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新冠前线临时党小组组长,她积极开展党务工作,统一团队思想,维持队伍稳定,在休息室带领大家认真学习党的理论和新思想,了解国内外疫情发展,依托心理科,对心理负担很深的青少年患者进行团队心理疏导。
导语
为进一步弘扬护理工作者“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职业精神,宣传护理人员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人民战、总体战、阻击战中的先进典型,激励广大护理工作者坚定信念、同舟共济,继续全心全意促进人民健康,为我国护理事业发展做出更大贡献,上海市护理学会在全市范围内组织开展了2022年杰出护理工作者推荐宣传活动。上海市护理学会微信订阅号“好护士”专栏,将集中宣传这些品德高尚、乐于奉献、具有强烈使命感和责任感的好护士!
本期“好护士”栏目,我们将介绍2022年上海杰出护理工作者、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发热门诊护士长——王佳丽。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好护士的先进事迹吧!
01、先进事迹
王佳丽同志是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的一名骨干护士,目前担任发热门诊护士长一职。她自2005年7月参加工作,始终保持认真严谨的工作态度,将患儿放在工作的首位,为他们提供优质服务。
王佳丽同志出身于儿科医院临床重点学科—传染感染科。
14年来,她深耕于儿童感染传染病专业的临床业务,踏实勤奋,熟练掌握各类传染病的护理工作内容,负责危重症患儿的临床监护和护理工作,形成了一套自己的工作模式。在工作中,她敢于尝试,勇于创新,用开放的眼光学习,不断突破自我。在临床上,她关心患儿,重视和家长的沟通,能够进行针对性教育,给予关爱、鼓励和帮助。2013年她开始担任病区专科护士一职,负责专科护理和病区护理质量管理,承担各类带教教学任务, 平均每年带教院校护生百余名,获得2013—2014年度及2015—2016年度复旦大学护理学院优秀带教老师称号。
她走入校园、走进社区,将护理的服务渗透到社会,参加各类义诊活动,为学校老师和家长们授课,介绍专业内的知识,提升大家对儿童传染性常见疾病的防范意识,掌握预防和照护的方法。2014年底,她赴芬兰萨沃尼亚大学医院进行进行短期进修,更加深入地学习了国外一些服务的理念, 她的临床老师曾告诉她,护士不单单要精通临床业务,更要不断思考,反复思考,站到患儿和家长的角度出发,想他们所想,才能将服务的“优质”得以体现,同时,一名优秀的护士还要学会“研究”,对 学问的不断探索和研究。在职期间,她以第一作者发表核心期刊文章2篇,参编书籍3本,参编已出版教材1本,获得儿科医院首届优秀护理论文优胜奖。“专业知识过硬,能吃苦,爱钻研,低调谦虚”是同事们对她的评价。
2020年1月,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传染病定点收治病房收治了上海首例确诊儿童新冠病人,她身先士卒,毫不退缩,战斗在疫情防控一线,参与新冠患儿的护理工作直至2020年3月12日上海本土未成年病例清零。
3月下旬,输入性未成年病例大量涌入,上海市金山公共卫生中心成了一片焦灼之地,她在回家路上接到上级电话,通知要前往金山公卫开辟儿科新冠病房。她没有任何迟疑,带领2名护士和1名专科医生领命连夜出征,家里有年幼的孩子,体弱的老人,有人劝她推辞任务,但是, 她说“我是搞儿童传染病的老兵,有经验,大疫当前,疫不容辞,必须要去。”一次夜奔,不问归期。一行人抵达后,完成各项检测,她和3名同事立即投入工作,熟悉新环境和各项流程,穿戴防护后进 入病房一个个亲眼去看一看,问一问,了解孩子们的病情,并第一时间将前线的收治情况报告给儿科大本营。随着航班一架架落地,未成年的确诊患者越来越多,她和同事们花了2天的时间熟悉了各项 流程,很快梳理出日常工作流程和应急处置方案,合理分工,整建制接管公卫中心的儿科病房。
确诊的孩子们还来不及和家人们见上一面就被送入了隔离病房,并需要在隔离病区接受治疗直至完全康复,且核酸检测结果全部为阴性方能离开。她深知不同年龄段的孩子心里的想法、负担各不相同,14、15岁正是心思最敏感的时期,她身穿大白,在隔离区一呆就是好几个小时,她和孩子们谈心,给他们鼓励,给他们带去家人般的关怀和理解。为了能更好拉近隔离病房里的孩子们的距离,她建立了微信群,将整个团队的工作人员和隔离的孩子们组成了微信群,这样,无论是在病房里还是休息时,都能随时了解到孩子们的需求。在微信群里,大家可以交流信息,可以畅所欲言,赢得了这些青少年们的信赖。擅长画画的她,总是喜欢为进仓的队员们画上几笔,今天是“樱木花道”,明天是“越前龙马”,后天是“皮卡丘”……既能勾起队员们儿时的回忆,又能为舱里的小患者们缓解紧张,毕竟自娱自乐也是游戏治疗的一种方法嘛!
作为新冠前线临时党小组组长,她积极开展党务工作,统一团队思想,维持队伍稳定,在休息室带领大家认真学习党的理论和新思想,了解国内外疫情发展,依托心理科,对心理负担很深的青少年患者进行团队心理疏导,帮助他们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像哥哥姐姐般关心这些大朋友们,也发扬了团队中青年人积极向上的乐观精神,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在后来的护士节,还收到了来自解除隔离的大朋友们的感谢信和鲜花!王佳丽同志带领团队,在关键时刻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后获评:“上海市抗疫先进个人”和“复旦大学优秀共产党员”!
随着国内疫情常态化管理,作为上海市唯一一家新冠患儿定点诊疗医院,为更好发挥哨点作用,她受命担任发热门诊护士长一职,扩建发热门诊。发热门诊是疫情防控的哨点,不能有半点马虎,半点疏漏。个人防护是强调强调再强调的,她将自己的护士进行严格的培训和考核,通过了,再盯医生,盯工勤,盯辅助部门,防疫是大事,不能因为个人没做好而导致疫情扩散。直到今日,儿科医院的发热门诊开业1年多,收治发热病人总数接近20万,重症抢救和留观病人超过1000例,但院内感染发生率是0!医务人员感染率是0!这离不开她时时刻刻的紧盯。
扩建前的发热门诊是临时板房,冬寒夏炎,台风季节更是苦不堪言,汗水打湿了她的衣衫,帐篷吹倒了她再加固,面对现状她从不叫苦,而是埋头苦干,在工作中投入更多精力。她凭借着感控经验,一遍遍仔细阅读国家政策文件,拿起图纸一遍又一遍琢磨路线,反复推敲,模拟,多方请教,并更新了部门工作流程和各项制度,制定各种应急预案、督查和考核方案,管理着部门的人和大小事务。在工作中,她始终牢记医院的宗旨“一切为了孩子”,关注患儿就医体验,儿童发热门诊和成人不同,既要严格落实“六不出门”又要充分考虑儿童患儿的实际需求,遇到过不理解的家长,也遇到过恶言相向的家长,她一遍遍耐心解释,并且与前来就诊的患儿家长们沟通需求,尽一切努力争取改善就医体验,把患儿的安全和舒适度放在首要位置来考虑。
她敢于尝试创新,积极推动诊前检验项目,在就诊高峰时段可以方便患儿先做检验,后等待叫号就诊,缩短了就诊时长,竭尽所能在诊区内提供便民服务措施,以减少患儿及家长的不适,并依托信息服务建设,在发热门诊提倡主动服务,率先开展报告提醒业务,获得家长们的好评,以创建全国儿童发热门诊质控标准为奋斗目标,并表示:工作是自己的,既然挑起了这副担子就要干好。她始终和她的战友们一道战斗,共担当,同面对,得到了领导的信任和同事的认可,在平凡的工作岗位始终心怀责任和情感,获评2021年度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十大医务青年称号,她所带领的团队被评为院“三八红旗集体”和“文明窗口”以及2022年复旦大学青年突击队创建单位。
王佳丽同志是千千万万医务工作中的一员,是国之青春中的一份子,她用正直与善良为歌,以阳光和快乐为曲,弹奏出一曲质朴的暖人心扉的青春乐章;用理想和追求做笔,进取和奋发为墨,书写出一张多彩的人生画卷。
02、典型事迹
王佳丽同志在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工作期间坚守岗位,不言辛劳。多年来,她始终保持认真严谨的工作态度,为患儿提供优质服务。从事儿童感染传染病专业护理,承担病区危重症患儿的护理工作,为数百位重症家庭送去关爱和支持。担任专科护士期间,她负责护理质量管理,承担带教任务,获得2013—2014年度及2015—2016年度复旦大学护理学院优秀带教老师称号。担任护理部质控干事期间,深入临床各科室,收集质控数据和指标,参与院级质量改进项目,接轨国家数据平台。
在职期间以第一作者发表核心期刊文章2篇,参编书籍4本,一本口袋书和一本参编教材已出版。2020年初,她勇担重任,带队进驻金山公共卫生中心开辟儿科新冠病房,充分发扬儿科精神,开展儿科工作模式,在工作中保持青春的活力,不因循守旧,更注重人文及心理支持,持续工作至第一批输入性确诊病例清零。作为新冠前线临时党小组组长和护理第五党支部副书记,她积极开展党务工作,认真学习党的理论和新思想,发动党员先锋模范带头,在关键时刻发挥战斗堡垒作用。2020年年底以来,她承担发热门诊护士一职,实时更新各项流程和制度,优化环境,做好人员和事务管理,在持续抗击疫情中发挥作用。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您已认证成功,可享专属会员优惠,买1年送3个月!
开通会员,资料、课程、直播、报告等海量内容免费看!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