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使用抗凝剂的CRRT易出现体外循环严重凝血,中断治疗计划,影响治疗效果,有研究报告CRRT 24小时体外循环凝血的发生率可以高达66.6%。
研究背景
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ontinuous Renal Replacement Therapy,CRRT)是通过连续、缓慢、等渗的方式不断清除机体中的水分和溶质,使患者血流动力学稳定;同时通过清除炎性介质和细胞因子,改善血管内皮功能,纠正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改善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ultiple Organ Dysfunction Syndrome, MODS)的预后。其应用范围已从MODS扩展到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ystemic Inflammatory Response Syndrome, SIRS)、重症急性胰腺炎、药物中毒、横纹肌溶解综合征等,发展成为严重心力衰竭和急性呼吸功能衰竭的辅助治疗,成为各种危重病救治中最重要的支持措施之一。
而CRRT的一个主要难点是体外循环管路抗凝问题,一项全球调查显示,约三分之一的患者在CRRT期间没有使用任何抗凝剂。不使用抗凝剂的CRRT易出现体外循环严重凝血,中断治疗计划,影响治疗效果,有研究报告CRRT 24小时体外循环凝血的发生率可以高达66.6%。本研究旨在通过检索文献,评价文献质量和提取、分级证据,寻找无肝素CRRT体外循环凝血预防和管理的最新最佳证据,为临床工作提供参考。
研究方法
遵照“6s”证据模型,自上而下进行证据检索,包括英国国家卫生与临床优化研究所、美国指南网、澳大利亚JBI循证卫生保健中心数据库、UpToDate、BMJ-Best Practice、Cochrane Library等循证资源数据库,医脉通、PubMed、万方数据等专业数据库以及国际肾脏病学会、美国肾脏病学会、美国国家肾脏基金会、中华医学会肾脏病学分会、国家肾脏病专业医疗质量控制中心等专业机构网站,查找无肝素肾脏替代治疗相关的指南、实践推荐、最佳实践信息册、证据总结、系统评价与专家共识等,并对纳入文献进行质量评价、证据提取及整合。
研究结果
本研究共纳入10篇文献,包括临床指南1篇、专家共识2篇、证据综合1篇和系统评价6篇。最终从风险评估、血管通路、耗材选择、抗凝方式、参数设置、过程监测6个方面形成了30条最佳证据,见表1。
表1 无肝素CRRT体外循环凝血预防及管理的最佳证据总结
小结
本研究总结了目前CRRT体外循环凝血预防及管理的证据,形成了CRRT体外循环风险评估、血管通路选择、耗材选择、抗凝方式选择、治疗参数设置、治疗过程中监测6各方面的内容。临床血液净化中心在参考应用本研究结果前,建议遵循JBI循证卫生保健中心的PACES系统以制定适宜本部门的临床决策,同时可以继续发展与证据有关的基础研究及证据更新情况,以促进循证护理实践的发展,形成更加完善的证据。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
(血液净化中心 杨建国)
原文发表:
杨建国, 何细飞, 鄢建军, 张仲华, 童辉, 杨纯子, 王艳芳. 无肝素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体外循环凝血预防及管理的最佳证据总结[J]. 护理学报, 2022, 29(10): 54-59.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您已认证成功,可享专属会员优惠,买1年送3个月!
开通会员,资料、课程、直播、报告等海量内容免费看!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