起肠梗阻后也可出现腹部肿块。
01左半结肠癌的临床表现:
便血、粘液血便有70%以上的患者可出现,腹痛约60%的患者可出现,当出现肠梗阻时可表现为腹部绞痛,腹部肿块,40%左右的患者可触及左下腹肿块。
02直肠癌的临床表现:
便意频繁,排便习惯改变,便前有肛门下坠感,伴里急后重,排便不尽感,晚期有下腹痛,癌瘤侵犯导致肠管狭窄,初时粪便变型、变细,粪便表明带血及粘液,甚至脓血便,严重时出现肠梗阻表现,癌肿侵犯前列腺、膀胱时,可出现尿频、尿痛、血尿等表现,侵略骶前神经时可出现骶尾部持续性剧烈疼痛。
我们了解一下结直肠癌的危险因素有哪些,结直肠癌的发病原因目前尚不完全明确,但一般认为与遗传、环境和生活方式等因素有关。预防结直肠癌发生的三道防线,又被称为结直肠癌的三级预防。日常生活中,有很多夫妻或亲人都可能同时患有结直肠癌,这是什么原因呢?我们平时又该如何预防干预呢?
一级预防是病因预防,是消除或减少可能致癌的因素,防止癌症的发生,因此预防结直肠癌,在日常生活中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是提前解决高危因素。
1、
积极参加体育运动
养成天天运动的习惯,每天至少中等强度锻炼30分钟,积极锻炼身体,有助于增强全身血液循环,使肠道蠕动保持正常,使得粪便通过肠道速度加快,减少肠道有害物质的形成及活性,缩短致癌物质与肠黏膜的接触时间,养成每天排便习惯,防止便秘,缩短粪便在肠道停留时间,有利于远离结直肠癌。
久坐不动使肠胃蠕动变得迟缓,容易便秘,有使肠黏膜发生恶变的风险。运动还能减肥,而且体育运动能够平复人的不良情绪,使人心情愉快。肥胖是结直肠癌的高危因素之一,超重以及肥胖者发生大肠癌几率大于正常群体,且超重或肥胖男性风险更高。
2、
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
注意粗细搭配,多食粗纤维的食物,粗纤维的大量摄入可降低结直肠癌的发生率,通过吸收水分增加粪便的体积和重量,对肠道中多种致癌物具有稀释作用并有利于粪便排出,减低结直肠内容物的ph,不利于致癌过程,多吃新鲜水果、蔬菜,饮食多元化,保持营养均衡,避免过度油腻食物,适当补充钙可以减少肠息肉的发生。少吃腌制、烟熏、油炸、腥辣等刺激性食物,少喝酒,不吸烟,烟草中含大量致癌物,酒精刺激肠道,长期吸烟、酗酒者患大肠癌风险增高。
3、
规律的作息习惯
减少熬夜,避免过度劳累,保持良好的睡眠,每天睡眠是保持七只八小时最好。
4、
保持良好的情绪
大量流行病学资料提示,长期期抑郁、焦虑、苦闷、恐惧、悲观等不良情绪对结直肠癌风险增加,主要是由于不良情绪会造成肾上腺素和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增加,引起血管收缩、血压升高、胃肠蠕动减慢,造成食物残渣在大肠停留时间延长,使更多的致癌物被吸收而致癌,因此保持心理平衡、生活中轻松愉悦的心情。
二级预防是发病学预防,即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有结直肠癌家族史、本人有癌症史、肥胖者及糖尿病的人群筛查提前定期结直肠癌筛查,直肠指检和纤维全结肠镜检查是结直肠癌最基本的检查手段。
积极治疗原发病,例如:结直肠疾病的溃疡性结肠炎、结直肠息肉、结直肠腺瘤、克罗恩病、血吸虫病及糖尿病等应及早治疗处理。
建议40岁以上人群参加结直肠癌筛查,通过问卷风险评估和大便隐血检测,判断是否需要进一步诊断性的肠镜检查,肠镜检查是结直肠癌筛查的“金标准”,对可疑病变或息肉进行清除并活检,做到早发现早治疗。对于检查未见异常者建议定期复查,每1-3年1次大便隐血检测,每5年1次肠镜检查。
三级预防是诊断及治疗后康复
对肿瘤患者积极治疗,目前结直肠癌患者采取手术治疗为主,辅以适当的放疗、化疗及中医药治疗、免疫治疗,以提高治疗效果,防止复发,减少并发症,延长患者的生命,提高生存率和康复率,为患者提高生存质量,减轻痛苦。
一般来说,结直肠癌的分期标准有很多种,目前最有权威的判断方法是TNM分期,临床中广泛使用,T代表结直肠癌的浸润深度,N代表淋巴结转移个数,M代表远处及周围脏器受累情况,由以上3个指标共同决定,而按照TNM的分期标准,可以将结直肠癌分为四个分期,具体判断方法如下:
Ⅰ期:指的是癌肿的浸润深度达到黏膜下层,或者肠壁的固有肌层,没有淋巴结转移和远处转移现象的发生。
Ⅱ期:指的是癌肿的侵略深度已经浸入固有肌层,达到浆膜下,或者原发灶位于无浆膜层的结肠、直肠的时候,癌肿浸及达到结肠旁或者直肠旁组织。
Ⅲ期:指的是无论癌肿的大小和浸润深度,只要有了淋巴结转移就属于Ⅲ期。
Ⅳ期:指的是伴有远处转移的病变。
客观判断预后有助于制定一个比较合理、适宜的治疗方案,TNM分期无疑是影响预后最主要的因素,早晚期生存时间肯定有区别,总体上Ⅰ期结直肠癌5年生存率在90%左右,Ⅱ期大概是70%左右,Ⅲ期大概是50%左右,Ⅳ期大概只有10%左右,因此结直肠癌疾病应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总而言之,通过良好的生活习惯、多关注自己的肠道健康、定期的肠镜可以预防及早发现结直肠癌的发生,避免结直肠癌对生活造成严重的影响。
(文章配图已获得包图网授权)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