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认证 退出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援沪纪实】国药同煤总医院:克服重重困难,只为天下无“疫”

2022-06-26 20:00   同煤总医院

来上海的第一个任务是前往居民区采集核酸,4月27日10点山西医疗队抽调130名精兵强将前往社区开展核酸混采工作,根据不同的区域分为混采、单采和入户采集,我负者的是居民混采,经过4个小时不间断的采集,完成了200多人次的核酸采集工作,任务圆满完成。

2022年4月26日,山西省大同市164名医护人员紧急组建援沪医疗队,我有幸成为其中的一员,带着义无反顾的决心和战无不胜的信心,逆向前行,奔赴上海疫情防控一线,按组织安排进入上海市宝山区华山医感染病区,经过一个多月的持续奋战,我们终于实现了所属病区病例清零、病患零死亡、医护零感染,回顾这短短的30天,我们与当地医护人员并肩作战,与患者朝夕相处,更与时间赛跑、同病毒抗争,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我们用生命守护生命。

来上海的第一个任务是前往居民区采集核酸,4月27日10点山西医疗队抽调130名精兵强将前往社区开展核酸混采工作,根据不同的区域分为混采、单采和入户采集,我负者的是居民混采,经过4个小时不间断的采集,完成了200多人次的核酸采集工作,任务圆满完成,当我觉得这个任务太简单的时候,更加艰巨的任务接踵而至。

当时所有医护人员都排了班,后来因重症的重建,人员的短缺,将我从原来分配的内分泌科调入重症团队。我是5月2日入舱,入舱的第一个班没齿难忘,我们工作的科室在九楼,分三个科,呼吸、CCU、内分泌,其实CCU本应该是心脏病监护病房,而当时我所在的CCU病房收治的则是呼吸重症的病人,共有6张床,由两名援沪的护理人员负责护理,设一名组长,组长主要负责三个科室的协调工作及后补工作。

当时由于疫情严重,上海本院的医护人员们都好长时间没有休息了,科室人员紧缺,导致我入舱第一天的第一个班,重症CCU就没有引导老师,入舱接到第一个特大“惊喜”,不仅是直面重症病人,还是由我自己全权负责单独管理这些病人,这是身为内科护士的我职业生涯中遇到的第一大挑战,虽说最基本的仪器操作我已经相当熟练,凭借12年的护理经验,危重病人的护理我也心里有底,但是呼吸科的专科仪器使用却让我犯了难,当时心情五味杂陈,无法用言语形容,来到一个陌生的环境,接触陌生的事务,面对一个个高龄昏迷的带管路病人,真是有些措手不及,无从下手。

71051656154905128

还好,想想我们出发前的誓师,以及我来之前的初衷,很快我就调整好了自己的心态,好在我负责的病人不多,耐心点、细心点,应该不难上手。本着不能给咱团队丢脸的决心,我们很快就分配好了病人,幸运的是跟我一组的有一个是咱们医院重症专科护士,我一边跟着她学习,一边慢慢熟悉仪器,一边慢慢摸索为病人治疗,大夫过来查房的时候,我紧跟其后,细心聆听,多了解病患的基本情况及治疗方案,结合自己的临床经验,慢慢的也就胜任了CCU的大部分工作。

10781656154905947

就在我逐渐适应新的工作环境及工作任务时,毫无预兆地转来了刚在骨科牵引完的患者,我们同组三个女护士,瞬间变成了大力士,合力将病人转床。正忙着,另外一个病人血氧掉下来了,呼吸急促伴有痰鸣音,我赶紧给病人吸痰,并及时报告医生给患者插管,我们一起配合。这边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这边病人刚插好管,护士长拿来了纸质版的特护单,让我填写,好在同组的重症专科护士及时腾出手来帮我书写。我们与时间赛跑,争分夺秒地度过了一上午。等待接班的人员到来,没想到她们接班晚了,导致我们错过了班车。脱了防护服,内层衣服全部都湿透了,身上的衣服都能拧出水来,我们穿着湿漉漉的衣服一直在医院门口徘徊着,等待着下一班班车。直到下午17:00我们才乘坐上班车,回到酒店已经晚上,整整12小时没吃,没喝,没上厕所。我们三姐妹同甘共苦,一起解决问题,没有异地的陌生更有家的温暖。

67321656154906217

经历过最艰难紧张的第一班后,就没有什么可以难倒我们的了,第二个班开始,我接完病人,已经熟悉了环境,还请教了老师电脑上的工作流程。从我们最初的一人一个病人手忙脚乱,到最后一人管三个病人,从昏迷患者到清醒病人,再到100岁老人,一切的辛苦随着患者的逐渐痊愈,及真诚谢意,不断激励、感召着我们,在CCU的点点滴滴,有感动、有收获、有成长,在最艰难的时刻我们挺过来了,我觉得我们很棒。

85961656154907073

随着医院的变动,我们山西医疗团队整建制接手了9楼三个科室。由以前的每班两名护理人员变为每班5人。我很幸运地被重新分到了内分泌科,来到自己对口的科室难免心中窃喜,但两个班还没上完,华山医院的老师第三个班就全部撤离了,护理组长让我接管了主班一职,我胆怯了,因为这的系统跟我们的系统相差很多,而且他们处理医嘱跟书写是两个系统,在整接前期我们多次的开会,讨论最多,困难最大的也是系统问题,这下让我担当如此要职,我如处理不好将会影响整个团队,我害怕了。

好在我有一个耐心也负责的护理组长,在她的鼓励下凭着之前在CCU琢磨出的经验,边工作边摸索,慢慢地学会了她们的系统,按主班的职责完任务,如处理医嘱,书写文书,接收办理出入院患者,帮患者查看检验报告,领取物品,处理责护解决不了的问题,了解整个病区所有病人情况,床位情况等等。就这样小心翼翼地完成了主班的工作。没几天我就完全融入其中,干的得心应手,跟患者建立了良好的关系,在每天的发饭时刻好多患者都争着帮忙,感谢声不断,在他们出院时还给我们送上了感谢信。

67121656154907343

就这样,在我们的不懈努力中,每天只有痊愈出院的患者,再没有入院的病患,随着患者的减少,床位一张张空了出来,感觉我们的归期也快要到来了。就在5月26日我们上完最后一班,读着病人送来的感谢信,我久久不能释怀,这30天承载了我太多的心情与感触,我记得当地护理老师细心、耐心的教导;记得司机师傅起早贪黑接送我们上下班的身影;记得酒店员工对我们的关怀备至,想方设法为我们做好生活保障;记得队长为我们顺利进舱、出舱而忙前忙后、甚至失眠;记得队员之间相互照顾、加油、打气,每一个瞬间都值得铭记一生。

在我最好的年纪,同上海及山西卫生战线的同仁一道,众志成城,用科学、专业、规范、高效的医疗技能,白衣执甲,与死神搏斗,圆满完成了援沪任务,这是我的荣幸。虽然要回去了,但是我相信最终的胜利一定属于我们,属于我们为之战斗过的上海。望山河无恙,天下无疫情。

——内分泌科赵志芳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患者,我们,重症,病人,工作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相关阅读

赞+1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海报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

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领取解决方案 您还可以去留言您想解决的问题
去留言
立即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