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认证 退出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特别关注|单病种质量管理信息化平台的建设与应用

2022-06-27 10:12   中国卫生质量管理杂志社

这提示通过信息化手段,可减少数据漏报。  

       单病种质量管理有效提高医疗质量的工具之一。《三级医院评审标准(2020年版)实施细则》明确提出要加强单病种质量管理与控制工作,及时、全面、准确上报单病种质量管理数据。本研究介绍了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借助信息化手段构建单病种质量管理信息化平台的实践,以期为进一步推进单病种质量管理工作提供参考。

平台架构

77631656291811158  

该院实行院、科两级网络化单病种质量管理。医院临床路径与单病种质量管理委员会为最高决策机构,下设工作办公室,并设置专人作为单病种管理员。临床科室层面由科室负责人作为第一责任人,设置科室单病种管理员和/或填报员。该院单病种质量管理信息化平台与单病种质量管理组织架构紧密结合,为院领导、院级管理员、科室管理员和填报员等设置不同账号,对应不同数据视图界面和操作权限。通过平台,各层级人员既各司其职,又实现了信息共享和协同办公,确保了单病种质量管理工作的有序开展。

平台功能

14281656291811511

单病种数据采集

医院将单病种病例筛选规则与病案管理系统对接,与《单病种质量监测信息项(2020版)》中各单病种对应的主要诊断ICD-10/手术ICD-9-CM-3编码以及病案首页的出院诊断等信息进行匹配,可自动识别病例,患者出院后3 d内,自动筛选生成符合上报要求的病例并实时推送给科室填报员,完成信息补录。同时,梳理了单病种质控信息项并定位院内数据来源,通过与电子病历系统、影像归档和通信系统、实验室信息系统等的数据互联互通,实现了51个单病种质量监测信息项大部分数据的自动采集和填报。

单病种质量监测数据网络直报

在医院网络边缘如隔离区部署前置机服务器,开放固定的IP和端口,给予特定网站访问授权。前置机上部署国家端开放的数据接口服务,对接医院内网单病种数据,可自动将数据上传至国家端单病种质量管理平台。

单病种质控分析

通过平台预设的管理规则,医院可对自动采集的单病种数据进行多维质控分析,以图形直观呈现;并按病种统计患者性别、年龄、平均住院日、次均费用、死亡率等相关指标,展开病种个性化分析;还可将单病种质控信息项作为分析因子,既从医院、科室、医疗组等不同层级进行单病种质量管理分析,又对单病种多个质控信息项进行关联分析,通过充分挖掘数据,实现实时监管。

单病种过程管理

医院实行“重点推进,分项开展,多措并举”的单病种过程质量管理模式。根据国家单病种质量管理要求,结合医院单病种管理实践,医院将重点管理质控点作为阶段性质量改进项目予以推进。

平台应用

分层培训

医务部制定培训计划,制作培训课件并开展专题培训。

上线运行

平台上线运行后,将需要上报的病例自动推送至科室填报员账号,同时发送提醒短信,科室填报员只需登陆账号查看,先核对系统自动采集的监测信息,再将无法自动采集的信息项通过手工补充方式录入,即可提交审核;科室管理员登陆账号后能够查看待审核病例,并对内容进行审核。

应用成效


17641656291812304

数据上报效率大幅度提高

以国家要求上报的前14个病种为例,在2020年10月“国家单病种质量管理控制与医疗安全报告学习平台”系统更新启用后,质控监测信息项目数由1 302条增加至2 569条,质控监测项数量增加了97.31%。平台应用前,所有质控监测信息项均为100%手工填报;平台应用后,各病种数据自动采集率达50%~95%不等,从而将上报每例单病种数据从之前的平均28.39 min缩短到平均4.89 min,提高了上报效率。

单病种质量监测数据网络直报

在医院网络边缘如隔离区部署前置机服务器,开放固定的IP和端口,给予特定网站访问授权。前置机上部署国家端开放的数据接口服务,对接医院内网单病种数据,可自动将数据上传至国家端单病种质量管理平台。

病种上报病例数显著提升

仍以14个病种为例:平台应用前,14个病种的上报病例数参差不齐;平台应用后,14个病种的上报病例数大幅度提升。这提示通过信息化手段,可减少数据漏报。  

作者: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 徐莉等

文章刊期:2022年第7期

图文编辑:吴小红、邵若彬

审核发布:姚涛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信息化,信息项,填报员,前置机,平台,质量,建设,管理,关注,数据,质控,科室,医院,病例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相关阅读

赞+1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海报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

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领取解决方案 您还可以去留言您想解决的问题
去留言
立即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