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核性后葡萄膜炎多无结核病相关接触史和治疗史,易就诊延迟和漏诊。眼科多模式成像检查有助于结核性后葡萄膜炎临床分型,结核相关检查对其结核性诊断有重要意义,分子生物学及病理检查能帮助查找病原学依据,全身影像学检查能早期发现结核播散情况。抗结核药物联合皮质类固醇治疗效果良好,必要时还可玻璃体腔内注射抗新生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18例结核性后葡萄膜炎
患者临床特征分析
文章来源:结核与肺部疾病杂志, 2022, 3(3): 216-221
doi: 10.19983/j.issn.2096-8493.20220044
作者:张彦坤1, 关艳1, 韩朝1, 章志华2
作者单位:
1河北省胸科医院眼科,石家庄 050041
2河北省胸科医院科教处,石家庄 050041
基金资助:河北省2019年度医学科学研究课题计划项目(20191029)
张彦坤,河北省胸科医院眼科主任,副主任医师,石家庄医学会眼科分会委员,河北省老年病学会白内障专业委员会委员,河北省急救医学会眼科分会常委,河北省预防医学会眼病早期筛查与预防专业委员会常委,从事眼科工作十余年,擅长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人工晶体植入的手术治疗,对结核病相关眼病、葡萄膜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等眼底病有深入研究及诊治经验。
章志华,医学硕士,副主任医师。河北省胸科医院科教处处长。中华医学会结核病学分会青年委员,中国防痨协会青年理事会理事,中国防痨协会临床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河北省呼吸与健康学会副秘书长,河北省医学会结核病学分会秘书长,河北省防痨协会秘书,《结核与肺部疾病杂志》编委。从事科研教学管理工作。承担省部级立项1项,市厅级立项3项,荣获河北省科学技术进步奖1项,中国防痨协会科技进步奖1项,河北省医学进步奖4项。发表SCI论文2篇,主编专著2部,发表核心期刊论文8篇,获得发明专利1项。
摘 要
目的:探讨结核性后葡萄膜炎的临床特征。
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收集2018年5月至2020年6月河北省胸科医院眼科诊断为结核性后葡萄膜炎并接受规范化治疗的18例患者临床资料,对其临床特征进行描述性分析。
结果:18例均为初治结核病患者,16例有就诊延迟,时间为14~90d,仅1例有结核病密切接触史。根据眼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眼底血管造影(FFA)、眼底照相等多模式检查,可分型为脉络膜结节8例(44.4%)、脉络膜结核瘤5例(27.8%)、视网膜下脓肿伴发脉络膜新生血管3例(16.7%)和匍行性脉络膜炎2例(11.1%)。16例(88.9%)血红细胞沉降率增快;18例T-SPOT.TB检测阳性;PPD试验一般阳性(硬结平均直径10~19mm)和强阳性(硬结平均直径≥20mm)患者各9例;5例行前房水眼内液宏基因mNGS检测者,1例妊娠期患者检出结核分枝杆菌而确诊。合并血行播散性肺结核者12例(66.7%),这些患者同时又合并结核性脑膜炎7例、脊柱结核和脾结核各2例、脑部结核瘤1例,其中抗酸杆菌痰涂片镜检阳性者7例、病变组织GeneXpert MTB/RIF阳性者6例,脊柱和脾组织病理均阳性。单纯眼部病变者6例(33.3%),均无全身不适症状,以视力下降为主,3例病变累及黄斑区者视力严重下降;均结合结核和眼科相关检查、试验性抗结核治疗有效后确诊。16例患者经抗结核药物联合皮质类固醇、2例合并脉络膜新生血管的患者在以上治疗基础上联合抗新生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治疗后视力均得以提高并趋于平稳。
结论:结核性后葡萄膜炎多无结核病相关接触史和治疗史,易就诊延迟和漏诊。眼科多模式成像检查有助于结核性后葡萄膜炎临床分型,结核相关检查对其结核性诊断有重要意义,分子生物学及病理检查能帮助查找病原学依据,全身影像学检查能早期发现结核播散情况。抗结核药物联合皮质类固醇治疗效果良好,必要时还可玻璃体腔内注射抗新生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关键词:结核,眼; 葡萄膜炎,后; 疾病特征
编辑 | 章洁纯
审校 | 范永德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您已认证成功,可享专属会员优惠,买1年送3个月!
开通会员,资料、课程、直播、报告等海量内容免费看!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